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菲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有机碳
  • 9篇土壤
  • 7篇森林土
  • 7篇森林土壤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碳
  • 4篇次生
  • 3篇演替
  • 3篇水化合物
  • 3篇碳水化合物
  • 3篇矿化
  • 3篇次生林
  • 2篇地形
  • 2篇地形因子
  • 2篇有机碳库
  • 2篇有机碳矿化
  • 2篇碳库
  • 2篇碳矿化
  • 2篇土壤有机碳库
  • 2篇阔叶

机构

  • 11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11篇崔晓阳
  • 11篇高菲
  • 3篇高雷
  • 2篇宋金凤
  • 2篇姜航
  • 2篇林维
  • 2篇孙金兵
  • 1篇郑杨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森林工程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温带林业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量化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为研究东北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和积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粒径分组方法测定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表层(A_(11))和亚表层(A_(12))颗粒有机碳(POC)和黑碳(BC)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水量、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森林类型土壤A_(11)和A_(12)POC含量分别为31.89 88.00、5.25 19.45 g·kg^(-1),BC含量分别为8.43 22.40、3.39 12.10 g·kg^(-1),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2)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表现为杨桦次生林>原始阔叶红松林。(3)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与土壤有机质、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均显著相关,与p H值、粘粒相关性不显著;BC与土壤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相关性均不显著,与含水量显著相关,与有机质仅在A_(11)显著相关。(4)土壤POC和BC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长白山地区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含量,杨桦次生林土壤POC和BC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很大程度上与森林的采伐和火烧有关。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和BC分布格局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孙金兵高菲宋金凤崔晓阳
关键词:颗粒态有机碳黑碳
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综述了黑碳的概念、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总体看,不同区域同一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同一区域下,不同生态系统中SOC的含量趋势为森林>草原>农田>城市,BC为森林>城市>草原>农田。地形因子中,坡向的影响为SOC含量南坡<北坡、BC含量南坡>北坡;从坡位的影响看,因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在低洼区形成碳汇,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均较高;海拔的影响为:一般中海拔区较高,但某些地区由于受山体所在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和人为因素等条件影响,规律不明显。
孙金兵宋金凤高菲郑杨崔晓阳
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壤有机碳黑碳
帽儿山次生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地形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在帽儿山次生林区,按坡位、坡向差异对等设置20块样地,采集1 m剖面深度范围内不同发生层土样,研究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量化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本区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8.89~31.31 kg/m^2,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的表聚特征十分明显,平均而言,A层集中了全剖面总有机碳的53.2%。坡位和坡向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平均而言,下坡A层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95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67倍;阴坡A层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38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23倍。不过,在所调查的范围内坡度对上、下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无显著影响。逐步回归显示,坡位是土壤有机碳数量分异的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A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61.25%和1 m剖面有机碳空间变异的64.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森林土壤碳储量准确估算和碳汇林立地选择提供参考。
姜航高菲崔晓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地形
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周转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8、18、28℃)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并用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对有机碳各库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单位干土质量的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均大于原始红松林,但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小于原始红松林。2种森林类型土壤活性碳库和缓效碳库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增加。尽管阔叶次生林土壤活性和缓效碳库均大于原始红松林,但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却小于原始红松林,而土壤惰性碳库及其比例均大于原始红松林,表明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整体上更稳定。土壤活性碳库平均驻留时间(MRT)为9~24d,且随土层加深而缩短,而缓效碳库MRT为7~42a,且随土层加深而延长。土壤活性碳库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加,缓效碳库则降低;原始红松林土壤活性碳随温度的增速大于阔叶次生林,表明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库对温度变化反应更敏感。
高菲姜航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稳定性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固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为例,通过严格的样地对比途径,研究了两种林型土壤中有机碳库大小及其剖面分布差异,旨在探讨次生演替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源汇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杨桦次生林比原始阔叶红松林在表层和亚表层(0~20 cm)土壤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碳,而在深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无显著差异,表明林型或次生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仅限于表层和亚表层。两种林型5~10 cm与0~5 cm土层、10~20 cm与5~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但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对下部土层的决定系数(R2)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即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有机碳含量对下部土层的影响比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明显。【结论】土壤动物活动和土壤环境改变所致根系分布变化可能是次生演替引起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原因;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尚有待研究。
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崔晓阳
关键词:次生演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剖面分布
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在团聚体密度组分中的分布被引量:9
2018年
森林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为探究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和固定机制,本文利用干筛法分析了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和杨桦次生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于不同径级团聚体中的分布,并结合密度分组方法进一步探究团聚体有机碳的密度分组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1~0.25、>2、1~2、<0.25 mm;原始红松林土壤重组有机碳(HF-C)比例达到77.0%,显著高于杨桦次生林,前者土壤有机碳更稳定。与游离态有机碳(FLF-C)和闭蓄态有机碳(OLF-C)相比,HF-C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配相对稳定,说明其在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固持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团聚体中,FLF-C约占67.4%,表明新鲜有机质直接参与大团聚体形成。
孙颖徐嘉晖高菲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有机碳团聚体
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季节动态被引量:15
2016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杨桦次生林不同季节的土壤有机碳(SOC)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C_m),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土壤易矿化有机碳(C_1)、潜在可矿化碳(C_0)等参数进行拟合,并分析C_m、C_0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培养矿化速率和C_m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在0~5 cm土层随季节推进而减小,在5~10 cm土层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C_1在0~5和5~10 cm土层分别为42.92~92.18和19.23~32.95 mg·kg^(-1),C_0在0~5和5~10 cm土层分别为863.92~3957.15和434.15~865.79mg·kg^(-1),C_1和C_0均随季节推进而减小.2种森林类型土壤C_0/SOC在0~5和5~10 cm土层分别为0.74%~2.78%和1.11%~1.84%.C_0/SOC随季节推进而减小,表明从春季至秋季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趋于稳定.土壤C_m和C_0与原位土壤湿度、热水浸提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原位土壤温度、冷水浸提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季节动态受土壤环境因素和活性碳组分等综合作用的影响.
高菲林维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碳水化合物
过筛处理对小兴安岭2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过筛处理对小兴安岭阔叶次生林和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影响,测定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Cm),以及培养前后土壤冷水提取碳水化合物(CWEC)和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HWEC),利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土壤有机碳矿化参数:潜在可矿化碳(C0)、易矿化有机碳(C1)等,并分析了土壤Cm与冷水提取碳水化合物和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的关系。结果表明: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Cm均大于原始红松林。过筛处理使2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增加,其中1 mm过筛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加量大于2 mm过筛土。过筛处理对2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小。过筛处理对土壤C0无影响,却使土壤C1增加,其中2 mm过筛土C1增加49.09%~68.06%,1 mm过筛土C1增加91.03%~133.83%。过筛处理使土壤CWEC增加,但对HWEC无影响。土壤Cm与CWEC和HWEC的初始含量及变化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水提取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键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损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土壤矿化释放的CO_2。综上,过筛处理破坏土壤结构,释放出部分胶结团聚体的碳水化合物,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
高菲林维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碳水化合物过筛
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序列土壤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次生林为对象,对土壤碳水化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中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都有递减的趋势。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阔叶次生林土壤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土壤。在2种碳水化合物提取方式下,热水(100℃)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常温(25℃)提取的(p<0.05),且都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降低。浸提液在波长254nm和280nm下的吸收值与相应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都呈显著正相关。
王薪琪高菲崔晓阳
关键词:阔叶次生林碳水化合物热水浸提
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对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2017年
森林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探讨不同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为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森林可持续管理等提供参考。笔者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forest soil green house gases)、森林管理(forest mangement)和全球大气变化(global atmospheric change)3个关键研究点,查阅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一般性模式。CO_2、CH_4和N_2O是3种重要温室气体,其通量间存在协同、消长和随机型耦合关系。森林管理如火烧、采伐和造林等显著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一般情况下,火烧导致土壤N_2O通量降低,CH_4吸收量增加,CO_2通量因火烧类型、火烧强度、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出现增加、减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采伐通常导致土壤CO_2、CH_4和N_2O排放增加;造林可使土壤CO_2排放减少,对N_2O和CH_4通量的影响随生态系统类型、造林树种等而改变。全球大气变化如CO_2浓度升高、氮沉降和气温升高影响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通常,CO_2浓度升高导致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增加,CH_4吸收量降低;氮沉降促进土壤N_2O排放、抑制CH_4吸收。气温升高导致土壤CO_2和N_2O排放增加。森林管理和全球大气变化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综合影响是非叠加的,有效的森林管理可能改变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对全球大气变化的响应。
高菲高雷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森林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