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金兵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黑碳
  • 3篇地形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壤
  • 2篇有机酸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棕壤
  • 2篇暗棕壤
  • 2篇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有机碳密...
  • 1篇团聚体
  • 1篇显色

机构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崔晓阳
  • 7篇孙金兵
  • 6篇宋金凤
  • 2篇马瑞
  • 2篇黄文斌
  • 2篇高菲
  • 1篇桑英
  • 1篇张韫
  • 1篇刘星平
  • 1篇姜航
  • 1篇周鑫
  • 1篇郑杨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量化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为研究东北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和积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粒径分组方法测定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表层(A_(11))和亚表层(A_(12))颗粒有机碳(POC)和黑碳(BC)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水量、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森林类型土壤A_(11)和A_(12)POC含量分别为31.89 88.00、5.25 19.45 g·kg^(-1),BC含量分别为8.43 22.40、3.39 12.10 g·kg^(-1),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2)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表现为杨桦次生林>原始阔叶红松林。(3)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与土壤有机质、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均显著相关,与p H值、粘粒相关性不显著;BC与土壤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相关性均不显著,与含水量显著相关,与有机质仅在A_(11)显著相关。(4)土壤POC和BC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长白山地区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含量,杨桦次生林土壤POC和BC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很大程度上与森林的采伐和火烧有关。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和BC分布格局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孙金兵高菲宋金凤崔晓阳
关键词:颗粒态有机碳黑碳
东北典型林区土壤黑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以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三大东北林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区域森林土壤的黑碳含量和密度等分布特征,并对比林型、地形和火烧强度等研究结果,探讨了上述因素对黑碳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北森林土壤的黑碳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表现为表层(A11层)>亚表层(A1 2层)(p<0.01),3个区域内表层土壤黑碳含量大小表现为: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黑碳密度大小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不同林型的黑碳含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杨桦次生林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p<0.01);小兴安岭林区,同一土层不同坡位土壤黑碳含量和密度均表现为:下坡>上坡(p<0.01),不同坡向均表现为:阳坡>阴坡(p>0.05);不同火烧强度下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和密度也有差异:对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且对照与中度、重度火烧强度间均差异显著(p<0.01).综上可知,林型、坡位和火烧强度是影响东北森林土壤黑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各林区主控因素不同.
孙金兵徐嘉晖宋金凤崔晓阳
关键词:林型地形影响因素
长白山典型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及不同组分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实地采样对黑碳进行量化研究。[方法]利用相对密度分组方法探讨了长白山典型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及在不同有机碳组分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碳(BC)含量在表层(A11)、亚表层(A12)分别为6.3916.55 g·kg-1、1.44 6.16 g·kg-1,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在A11、A12层中,轻组有机碳(LFOC)平均含量分别为66.66 g·kg-1、6.65 g·kg-1,轻组黑碳(LFBC)平均含量分别为5.63 g·kg-1、1.21 g·kg-1,同时,LFBC/LFOC在A12层(10.02%34.89%)显著高于A11层(6.99%14.45%)(p﹤0.01);A11、A12层重组有机碳(HFOC)平均含量分别为49.16 g·kg-1、36.55 g·kg-1,重组黑碳(HFBC)平均含量分别为2.69 g·kg-1、1.44 g·kg-1,HFBC/HFOC在A11层(3.36%8.08%)和A12层(3.21%7.5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土壤中LFBC/LFOC显著高于HFBC/HFOC(p﹤0.01),LFBC/BC显著高于HFBC/BC(p﹤0.01)。[结论]长白山典型森林土壤中黑碳的含量、比例均较高;土壤表层(A11)有机碳、黑碳含量及各组分有机碳、黑碳含量均高于亚表层(A12),均随着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轻组、重组有机碳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黑碳,黑碳主要分布在轻组分中;轻组、重组有机碳与组分中黑碳均显著相关,轻组中相关系数大于重组。
孙金兵桑英宋金凤崔晓阳
关键词:森林土壤黑碳
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综述了黑碳的概念、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总体看,不同区域同一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同一区域下,不同生态系统中SOC的含量趋势为森林>草原>农田>城市,BC为森林>城市>草原>农田。地形因子中,坡向的影响为SOC含量南坡<北坡、BC含量南坡>北坡;从坡位的影响看,因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在低洼区形成碳汇,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均较高;海拔的影响为:一般中海拔区较高,但某些地区由于受山体所在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和人为因素等条件影响,规律不明显。
孙金兵宋金凤高菲郑杨崔晓阳
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壤有机碳黑碳
有机酸释放暗棕壤磷素养分中显色时间对磷测定的影响
2014年
向磷标准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草酸和柠檬酸溶液,并用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浸提暗棕壤,分别用森林土壤磷测定的标准方法(简称"土显法")、水和废水中磷的钼蓝比色法(简称"水显法")做显色的时间序列,探讨上述过程中显色时间对磷测定的影响,确定磷的最佳测定方法和显色时间。结果表明,用"水显法"测定时,较低浓度(柠檬酸≤0.6mmol/L,草酸≤0.4mmol/L)有机酸不影响磷标准溶液显色;较高浓度时(柠檬酸≥7.2mmol/L、草酸≥2.8mmol/L)影响严重,延长显色时间对消除影响已不起作用;上述浓度内,延长显色时间能有效消除其影响,且有机酸浓度越高所需时间越长。用"土显法"测定时,影响磷标准溶液显色的有机酸浓度低于"水显法",所以,"水显法"测定效果强于"土显法",特别是较高浓度有机酸处理下。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浸提A1层和B层暗棕壤时,对于浸出液中磷的测定,"水显法"效果也明显强于"土显法",应优选"水显法"测磷,当有机酸浓度≤10.0mmol/L时直接测定,20mmol/L时则稀释2倍后测定,显色时间均定为15min。
孙金兵宋金凤张韫崔晓阳黄文斌马瑞
关键词:有机酸暗棕壤显色时间
地形因子和物理保护对张广才岭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在张广才岭西部典型低山丘陵次生林区,按坡位、坡向差异对等设置36块样地,采集1 m深度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研究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与物理保护因子(黏粒、团聚体)的关系,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量化各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范围为8.9~31.3 kg/m2。土壤有机碳的表聚特征明显,平均而言腐殖质层(A1层)集中了全剖面总有机碳的55.2%。坡位和坡向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下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83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67倍;阴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37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17倍。坡度对上、下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无显著影响。排除坡位和坡积埋藏层等影响因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与黏粒、团聚体均无显著相关性,因此黏粒保护和团聚体保护并非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控制因子。逐步回归显示,坡位是土壤有机碳数量分异的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A1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57.4%与1 m剖面有机碳空间变异的63.2%;下层土壤埋藏层则是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沉积层(B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63.4%;黏粒和团聚体作为公认的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因子,却因贡献较小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被剔除。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森林土壤碳储量准确估算和碳汇林立地选择提供参考。
周鑫姜航孙金兵崔晓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地形团聚体
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持续释放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模拟东北林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配制0.5和2.0 mmol/L等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以不同的浸提时间和次数浸提处理A1层暗棕壤,探讨不同浸提时间和次数处理时有机酸的磷释放效果,并确定最佳浸提时间。研究旨在探明草酸和柠檬酸对暗棕壤磷的持续活化效应,明确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素的活化程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浸提A1层暗棕壤时,随浸提时间延长磷释放量先增后减,有最佳浸提时间,大多数处理为12 h。从磷累积释放量上看,在1-72 h内,上述浸提剂对A1层暗棕壤的磷释放动力学能很好地用对数方程进行拟合。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连续10次和18次浸提A1层暗棕壤,第2次浸提的释磷量均大于第1次浸提,第3次后大体随浸提次数增加而下降,直到第10次或第18次时,较高浓度处理仍有一定的磷释放,特别是柠檬酸/柠檬酸盐处理;这说明,有机酸对暗棕壤中磷的释放具有累加效应。多次连续浸提时,随浸提次数增加,土壤磷的累积释放量增大,且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对A1层暗棕壤的磷累积释放量与浸提次数间都能很好地用对数方程进行拟合。
宋金凤刘星平孙金兵黄文斌马瑞崔晓阳
关键词:有机酸暗棕壤磷释放浸提时间动力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