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脊柱侧弯的矫正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的矫正装置,包括后支撑杆和两个侧支撑杆,后支撑杆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束缚带和下束缚带,上束缚带和下束缚带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连接带,两个后支撑杆顶部均设置有U型支撑架,两个侧支撑杆位于上束缚带和下束...
- 杨晓明童凯王翊凯杨博
- 成人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总结成人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9例手术的成人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椎管内肿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前后神经功能ASIA评分变化及预后影响主要因素。结果:成人椎管内肿瘤主要分布于髓外硬膜内(约占总数的61.3%),肿瘤位于胸椎管内比例最高,病理类型以神经鞘瘤及脊膜瘤最多见(两者约占总数的53.5%),采取脊柱后路显露及神经显微外科技术,91%的肿瘤可经全切治愈。ASIA评分显示术后随访神经根性疼痛、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均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板切除联合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是目前椎管内肿瘤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 高明勇陶海鹰卫爱林余铃杨博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椎板切除术外科治疗神经功能
- 颈椎多节段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多节段减压术后第5颈椎神经根麻痹(C5NRP)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07例颈椎多节段减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式、原发疾病类型对C5NR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发生术后C5NRP的12例患者在不同术式中的分布情况各异,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后路手术的C5NRP发生情况包括,颈后路多节段椎板成形术6/47例(12.7%),颈后路多节段椎板切除加融合术4/28(14.3%),明显高于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加融合术2/32例(6.2%),C5神经根麻痹以单侧为主,前后路手术及发生侧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12例C5NRP患者获得随访时长为9-36个月,平均23.6月。术后C5NRP患者症状获得改善的时间为2-32周,平均9.7周。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7.6±1.9,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减退(6.1±1.5);患者术前肌力平均3.7级(2-5级),术后C5NRP肌力平均2.9级(1-4级),末次随访平均为4.0级(2-5级)。末次随访的JOA评分改善率、受累三角肌肌力改善明显。结论:颈椎多节段前后路减压术后可发生C5神经根麻痹,后路手术发生C5NRP明显较前路手术高,男性患者风险高于女性患者。
- 高明勇陶海鹰余玲贺斌杨博
- 关键词:颈椎病术后恢复
- PKP后骨水泥分布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的分布情况与患者再发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09年至2013年采用PKP手术治疗的167例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后影像学复查骨水泥位置是否偏侧分布分为偏侧组67例和中位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指标及术后随访过程中再发骨折率的差异。结果偏侧组患者和中位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手术注入骨水泥总量、佩戴支具的时间、术前后凸程度、术后首次下地的时间、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偏侧组和中位组患者的ODI指数、SI指数、Cobb角、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ODI指数、Cobb角显著的高于中位组(P<0.05),偏侧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SI指数显著的低于中位组患者(P<0.05);术后偏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20.90%、手术椎体再次骨折率16.42%均显著的高于中位组的5.00%和2.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后骨水泥出现偏侧分布会影响PKP的手术效果,同时增加术后骨水泥渗漏、手术椎体再次骨折的风险。
- 陈任杨博李孝海贺斌余玲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体骨折
- 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颈段6例,胸段10例,腰骶段19例。4例位于脊髓髓内,2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10例位于硬膜外,其中呈哑铃状8例。均行后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其中9例肿瘤及带瘤神经根因不能分离或神经根变形坏死而一并切除,28例采用脊柱椎弓根或侧块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和CT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复查MRI平扫+增强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 35例患者肿瘤均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均为神经鞘瘤。手术时间2~6小时,平均3. 6小时。术中出血量300~900 ml,平均450 ml。术后1例麻醉清醒后24小时内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MRI未见明显血肿及脊髓压迫,考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时予大剂量甲强龙激素冲击及脱水、营养神经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1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脑脊液漏。术后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8. 2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肿瘤无复发。随访期间,所有采用脊柱内固定术患者均未见椎体不稳的表现。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手术能有效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结合显微镜技术能够更好地暴露及完全切除肿瘤,采用此方法治疗脊柱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 陶海鹰喻剑舟卫爱林杨博杨俭
- 关键词:椎管内神经鞘瘤
- Centerpiece钛板系统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系统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5例因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量表评分,计算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于术前及术后7天、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行颈椎X线、CT、MRI影像学检查。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CT图像测量C5椎管矢状径,计算出早期椎管扩大率。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X片测量颈椎Cobb角,分析颈椎曲度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复查颈椎MRI及三维CT,均显示椎管明显扩大,单开门门轴稳定,无椎板塌陷。术前JOA评分为(8.43±1.09)分,术后12个月为(13.94±1.66)分,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5.68±16.15)%。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为(9.49±1.30)mm和(16.70±1.97)mm,椎管扩大率为(76.88±14.66)%。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呈减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固定系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早期疗效满意。
- 陶海鹰杨博卫爱林杨俭
- 关键词:颈椎单开门脊髓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