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南南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镁合金
  • 3篇合金
  • 2篇加工图
  • 1篇等径
  • 1篇等径角挤压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再结晶
  • 1篇热变形
  • 1篇温变形
  • 1篇率控制
  • 1篇可加工
  • 1篇可加工性
  • 1篇挤压态
  • 1篇加工性
  • 1篇高温变形
  • 1篇本构
  • 1篇本构方程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李南南
  • 2篇金朝阳
  • 1篇崔振山
  • 1篇严凯
  • 1篇韦源源

传媒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等径角挤压Mg-4Zn合金的热变形率控制机制与可加工性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200~350℃,应变速率为0.001~1s^(-1)时对等径角挤压制备的Mg-4Zn合金进行压缩试验,利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式计算变形激活能。结果表明,Mg-4Zn合金热变形激活能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变形初期的率控制机制为晶格自扩散,而变形后期为位错交滑移。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Mg-4Zn合金的加工图。由于变形后期非基面滑移和位错交滑移的启动促进了动态再结晶过程,使得失稳区的面积随应变增加而减小。可加工区间温度位于260~350℃,应变速率在0.01~0.1s^(-1)范围内。
李南南骆晓东
关键词:可加工性加工图等径角挤压镁合金
压下模式对镁合金宏观塑性变形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将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方法与微观组织演化模型相集成,定量比较了恒定平均应变速率和恒定压头速率2种压下模式对镁合金AZ31B高温变形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采用AZ31B镁合金圆柱形试样进行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获得有限元模拟所需的高温流动应力曲线与再结晶晶粒尺寸实测数据,并通过二次开发与有限元模型相集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端面摩擦的存在,2种压下模式下变形场和微观组织场都呈现不均匀分布特性.与恒定平均应变速率相比,恒定压头速率压下时晶粒尺寸均值减小,均方差略有增加.
金朝阳李南南李克严严凯崔振山
关键词:镁合金高温变形有限元方法动态再结晶
预挤压态Mg-4Zn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加工图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确定Mg-4Zn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最优可加工区间,应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获得了Mg-4Zn合金在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的流动应力曲线,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Mg-4Zn合金热变形过程的本构方程和基于Murty失稳准则的加工图。结果表明:Mg-4Zn合金的热压缩本构方程可以用双曲正弦函数描述,其变形激活能为113.087 kJ·mol^-1,模型计算的应力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975,平均相对误差为7.5%,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峰值应力;加工图上存在3个失稳区和3个可加工区,结合本构方程、加工图和微观组织分析,可加工区间I(280~350℃,0.25~1 s^-1)具有动态再结晶充分、晶粒尺寸均匀细小、变形抗力低和加工效率高的特点,是Mg-4Zn合金的最优可加工区间。
骆晓东孙亚伟李南南韦源源赵玲玉金朝阳
关键词:镁合金本构方程加工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