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在役简支T梁桥承载力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考察辽宁省某在役T梁桥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技术状况、工作性能、实际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系统的外观检测、无损检测、荷载试验等,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各项折现系数,实现对桥梁的承载能力分析,从而确定桥梁现有承载力是否与其荷载等级相匹配,为该桥日常养护及维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 张筱薇曹悦包龙生
- 关键词:桥梁检测检算系数承载力分析
- 连续梁桥转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2019年
- 为了考察转体结构在转体施工时的受力情况,在转体施工前,笔者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对该桥梁转体结构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重点考虑转体整体结构横桥向、纵桥向及系统竖向的应力及位移,分析球铰接触面的受力与位移情况。受力分析与施工监控有利于预判潜在的危险、减小施工误差的影响以及保证转体施工过程的安全,为施工过程的监控提供理论依据。
- 曹悦张筱薇
- 关键词:受力分析
- 基于AHP-SA-FCE模型的就地热再生项目综合后评估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就地热再生技术由于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每年它每年的完成率只有八成左右。本文将路面性能、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对就地热再生项目展开分析和评价。本文依靠于AHPSA-FCE评价模型,ASF评价模型是将层次分析法(AHP)、成功度评价法(SA)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FCE)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而成的一种评价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将模糊数学应用于系统评价,并且实现将评价对象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根据AHP-SA-FCE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就地热再生项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B=(0.2941,0.2838,0.1616,0.0354)。评价结果中在"完全成功"范围内的比例为0.2941,在"较成功"范围内的比例为0.2838,两部分加起来的总数为0.5779,可见该就地热再生项目完成的很成功。
- 于玲张筱薇包龙生
- 关键词:就地热再生
- 基于动静载试验的连续梁桥承载能力分析
- 桥梁结构在投入运营后,需要定期评估其承载力和工作状态。本文以通辽市某桥梁为例,对其进行承载力分析。首先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桥梁进行梁单元建模,在等效设计荷载下,分别计算各控制断面应变、挠度的理论值及理论...
- 张筱薇
- 关键词:连续梁桥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承载能力评定
- 基于数值模拟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 2022年
- 总结了当前土木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实践和科研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并以结构设计原理实验课程为案例,简述了利用midas-FEA软件实现教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了教学效果,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 曹悦包龙生张筱薇薛兴伟
- 关键词:实验课程数值模拟教学改革
- 一种桥梁渗水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渗水检测装置;包括主板、移动腿、显示屏、控制器、电动推杆、检测座、检测元件和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连接板、两个支撑臂、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螺纹柱、两个滚珠丝杠螺母副、两个调节...
- 曹悦张筱薇
- 一种装配式矮T梁的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及铺筑方法
- 一种装配式矮T梁的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包括:连接钢筋、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其中:连接钢筋包括列植钢筋、横向连接筋。横向连接筋沿横桥方向与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连接;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两侧与纵桥方向搭接;列植钢筋穿过预...
- 包龙生樊乾玉于玲曹悦张筱薇
- 文献传递
- 一种装配式矮T梁的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
- 一种装配式矮T梁的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包括:连接钢筋、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其中:连接钢筋包括列植钢筋、横向连接筋。横向连接筋沿横桥方向与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连接;预制混凝土桥面铺装块两侧与纵桥方向搭接;列植钢筋穿过预...
- 包龙生樊乾玉于玲曹悦张筱薇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估的斜拉桥损伤识别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桥梁损伤识别过程中采用单一损伤指纹进行损伤识别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损伤识别效率,文章提出应用曲率模态差与位移模态小波系数差两种损伤指标进行比损伤识别,综合对比两指标的损伤识别结果后再进行损伤识别。依托某斜拉桥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数据进行计算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认为,应用两种损伤指标进行评估,可避免使用单一损伤指标进行识别时的误判问题。
- 曹悦包龙生张筱薇
- 关键词:损伤识别曲率模态小波变换
- 基于数据融合的连续梁桥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桥梁损伤识别过程中采用单一损伤指纹进行识别而导致识别结果不精准、损伤误判的情况,提出了将数据融合理论D-S证据理论引入到损伤识别理论中来。在基础损伤指标位移模态与曲率模态的基础上,采用二次融合的识别方法,将位移模态差和曲率模态差分别自我融合后再将各自融合结果进行二次融合。首先,建立了三跨连续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原始损伤指纹并构造损伤指标。应用Matlab编写了基于D-S证据理论准则的融合损伤识别程序,先计算位移模态差及曲率模态差,再对位移模态差及曲率模态差进行各自自我融合,通过单一损伤工况及两处损伤工况的模态数据分析了采用单一指纹自我融合的识别效果。然后,应用程序对两个指标自我融合后的指标进行再次融合,通过单一损伤及两处损伤工况的模态数据分析了最终损伤识别结果。最后,通过对三跨连续梁损伤单元处预设5%和10%程度的早期损伤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终识别结果显示无论单一损伤或两处损伤,即使损伤微小,该数据融合方法依然能对损伤位置进行精准识别且识别效果较好,识别结果中显示未发生损伤处的波形均相对平缓不会发生损伤误判。该方法有效改善了单一损伤指标进行损伤识别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曹悦包龙生张筱薇孟宪彪
- 关键词:桥梁工程损伤识别数据融合曲率模态D-S证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