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继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近视
  • 3篇角膜
  • 2篇手术
  • 2篇Q值
  • 2篇LASIK手...
  • 1篇有晶状体眼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前房
  • 1篇前房深度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磨镶术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眼
  • 1篇激光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4篇宋静
  • 4篇黄一飞
  • 4篇杜改萍
  • 4篇葛梅
  • 4篇余继峰
  • 3篇赵海鹏
  • 2篇宫玉波
  • 2篇王红
  • 1篇郭惠玲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ASIK手术对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杜改萍赵海鹏葛梅余继峰宋静王红黄一飞
LASIK手术对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LASIK手术对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变化以及与近视等效球镜相关性。方法 2009年6月-9月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治手术病人96例192眼,按近视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周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测量角膜前后表面Q20、Q25、Q30、Q35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中度和高度近视角膜前后表面Q20、Q25、Q30、Q3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角膜前后表面的Q20、Q25、Q30、Q35值均向正值方向改变,且前表面的变化明显,等效屈光度数越大,术后Q值向正值变化越大。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等效屈光度与角膜前表面ΔQ20(r=0.29,P=0.004)、ΔQ25(r=0.30,P=0.003)、ΔQ30(r=0.31,P=0.002)显著相关,与ΔQ35相关(r=0.23,P=0.021);与角膜后表面ΔQ值无相关(r分别-0.115,-0.12,-0.135,-0.152,P>0.05)。结论 LASIK手术后角膜前后表面Q20、Q25、Q30、Q35值均有变化。并且角膜前表面Q值与等效屈光度相关。
杜改萍赵海鹏葛梅余继峰宋静王红黄一飞
关键词:角膜近视
准分子激光手术中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治近视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中采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治近视的疗效。方法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578例,随机分为薄角膜瓣组378例745只眼和厚角膜瓣组200例389只眼。分别在手术后1d、1周、1和3个月随访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屈光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薄角膜瓣组球镜和柱镜较厚角膜瓣组偏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UCVA达到1.0的百分率,术后1 d薄角膜瓣组为90.2%,厚角膜瓣组为91.4%;术后3个月薄角膜瓣组为95.6%,厚角膜瓣组为96.6%;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BSCVA较术前丢失1行的比例薄角膜瓣组为11.0%,厚角膜瓣组8.8%,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屈光度±0.50 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0.6%,厚角膜瓣组为92.6%;±1.00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7.5%,厚角膜瓣组为97.4%;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手术效果稳定,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基质床厚度,扩大近视的矫治范围,有助于高度近视且角膜薄的患者以及二次手术矫治屈光回退提供机会。
杜改萍黄一飞郭惠玲宫玉波余继峰宋静葛梅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瓣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拱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研究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lens,ICL)拱高的相关性栽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77只眼)已行ICL矫正近视手术患者,屈光度-5.0~-23.0DS,在手术后6个月应用Oculus公司PentacamHR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即拱高(vault)的检查,并对vau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 进行多元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vault平均(452±216.38)μm.vault的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依次为ICL长度(回归系数B=0.040,P=0.000),白到白距离(B=-0.231,P=0.011),前房深度(B=0.138,P=0.048).结论 白到白距离较大和前房较深的病人,相对选择的ICL长度较大,得到的vault也较大,ICL与晶状体接触的机会就会降低.
杜改萍黄一飞余继峰宫玉波宋静赵海鹏葛梅
关键词:近视人工晶状体角膜前房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