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志浩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损伤本构
  • 2篇损伤本构模型
  • 2篇统计损伤
  • 2篇接触面
  • 2篇基于统计
  • 2篇本构
  • 2篇本构模型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特性研究
  • 1篇循环荷载
  • 1篇循环荷载作用
  • 1篇强度折减
  • 1篇强度折减法
  • 1篇桩土
  • 1篇桩土界面
  • 1篇力特性
  • 1篇荷载
  • 1篇荷载作用
  • 1篇厚度
  • 1篇长桩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3篇汪优
  • 3篇秦志浩
  • 2篇刘建华
  • 2篇李赛
  • 1篇汤明明

传媒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改进接触面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考虑桩土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深度效应,把接触面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沿接触面厚度均匀化,提出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无厚度单元接触面本构模型,根据剪切实验的数据对改进的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的模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厚度单元接触面本构模型是正确的,能够合理地模拟桩土界面的力学行为,可以描述接触面剪切刚度的非线性变化,适用性强,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李赛汪优秦志浩刘建华
关键词:桩土界面
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改进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建立准确合理的接触面本构模型是研究桩基承载力、沉降及变形等问题的前提。考虑桩-土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深度效应,提出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无厚度接触面本构模型,根据剪切试验的数据对改进的接触面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的模拟曲线。利用FLAC^(3D)软件内嵌的FISH语言,对桩-土界面进行改进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提出的无厚度接触面模型合理地模拟出桩-土界面刚度的非线性,成功实现了桩-土剪切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厚度接触面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桩-土界面的力学行为,可以描述接触面刚度的非线性变化,也适于程序化计算,拓展了接触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应用领域,为深入探讨桩基承载变形性状奠定了基础。
李赛汪优秦志浩刘建华
循环荷载作用下超长桩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考虑桩基土体在动力作用下强度弱化的基础上,通过拟合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强度折减法在FLAC3D中实现的可能性。建立超长桩的动力数值模拟模型,从循环荷载的频率、荷载幅值、恒载部分、循环次数、桩土刚度比和桩长方面对超长桩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频率越大,超长桩桩顶累积沉降越小;荷载幅值越大,对应的超长桩桩顶累积沉降越大;循环荷载的恒载部分对超长桩的动力沉降影响不大;桩顶沉降随循环荷载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桩土刚度比越大,对应的超长桩桩顶累积沉降越大;桩长越长,对应的超长桩桩顶累积沉降越小。
汪优秦志浩汤明明
关键词:循环荷载超长桩强度折减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