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鹏 作品数:7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核科学技术 更多>>
全剥离离子94m^Ru^44+的衰变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等时性质量谱仪首次研究了百微秒量级全剥离离子^(94m)Ru^(44+)的衰变。^(94m)Ru^(44+)由初级束流112Sn轰击Be靶产生,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等时性设置的实验环CSRe中,并利用安装在实验环中的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子在CSRe中的循环周期。^(94m)Ru^(44+)退激引起的质量改变会带来其循环周期的变化,由此直接观测到了^(94m)Ru^(44+)退激到基态的过程。确定了本次实验中衰变事例探测的灵敏区间,并讨论了衰变发生时刻的测量精度。同时,测量了短寿命核素^(94m)Ru^(44+)的质量,其半衰期约为100μs,这是目前储存环质量谱仪测量的最短寿命核素的质量。 曾奇 王猛 张玉虎 涂小林 徐星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黄文嘉 刘君豪 李宏福 司敏 帅鹏 孙铭泽 邢元明 颜鑫亮 颜鑫亮 杨建成 原有进 张鹏 周小红 徐瑚珊 周小红关键词:HIRFL-CSR 放射性核素寿命计算方法的模拟研究 2020年 根据几种常用放射性核素的寿命计算方法,通过模拟数据研究了直接拟合法、对数时间法、极大似然法、观测时间受限时的极大似然法等四种寿命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当观测时间不受限时,研究了在不同计数下寿命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当观测时间受限时,研究了在不同观测时间窗口下寿命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模拟中选用全剥离离子^(94m)Ru^(44+)作为目标核素,得到了不同计数及不同观测时间窗口下的寿命及其误差,并给出了四种方法的适用范围。^(94m)Ru^(44+)寿命的模拟结果与在兰州等时性质量谱仪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在一倍标准偏差范围内一致,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寿命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模拟数据的可靠性。该模拟结果可为寿命测量实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曾奇 王宁 王猛 张玉虎 涂小林 徐星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刘君豪 李宏福 司敏 帅鹏 孙铭泽 邢元明 颜鑫亮 赵剑锟 周旭 周小红关键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核素等时性质量测量实验中一种基于离子速度纯化次级束的方法 被引量:1 2016年 等时性质量谱仪(Isochronous Mass Spectrometry,IMS)是测量短寿命核素质量的有效实验装置。在IMS核素质量测量实验过程中,目标核素通过弹核碎裂反应产生,并被次级束流线分离、传输后注入到储存环内。由于远离稳定线的目标核素产额非常低,经常伴随大量杂质核素产生,这些杂质离子会加重飞行时间探测器(Time of Flight,TOF)系统的工作负担。在HIRFL-CSR利用IMS进行核素质量测量实验过程中,发展了一种进一步纯化筛选次级离子的方法,以减轻TOF系统的工作负担。基于次级离子在束流线中飞行速度的差异性,利用HIRFL-CSR踢轨磁铁(Kicker)系统,调节次级束流注入CSRe的时间,使次级离子得到进一步筛选和纯化后注入到CSRe内。在实验中,我们测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它在纯化次级束流方面的作用。 刘大委 王猛 徐星 颜鑫亮 帅鹏 涂小林 张玉虎 陈瑞九 邢元明 原有进 杨建成 徐瑚珊 夏佳文常规等时性质量测量中系统性偏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重离子储存环建立的等时性质谱术(IMS)是测量远离稳定线核素质量的有效工具。但是,采用常规IMS测量缺中子一侧的核素质量时,发现T_(z)=-1/2和T_(z)=-1核素的质量测量结果在宽时域范围内存在系统性偏差。本工作利用CSRe直线段上的双飞行时间(TOF)探测器,同时测量了循环离子的周期和速度。利用这些实验信息,对常规IMS质量测量中出现的系统性偏差进行了研究。发现系统偏差是由于储存的离子动量分布不对称以及储存环能量转变参数γt非恒定造成的。在离线数据处理时,发现通过限制动量接收度的大小,可以消除常规IMS质量测量中的系统偏差。这一结果对采用常规IMS进行质量测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敏 张玉虎 张玉虎 周旭 王猛 付超义 李宏福 廖挺 史金阳 帅鹏 宋雨楠 孙铭泽 帅鹏 邢元明 徐星 颜鑫亮HIRFL-CSR上短寿命核素质量的精确测量 质量是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之一。高精度原子核质量测量在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第一台质谱仪诞生起,原子核质量测量的方法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随着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和放射性束流线的建设,大量新的高精度质量... 帅鹏关键词:原子核 测量方法 精度控制 缺中子核素101In低位同核异能态的首次观测 2018年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初级束流112Sn35+轰击了靶厚约10 mm的Be靶,产生了101In的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这些实验产生的碎片每25 s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利用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子在CSRe中的回旋周期。在此次实验中,磁场晃动会导致离子在环内的循环周期发生改变,传统的离子鉴别方法难以完成大部分离子的鉴别。通过发展和运用单次注入离子鉴别这一新的离子鉴别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磁场晃动对于离子鉴别的影响,并清楚地将101In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鉴别出来,从而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101In的低位同核异能态。实验得到的激发能与理论外推值在112 keV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其低位同核异能态的寿命大于200μs。 刘君豪 张玉虎 邢元明 徐星 帅鹏 王猛 涂小林 张鹏 曾奇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李宏福 孙铭泽 颜鑫亮 颜鑫亮 高丙水 杨建成 原有进 K.Blaum S.Naimi 周小红 周小红关键词:HIRFL-CSR CSRe等时模式质量测量 原子核质量是其基本性质之一,对我们理解核结构,改进天体模型,质量模型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滴线附近的核由于产额低,寿命短,Bρ-TOF,TRAP等方法都不能进行较好的测量。兰州CSRe操作在等时模式下是一个高精度的质... 涂小林 王猛 徐瑚珊 毛瑞士 胡正国 张雪荧 梅波 帅鹏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