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浩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质疏松症
  • 3篇疗效
  • 3篇绝经后女性
  • 3篇骨密度
  • 2篇单抗
  • 2篇序贯
  • 2篇唑来膦酸
  • 2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1篇序贯治疗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吴志浩
  • 8篇孙强
  • 8篇黄凯华
  • 2篇刘康
  • 1篇吴晓曙
  • 1篇蒋娥
  • 1篇刘康

传媒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6个月后分别序贯地舒单抗、唑来膦酸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2024年
目的 对比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6个月后分别序贯皮下注射地舒单抗、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口服阿仑膦酸钠6个月以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0例,根据序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D组(42例)和Z组(38例),D组序贯治疗方案采用皮下注射地舒单抗,Z组序贯治疗方案采用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骨密度指标(腰椎骨密度值、股骨颈骨密度值)、生化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D组治疗3个月PINP、CTX及治疗6个月OC、PINP、CTX和治疗12个月OC、PINP、CTX降低,Z组治疗3个月CTX及治疗6个月OC、PINP、CTX和治疗12个月OC、PINP、CTX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3个月比较,D组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OC、PINP、CTX降低,Z组治疗6个月CTX和治疗12个月OC、PINP、CTX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CTX降低(P均<0.05);与Z组比较,D组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PINP、CTX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腰椎骨密度值和股骨颈骨密度值升高(P均<0.05);与Z组比较,D组治疗12个月腰椎骨密度值和股骨颈骨密度值升高(P均<0.05)。两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Ca、P、ALP水平比较,P均>0.05。与Z组比较,D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低(P<0.05)。结论 口服阿仑膦酸钠6个月以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序贯皮下注射地舒单抗、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均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但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在降低骨代谢指标和提升骨密度方面更有优势。
黄凯华孙强吴志浩王贯通刘衡
关键词: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
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意义的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检测绝经后女性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5年07月至2016年12月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8例,依据骨密度检查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绝经年龄、骨密度(BMD)等相关资料;抽取外周血测定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的水平,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ucOC水平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cOC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OR=2.806,P<0.05)。(2)血清ucOC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95,P<0.05),但与髋关节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r=-0.248,P>0.05)。结论血清ucOC水平的变化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清高ucOC水平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吴志浩黄凯华刘康肖毓宸潘行滔孙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女性骨密度
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及Bcl-2/Bax的表达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的X基因(Bax)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8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功能分级将其分为完全损伤组(n=21)和不完全损伤组(n=27),另收集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在脊髓损伤1、3、7 d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血清Bcl-2、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3组受试者在脊髓损伤1、3、7 d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Bcl-2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而血清Bax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血清BDNF、NT-3、NT-4、Bcl-2在完全损伤组、不完全损伤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依次下降,而血清Bax在3组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完全损伤组、不完全损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在脊髓损伤1 d后升高,脊髓损伤3 d后达到峰值(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及Bax/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变化或可作为临床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
张子亮黄凯华吴晓曙吴志浩王贯通孙强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与防治的相关研究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有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使得骨质疏松症人群的数量日渐庞大。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
吴志浩
关键词: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健康教育绝经后女性
文献传递
椎体压缩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密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痂骨密度变化与病程长度的关系,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术前定位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均经磁共振成像或SPECT-CT明确诊断)患者66例,年龄60~80岁,均为绝经后女性。按病程长度分为A组(对照组)、B组(新鲜骨折组)、C组(亚急性期骨折组)、D组(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组)。运用方差分析观察骨密度比率(腰1椎体骨密度/腰2椎体骨密度×100%)与病程长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密度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39,P<0.05),在各组多重比较中,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痂骨密度随病程延长而增加,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期骨痂骨密度较邻近椎体明显增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双能X线骨密度仪不失为术前定位"责任椎"的一种好方法。
潘行滔孙强吴志浩刘康黄凯华蒋娥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痂骨密度
健康教育频次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频次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绝经后女性OP患者共373例,按1年内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频次不同分为A组(未参加健康教育)83例,B组(参加1~4次健康教育)117例,C组(参加5~8次健康教育)101例及D组(参加9~12次健康教育)7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鼓励患者自愿参加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随访观察1年。分别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健康行为问卷及骨密度检测对4组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1年中各组患者骨密度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B组、C组、D组患者OKT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健康行为均有显著改善(P<0.05);(2)治疗后与A组(10.50±3.58)分相比,B组(15.70±3.10)分、C组(19.03±3.03)分、D组(20.13±3.05)分患者的OKT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C组与D组间OK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B组、C组、D组患者骨密度值增高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D组间骨密度值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每两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OP的治疗效果。
吴志浩黄凯华刘康肖毓宸潘行滔孙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健康教育近期疗效骨密度
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或唑来膦酸治疗OVCF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使用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对比序贯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且术后使用特立帕肽治疗12个月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根据序贯用药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组和特立帕肽序贯唑来膦酸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血清P1NP、血清β-CTX、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情况和再骨折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地舒单抗组治疗12个月的髋部BMD增长率高于唑来膦酸组(P=0.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腰椎和髋部BMD均高于治疗前(P<0.05),地舒单抗组和唑来膦酸组治疗12个月的腰椎BMD较治疗前分别提升8.7%和6.7%,髋部BMD较治疗前分别提升6.6%和2.9%。地舒单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的血清P1NP和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再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OVCF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特立帕肽序贯地舒单抗较序贯唑来膦酸对提高髋部骨密度和降低骨代谢标志物的作用更明显,两种治疗方案对再骨折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杨崇正刘衡吴志浩黄凯华王贯通吴佳璇孙强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特立帕肽唑来膦酸序贯治疗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对比手术前后影像资料观察颈椎稳定性改变情况。对可能影响术后临床疗效的9种因素(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病程、症状表现、椎间盘退变情况、是否合并椎管狭窄、手术时间、手术节段)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 min,平均28 min。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ND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表现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依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末次随访疗效,优25例,良27例,可17例,差3例,优良率为72.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病程、症状表现、是否合并椎管狭窄、椎间盘退变情况等因素与疗效有显著性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病程、症状表现。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时间短,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病程、症状表现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黄凯华吴志浩常伟张子亮于慧华申璐璐王贯通孙强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透明质酸、富血小板血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icd,HA)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同时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膝关节腔内注射HA)37例、B组(膝关节腔内注射PRP)33例、C组(联合应用)31例。采用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三组KO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C组的KOO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A组及B组(P<0.05);②治疗3个月后,3组较治疗前仍维持较好的疗效(P<0.05),其中B组与C组KOOS部分评分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6个月后,B组与C组KOOS评分仍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A组KOO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优势(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获得至少6个月的疗效,且在治疗3个月后,疗效优于HA。对于HA+PRP疗法,优势主要表现在短期内更为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黄凯华吴志浩张子亮常伟王贯通孙强
关键词:透明质酸富血小板血浆骨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