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萌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商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乡村
  • 3篇特困
  • 3篇特困地区
  • 3篇脱贫
  • 3篇连片
  • 3篇连片特困地区
  • 3篇返贫
  • 2篇应用型高校
  • 2篇脱贫攻坚
  • 2篇效益测评
  • 2篇攻坚
  • 2篇扶贫
  • 2篇高校
  • 2篇创新创业
  • 2篇创业
  • 1篇调研数据
  • 1篇休闲
  • 1篇休闲游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发展

机构

  • 15篇商洛学院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郭萌
  • 13篇王怡
  • 7篇郭萌
  • 3篇张雪
  • 1篇刘龙龙
  • 1篇赵子越
  • 1篇邓淑红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房地产世界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创新与创业教...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乡村文化治理路径探析被引量:8
2017年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对长期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国家治理方式进行变革。从具体着手的微观治理领域来讲,大量改革重任落在基层治理环节。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独具地缘优势,是重要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枢纽。文化治理是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认为通过文化的"软"性影响力特征,进行乡村教育;培养乡村精英和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地域文化,发挥现代文化产业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和规约作用,可以改善农村公民意识淡漠,政治参与主体单一的现状,从而促进西北地区民主参与、协同合作、民主化、制度化的治理机制形成。
黄荆晶邓淑红郭萌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村文化治理
返贫风险及脱贫成果巩固的区域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对2013—2019年14个片区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计算,对连片特困地区自确立以来的脱贫成果与返贫风险进行了宏观判断。结果表明,其整体减贫成效显著,但演进速度与进程存在时空差异,脱贫效果与返贫风险呈现区域异质性。脱贫成果巩固困难、返贫风险最大的是新疆南疆三地州、六盘山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乌蒙山区。返贫风险较小的片区有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秦巴山区、燕山-太行山区、罗霄山区和吕梁山区。为此提出锚定重点区域短板指标,突破跨区域治理矛盾,挖掘多主体功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保障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王怡王怡
关键词:区域经济连片特困地区
学生中心导向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2023年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培养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单元。对标“金课”标准,该文引入“课程层面学生投入调查问卷”(CLASSE)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尝试回答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在对标“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中有哪些不足,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量表通过了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聚合效度良好、构建理念具有内部一致性、区分效度良好。测评结果表明:在构建的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投入的四项维度指标中,从低到高依次为师生合作互动、主动合作学习、课程挑战度、过程评价。题项得分较低的是在课程中指导其他学生、在课堂上/课程中提问、做课堂汇报。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尚未形成,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需不断改革。基于此,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导向,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目标定位,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与内容架构。
王怡郭萌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金师”胜任力构成要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靠谁培养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愿景中新的灵魂之问。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分析框架,从创新创业本质内涵、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视角分析和提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金师”胜任力构成要素,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参考文献资料和师生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金师”胜任力构成要素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自我发展五个方面,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胜任力,锻造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金师”。
郭萌郭萌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胜任力
秦巴山区财政扶贫资金减贫效率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4
2019年
结合秦巴山区陕西片区29个贫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的实际配置情况,通过2013~2017年陕西省29个贫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数据,运用DEA模型对其财政扶贫资金的规模、结构与配置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测算其减贫效率,探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因素。数据表明:27个贫困县扶贫综合效率为DEA无效,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总体有所下降,减贫效率不高。认为应通过更新扶贫理念,开展针对性分类扶贫、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管理水平,优化扶贫资金配置,使脱贫工作稳步推进,从而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张雪王怡郭萌刘龙龙李静
关键词:扶贫资金DEA模型
汉中略阳乌鸡养殖发展多样休闲游被引量:1
2021年
略阳乌鸡又称为略阳乌骨鸡,原产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是在陕西省略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半野生半放养的鸡品种,已有3000多年的饲养历史。略阳乌鸡的体型偏大,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疗价值。略阳乌鸡除了种质遗传基因优良之外,而且其独特的饲养管理方式让略阳乌鸡肉质口感鲜甜,颇受消费者喜欢,基于略阳乌鸡的市场需求量大,效益极高,是促进汉中地区休闲游的好项目。
郭萌
关键词:休闲游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度的演化——基于熵权-TOPSIS原理对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测量被引量:4
2022年
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重点,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辨析以及意义论述研究,定量测量评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度的研究不多,更缺少针对重点区域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整体情况的分析。对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原理测量了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效益积累情况,梳理了五年来的动态演变,找出了短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做出衔接安排;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实绩考核力度;持续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精准施策,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王怡郭萌
关键词:脱贫攻坚效益测评TOPSIS
乡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提升策略——基于大学赋能视角被引量:1
2023年
我国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一直在进行赋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历史视角审视,我国大学参与乡村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嵌入乡村社会网络的初始定位,到助力脱贫攻坚的角色转换,至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三个演化历程。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整大学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世纪之交的通过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服务,到党的十九大以后,大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大学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特征的发展演化是基于大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破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的现实逻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实践逻辑、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大学和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同的场域,有着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同一发展目标,大学特别是涉农院校应从科技、人才、技术、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升赋能本领,充分发挥其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关键节点位置的显著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郭萌郭萌
关键词:乡村建设共同富裕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检视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3年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力量,是满足应用型高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适应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专门要求,体现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特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检视我国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内涵理解争议、高校执行偏差、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深入分析“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内涵演变,借鉴国外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先进经验,从战略层面提出拓宽教师来源、从战术层面优化任职资格、从学科建设层面开展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进而优化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郭萌王怡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考量--基于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效益测评与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22年
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目前学界从效益测评角度来评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基于此,在论证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对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求,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积累评价指标体系,测量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2014-2019年脱贫成效发现,14个片区2014-2019年的综合脱贫成效在稳步提升,其中,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成效较好,四省涉藏州县、西藏地区、滇西边境山区成效较差。14个片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优势与短板各不相同,各个片区要锚定弱项指标发力,重点突破短板;突破片区跨区域治理矛盾,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坚持精准施策,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王怡郭萌
关键词: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效益测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