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佳俊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幔
  • 3篇下地幔
  • 3篇D层
  • 2篇地球化学研究
  • 2篇结构水
  • 1篇地球化学模型
  • 1篇压溶
  • 1篇中奥陶统
  • 1篇粒状
  • 1篇马家沟组
  • 1篇埋藏
  • 1篇矿物
  • 1篇含水
  • 1篇含水量
  • 1篇含水性
  • 1篇奥陶统
  • 1篇白云石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甘肃有色地质...

作者

  • 4篇蒋佳俊
  • 3篇张飞武
  • 1篇雷云
  • 1篇李红
  • 1篇杨锐
  • 1篇刘永杰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下地幔及D”层矿物含水性和含水量的地球化学理论模型的研究
地震学的研究表明在核幔边界(CMB)存在着一个被称为D'层的地震不连续区。D'层具有强烈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剪切波和体波速间的反相关性、地震波速的不连续、大范围低剪切波速区(LLSVPs)以及0~300km的剧烈横向厚度变...
蒋佳俊张飞武
关键词:下地幔含水性含水量地球化学模型
文献传递
华北秦皇岛地区柳江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多期白云化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华北秦皇岛地区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以广泛发育海相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为特征。在石门寨奥陶系亮甲山剖面,马家沟组自下而上识别出四类碳酸盐岩:含白云石泥晶灰岩(类型I)、细—粉晶白云岩(类型II)、"麦粒状"细—粉晶白云岩(类型III)和钙质泥晶白云岩(类型IV)。类型I主要由泥晶方解石构成,含三叶虫和介形类生物碎片,少量自形的粉晶白云石呈"漂浮状"分布于压溶缝合线内,基质中少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此类白云石形成于埋藏成岩期压溶作用之后,压溶缝为云化流体提供通道,压溶缝内泥质组分的成岩转化可能为白云化作用提供了部分镁离子来源;类型II白云岩主要由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粉晶—细晶白云石构成,白云石普遍具有"雾心亮边",在背散射和阴极发光照片中白云石可见清晰的多圈亮、暗相间环带。环带和带间主量元素的差异表明白云石经历了埋藏成岩期多期成岩流体的改造;类型III白云岩中白云石呈单向延伸的"米粒"或"麦粒"状,粉晶为主,晶体长轴方向具有垂直结晶轴c的特点,白云石具富铁、贫锰、锶的特点,长、短对角线上钙、镁离子的微小差异以及阴极发光特征表明此类白云石也经历了埋藏成岩期的改造,成岩流体使白云石发生微溶作用可能是导致白云石晶体单向延伸且光学性质固定取向的主要原因;类型IV为钙质泥晶球粒白云岩,含石膏假晶,白云石多为微晶和微亮晶,球粒也多由微晶白云石构成,溶孔发育,但全被亮晶贫铁方解石充填,此类岩石的白云化作用发生得很早,可能形成于潮上带澙湖或潮坪环境。综上所述,研究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具有经历了不同类型及多期白云化作用的特点。自剖面底部向顶部,白云石的有序度由0.8降至0.47,而去云化作用则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冯诗海李红蒋佳俊雷云牛元哲杨锐刘永杰
下地幔及D”层中结构水的理论地球化学研究
<正>下地幔D'层是一个具有强烈地震各项异性的区域。在D'层里,剪切波速和体波速间具有反相关性,地震波速不连续。此外,D'层在横向厚度上起伏巨大,厚度变化在0~300 km之间。在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D'层的...
蒋佳俊张飞武
文献传递
下地幔及D”层中结构水的理论地球化学研究
下地幔D"层是一个具有强烈地震各项异性的区域。在D"层里,剪切波速和体波速间具有反相关性,地震波速不连续。此外,D"层在横向厚度上起伏巨大,厚度变化在000 km之间。在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D"层的这一特征被...
蒋佳俊张飞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