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
- 作品数:1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核电站汽轮机叶根内弧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叶根内弧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内弧面贴合的导轨、用于沿所述导轨滑动设置的移动小车、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检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小车沿所述导轨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导轨...
- 马龙徐宁杜清良刘晓睿王进
- 一种重型叶片试块搬运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中用的低压转子重型叶片,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叶片试块搬运装置,该搬运装置包括运输小车,运输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该车体上的限位装置,车体用于放置叶片试块;限位装置包括...
- 牟浩马龙刘泽坤
- 文献传递
- 核电汽轮机转子焊缝自动化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核电汽轮机焊接转子在运行期间处于高温工质中,并高速旋转。转子焊接接头的质量与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针对转子焊缝采用常规超声和磁粉检测,现场操作流程繁琐、检测灵敏度和效果无法满足要求。文章介绍了联合研制的汽轮机转子焊缝自动检测系统。该自动化检测系统包含清洁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可以对转子焊缝进行表面清洁、目视宏观检查、阵列涡流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实现转子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全覆盖检测。相比于常规检测,采用阵列涡流及超声相控阵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缺陷定性和定量分析准确更高。该系统已服务多个机组,发现多处缺陷,提高了转子焊缝检测质量,对保证核电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意义较大。
- 章雅林樊传琦朱琪马龙
-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超声相控阵
- 电厂汽轮机金属部件在役检查技术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除了常规超声、射线、磁粉、渗透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以外,相控阵超声、TOFD、阵列涡流等检测方法也开始应用在电厂汽轮机的检测中,这些新的检测方法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拥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随着各电厂对检测要求的越来越高,这些新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电厂汽轮机部件常用的检测方法,特别详细介绍了各类新技术在汽轮机检测中的应用。
- 刘晓睿徐宁马龙
- 关键词:焊接转子整锻转子
- 一种核电站文丘里管内壁的腐蚀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文丘里管内壁的腐蚀检测装置,包括探头、第一探头驱动机构、第二探头驱动机构、止动机构及移动机构,探头与第一探头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探头驱动机构与第二探头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探头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探头移动以使...
- 马龙张欢成鑫徐宁
- 一种用于核电站转子叶根弧面的辅助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转子叶根弧面的辅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吸附在待检测叶根弧面上的磁性主体、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磁性主体上的探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磁性主体上用于记录所述探头检测位置的编码器,所述探头和所述磁性主体之间设...
- 马龙徐宁杜清良刘晓睿王进
- 文献传递
- 核电站汽轮机叶根内弧面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叶根内弧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内弧面贴合的导轨、用于沿所述导轨滑动设置的移动小车、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检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小车沿所述导轨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
- 马龙徐宁杜清良刘晓睿王进
- 文献传递
- 用于转子焊缝检测机器人的输送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子焊缝检测机器人的输送装置,包括移动升降机构和位于所述移动升降机构上方的限位平台机构,所述移动升降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平台机构升降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移动...
- 马龙严海徐宁刘晓睿王进
- 文献传递
- 核电厂汽轮机轮槽PCB线圈式阵列涡流检测应用研究
- 2023年
- 核电厂汽轮机中末级叶片工作条件复杂,叶根、轮槽的接触状态受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影响,可能引发裂纹的产生进而造成严重的汽轮机损伤事故。因此核电厂汽轮机轮槽的检测尤为必要。与原有检测手段相比较,本文提出的柔性PCB线圈式阵列涡流技术检测汽轮机轮槽的方案,对复杂曲面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快速可靠。首先,根据轮槽应力集中情况,参照国内外涡流检测标准,制作了轮槽对比试块。再根据柔性PCB线圈设计了专用检测工具,对轮槽对比试块了进行前期的试验检测达到要求后,最后再在核电站现场开展了实际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 马龙徐宁梁鹏飞周宇
- 基于FPCB阵列涡流的曲面结构缺陷检测仿真分析
- 2024年
- 柔性FPCB涡流检测线圈是一种新型的涡流检测敏感元件,能够应用于复杂曲面构件缺陷的无损检测。为了研究其对曲面结构缺陷的检测效果,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柔性阵列涡流检测有、无缺陷曲面导体的电磁场模型,仿真并分析在自感检测模式与互感检测模式下不同的激励频率及缺陷位置、柔性探头的电压和阻抗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激励频率应越高越好,两种模式下电压与阻抗值对缺陷变化灵敏,均能清晰分辨出曲面结构上的缺陷。曲面缺陷位置偏离会对检测灵敏度有影响,但可通过多次多方向扫查找到缺陷位置。
- 汪丽群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