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晖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芍药苷上调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节内Sirt1表达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的疼痛行为和Sirt1在脊髓背角及背根节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设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阴性对照组(SC组)、CCI组和芍药苷组。每组在术前和术后3、7和14 d检测大鼠的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选择在术后3、7和14 d的相同时间处死大鼠,取大鼠L4~5节段的脊髓和背根节组织备用,用realtime PCR检测Sirt1在组织内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内Sirt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术后3、7和14 d,与Sham组比,CCI组TWL与MWT值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术后3 d达到最小值;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术后7 d和14 d,CCI组脊髓背角及背根节的Sir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C组对比,芍药苷组脊髓背角及背根节的Sirt1基因的表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芍药苷组脊髓背角及背根节的Sirt1蛋白的表达随时间逐步升高,但在14 d时仍低于SC组(P<0.05)。结论:芍药苷能够缓解神经病理性疾病引发的疼痛,其中上调脊髓背角和背根节Sirt1的表达是其可能机制。
- 郑晖杨柳英郑文张娟郭小文陶涛
- 关键词:芍药苷慢性压迫性损伤脊髓背角背根节SIRT1
- 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态中医干预联合硬膜外镇痛对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 2023年
- 围术期胰岛素抵抗(IR)是指围术期由于手术等应激,机体靶器官、组织或细胞(如骨骼肌、肝和脂肪)表现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类似于2型糖尿病的一种病理状态,以高糖血症为主要特征,具有短暂性及可逆性,又称为“应激性高糖血症”或“围手术期糖尿病”[1]。
- 芦曼邢盼陈婷郑晖陶涛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膝关节置换术耳穴硬膜外镇痛
- 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与单纯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全麻联合TAP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在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TAP,B组采用单纯全麻。分别记录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术后第1、3、5天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_2),测定D-乳酸及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行肠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HR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变化(P<0.05),在手术结束时A组较B组低(P<0.05);D-乳酸浓度及I-FABP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3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在手术结束时A组较B组低(P<0.05);肠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3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疼痛评分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A组较B组低(P<0.05);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A组较B组早(P<0.05),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TAP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 陶涛郑晖郭小文
-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肠屏障功能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Sirt1与miR-34b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Sirt1与mi R-34b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每组7只。于模型建立前1d及术后第7、14天,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第14天取大鼠L_(4~5)节段脊髓进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后观察脊髓背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脊髓背角内Sirt1与mi R-34b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脊髓背角内Sirt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结果经MWT和TWL验证,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建立成功。HE染色显示,与Sham组比较,CCI组大鼠在手术后7、14d脊髓背角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均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Sirt1表达降低,mi R-34b表达升高(均P<0.05)。Western blot显示Sirt1与CREB表达降低,p CREB与BDNF表达增加。结论 Sirt1与mi R-34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
- 郑晖杨柳英张娟郭小文陶涛尉明洋施冬生马千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CCISIRT1脊髓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