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平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环芳烃在冬小麦体内的吸收与转运及富集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导致我国PAHs(多环芳烃)排放量居高不下,直接造成土壤和大气PAHs严重污染.为了探明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积累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系统分析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冬小麦PAHs根系吸收和叶面吸收影响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小麦根系对PAHs的吸收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其中主动吸收是一个载体协助、消耗能量、PAHs与H+共运的过程;被动吸收除了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简单扩散外,水-甘油通道也参与了该过程.(2)PAHs通过气态、颗粒态沉降到小麦叶面角质层或直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3)影响PAHs根系和叶面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PAHs理化性质、植物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4)小麦根系吸收的PAHs可以向地上部转运,并且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蒸腾速率、土壤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有关.主要问题:(1)对于小麦叶片吸收的PAHs向基运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2)农田生态系统中冬小麦往往遭受土壤及大气双重污染,根系吸收及叶面吸收分别对其体内积累PAHs的贡献尚不清楚.因此,需关注韧皮部、木质部在PAHs转运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同位素示踪、双光子激发显微镜等先进技术观察和跟踪PAHs如何进入小麦以及在小麦叶中的转移和分布,阐明PAHs叶面吸收的微观机理;注重大田试验研究,为揭示冬小麦对PAHs的吸收、积累及调控机理,同时也为有机污染地区生产安全农产品提供重要依据.
- 石陶然田凯包环宇侯劭炜刘雪平吴福勇
- 关键词:多环芳烃小麦根系吸收叶面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