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宿迁市钟吾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维持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在PCI术后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加倍维持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CI术的易栓患者50例,术后一段时期内硫酸氢氯吡格雷维持量加倍,观察临床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对血液、消化系统影响。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加倍维持剂量显示更好的抗栓效果,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PCI术后采用加倍剂量的维持量,安全有效,尤其对易栓、高危、超重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失为较好的抗栓策略。
- 张志勇骆十姐吕艳丁浩程勇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
- 吸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吸氧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不伴缺氧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纳入的143例拟行急诊PCI治疗、不伴缺氧表现的AMI患者分为吸氧组和对照组,吸氧组给予5 L/min流量的氧气吸入,对照组吸入空气,持续24 h。行PCI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药物(抗栓及抗缺血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且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内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的AMI发病和PCI术中情况;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yocardial-specific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峰值水平;记录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病死的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吸氧组和对照组的心源性休克例数、病死例数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氧组的血清CTnI和NT-ProBNP峰值质量浓度分别为33.40(22.10,75.43)ng/mL和810(535,1390)pg/mL,CK-MB的峰值活性为(252.70±132.20)U/L,均高于对照组的23.70(14.83,45.45)ng/mL、406(240,846)pg/mL和(189.66±97.05)U/L(均P<0.05)。吸氧组发生心律失常13例,高于对照组的9例(P<0.05)。结论:不伴缺氧表现的AMI患者在急诊PCI治疗中,吸氧可能没有益处,甚至会加重心肌损伤。
- 陈军王万虹张荣林丁浩程勇
- 关键词:氧吸入疗法急性心肌梗死联合药物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西酞普兰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PCI术后常规心脏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治疗12周;对照组PCI术后只给以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结果 12周后治疗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次数、压低持续总时间、缺血总负荷、6 min步行距离及心脏收缩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结论 西酞普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患者近期预后.
- 李锦爽王万虹程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抑郁西酞普兰
- PM_(2.5)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效应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区域内大气细颗粒物(PM_(2.5),颗粒物直径≤2.5μm)浓度与暴露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探索PM_(2.5)对AMI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宿迁市市区大气污染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颗粒物直径≤10μm)、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臭氧(O_3)水平以及人群AMI数据,采用双向对称性病例交叉设计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气颗粒物PM_(2.5)水平与AMI的关系,即选取AMI发生前1周和发生后1周作为对照期,以AMI发生当天(24 h内)为病例期;采用滞后模型分别观察大气PM_(2.5)当天(lag0)以及滞后1~5 d(lag1~lag5)对居民发生AMI的影响。结果 1675例AMI,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33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42例;PM_(2.5)影响区域人群AMI和NSTEMI发生的急性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M_(2.5)每增加10μg/m^3发生STEMI的风险增加1.09倍(OR=1.09,95%CI:1.01~1.14,P<0.05),这一影响存在2d的滞后期;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PM_(2.5)+PM_(10)和PM_(2.5)+SO_2模型PM_(2.5)浓度水平每升高10μg/m^3发生STEMI的OR值分别为1.07(95%CI:1.01~1.14,P<0.05)和1.05(95%CI:1.00~1.11,P<0.05)。发生STEMI的风险在寒冷季节高于温暖季节(OR=1.14,95%CI:1.03~1.21,P<0.05),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及合并疾病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PM_(2.5)暴露增加了发生STEMI的风险,在寒冷季节效应更加显著,PM_(2.5)对AMI的影响不容忽视。
- 陈军王万虹张志勇张荣林程勇程春齐
- 关键词:PM2.5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交叉研究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冠脉)内给药联合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静脉给药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冠脉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急诊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PCI中血栓抽吸同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仅常规PCI及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缺血性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水平较低(P<0.05)。术后30天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低(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梗死相关动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较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PCI术中无复流发生,改善血流再灌注及心功能。
- 陈春望程勇张荣林丁浩张志勇
-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 民营医院为主体的宿迁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状况调查
- 2016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然而我国STEMI治疗仍存在救治延迟和再灌注治疗比率低的困境。国内现有STEMI救治状况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宿迁市地处江苏北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宿迁市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前列,成为国内独一无二以民营医疗机构为主体承担区域医疗服务的地区。
- 陈军王万虹程勇张荣林丁浩程春齐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