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媛

作品数:29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5篇毒株
  • 5篇聚合酶
  • 5篇活性
  • 5篇活性测试
  • 5篇合酶
  • 5篇分子对接
  • 5篇RNA聚合酶
  • 4篇人呼吸道合胞...
  • 4篇脉冲场
  • 3篇蛋白
  • 3篇电泳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基因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核表达

机构

  • 23篇安徽省疾病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六安市疾病预...
  • 2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宣城市疾病预...
  • 2篇河北省中医药...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蚌埠市疾病预...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作者

  • 29篇袁媛
  • 16篇孙永
  • 8篇胡万富
  • 8篇栗薇薇
  • 7篇撒楠
  • 5篇张竹慧
  • 4篇何军
  • 4篇何金生
  • 3篇李栋梁
  • 3篇李春
  • 3篇张钧
  • 3篇虞结梅
  • 3篇张梅
  • 3篇史永林
  • 2篇王俊
  • 2篇宋蔚
  • 2篇杨兵
  • 2篇苏斌
  • 2篇张永根
  • 2篇曹明华

传媒

  • 8篇安徽预防医学...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集素芯片法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DC细胞膜糖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凝集素芯片法筛选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差异表达的膜表面糖蛋白,了解其在HT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制备包含有32种凝集素的凝集素芯片对16例HT患者和22例健康者外周血D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凝集素耦联葡聚糖拉下相应差异表达的糖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对HT患者外周血DC中该糖蛋白的mRNA、蛋白表达及Galectin-9+DC比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DC与CD8+T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FN-γ、穿孔素、颗粒酶B浓度。结果凝集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凝集素脱落酸素(ABA)对应的糖蛋白在HT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对凝集素ABA耦联葡聚糖拉下后洗脱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众多洗脱蛋白中半乳糖结合蛋白-9(Galectin-9)所占比例较为丰富;随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Galectin-9在HT组DC中的表达低于健康组;流式细胞术结果则显示HT组DC Galectin-9low比例高于健康组,且其均能较健康组诱导CD8+T细胞产生3种高水平杀伤因子。结论HT患者外周血Galectin-9lowDC可能与HT相关。
袁媛唐晓磊张林杰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树突状细胞
黄酮类单体抗奥密克戎毒株药理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将橙皮素、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三维结构7BV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研究化合物分子与靶酶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奥密克戎毒株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测试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橙皮素、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均可竞争性地结合于靶酶7BV2的底物进入通道处从而阻碍正常的核苷酸类底物进入,故可对靶酶执行的核酸复制生物学功能起到抑制作用;初步细胞水平抗病毒活性测试实验发现橙皮素和木犀草素具有明显地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药理作用,而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抗病毒活性较弱。结论经初步实验发现,橙皮素和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行进一步开发,实验数据可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王利华孙成宏邸琨范腾飞孙永袁媛王鑫魏计超孙殿兴王文习苏彦雷
关键词:RNA聚合酶黄酮分子对接活性测试
2015年安徽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征及分子分型溯源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地区食品及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特征,构建脉冲场凝胶电泳DNA指纹图谱库。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对分离自食品及腹泻病例的6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tlh、tdh和trh毒力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分子分型,电泳图谱用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库。结果 61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3个O群和20个K型,共23个血清型,以O3∶K6血清型为主,占26.2%(16/61)。61株副溶血性弧菌tlh、tdh和trh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1/61)、29.5%(18/61)和0(0/61),病例分离株tdh基因阳性率为94.7%。61株菌株中有58株的基因组DNA得到有效酶切,分成50个PFGE带型,经BioNumerics6.6软件分析有5个相似系数大于80%的聚类群。其中病例株较为集中,多分布在A群和B群;食品株较为分散。病例株和食品株未聚集在同一群中。结论 2015年安徽地区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有多种血清型,以O3∶K6型居多,病例分离株tdh基因携带率较高,通过构建PFGE图谱库可识别不同来源、不同区域、跨时间段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暴发识别提供了依据。
孙永张竹慧袁媛李春撒楠胡万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安徽省GII.P16-GII.2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2018年安徽省一起感染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0月一起急性胃肠炎病例粪便/肛拭子12份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诺如病毒GII基因组,阳性标本经RT-PCR扩增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区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12份急性胃肠炎病例标本,荧光PCR检出诺如病毒核酸均为阳性,测序获得10条序列。遗传进化树显示:10条GII.2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台州参考株GII.2(GenBank登录号:MH806429,MH842206)同源性最高(同源性最高为99.47%),且处于同一分支。结论此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由GII.P16-GII.2诺如病毒引起,鉴于它在中国的广泛流行,应重视GII.P16-GII.2重组株在本地区诺如病毒的监测。
袁媛史永林付广林马婉婉陈芳刘国洲程孝连孙永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分子生物学
安徽省2012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株特征分析
2014年
目的对安徽省2012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菌株相关性。方法对22株菌株通过血清凝集实验和生物分型了解菌株生物学特征,采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并分析PFGE与血清型和生物型的关系。结果 2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11个生物型别,K6GN11C30021为优势PFGE型。结论 PFGE与血清型和生物型有一定相关性,提示PFGE可用于分析爆发流行和常规监测,追踪传染源。
袁媛孙永张竹慧胡万富
关键词: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生物型脉冲场凝胶电泳
安徽省2007~2008年志贺氏菌流行株菌型分布及脉冲场分子分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志贺氏菌的流行菌型,并建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为菌痢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2株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试验。结果22株志贺氏菌血清分型:B群19株,占总数86.5%;C群1株,占总数的4.5%;D群2株,占总数的9.0%。成功建立了菌痢的PFGE分子分型方法,并将我省22株流行株分为若干带型。试验结果进一步作聚类分析。结论安徽省菌痢流行株以福氏为主;安徽省PFGE分子分型方法和初步带型数据库对提高细菌检测水平有一定意义。
胡守奎胡万富陆美娟撒楠袁媛张钧
关键词:志贺氏菌流行株脉冲场分子分型
异黄酮类化合物抗奥密克戎毒株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探讨目标化合物与靶酶活性位点间的相互作用,再利用奥密克戎毒株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测试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均可结合于靶酶7VB2的底物进入通道处而阻碍正常核苷酸类底物的进入,对靶酶执行的核酸复制生物学功能起到抑制作用;初步细胞水平抗病毒活性测试实验仅发现毛蕊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作用。结论毛蕊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一定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实验数据可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常红许寅聪段绪红张丹孙永袁媛刘建芳王鑫王绛辉苏彦雷孙殿兴
关键词:RNA聚合酶异黄酮分子对接活性测试
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安徽省1起恙虫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和流行状况,为恙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并依据血清学实验结果确认。结果这一起恙虫病暴发流行,自10月28日-11月25日共发病32人,以成人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疼、皮疹,恙虫病荧光抗体阳性率82.76%。结论恙虫病可能在安徽省部分丘陵地区流行。
曹明华吴家兵王俊袁媛何曙光
关键词:恙虫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016—2017年安徽省诺如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基因型别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6—2017年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的散发病例基因型别分布和分子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NoV阳性粪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NoV GI和GII基因组,选择部分阳性标本经RT-PCR扩增衣壳蛋白(VP1)区部分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263份NoV阳性标本中GII组239份,占90.9%;GI组24份,占9.1%。成功测序的55株GII基因组中检出GII.2、3、4/Sydney_2012、13、17、21共6个NoV GII型亚型存在,其中主要的基因型为GII. 4/Sydney 2012,占47.27%(26/55),其次为GII.17(23.64%,13/55)和GII.2(14.55%,8/55),遗传进化树显示:26株GII.4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100%,与参考株GII.4Sydney 2012(GenBank登录号:KU720515)同源性最高为98.9%。2016年NoV的优势流行株为GII.17变异株,2017年的优势流行株为GII.4/Sydney 2012变异株。结论2016—2017年安徽省NoV感染性腹泻流行毒株仍以GII组为主,基因亚型存在多样性,两个主要基因型更替流行。
袁媛史永林孙永胡万富栗薇薇葛盈露
关键词:腹泻诺如病毒基因型系统进化树
安徽省一起布鲁菌病疫情的实验室诊断及病原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2014年安徽省一起人感染布鲁菌疑似患者进行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经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可疑菌落进行种型鉴定。结果 136份高危者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22份阳性,31份患者、病羊和外环境采样标本经荧光PCR检测5份阳性。2株安徽省分离株经传统方法和种型特异性PCR均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论从患者和病羊均分离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安徽省此次疫情由人直接接触病羊而感染布鲁菌所致。
袁媛孙永曹明华张永根栗薇薇胡万富
关键词:布鲁菌病疫情核酸扩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