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淋巴结活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ATP-TCA药敏检测。结果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乳腺癌标本中的可评价率为90%(36/40);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氟尿嘧啶(5-Fu)33.3%、顺铂(DDP)37.5%、环磷酰胺(CTX)29.2%、足叶乙苷(VP-16)16.7%、丝裂霉素(MMC)22.0%、表阿霉素(EPI)41.7%、诺维本(NVB)45.8%、阿霉素(ADM)41.70k、泰素(PTX)54.2%、羟基喜树碱(HCPT)25.0%。初步研究表明ATP-TCA体外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ATP-TCA检测技术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肿瘤药敏检测技术。该技术检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乳腺癌化疗和化疗药物的新适应证研究。
- 陈国际傅军田海梅石晓燕吴健雄张保宁徐兵河张伟
- 关键词:药敏检测乳腺癌
- 样品保存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保存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管口;第一盖体,第一盖体盖设于管口,第一盖体具有弹性部,弹性部设有缝隙,缝隙贯穿弹性部,且在弹性部的弹性作用下常保持闭合;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盖设于管口或第一盖体,以密封...
- 丛洪瀛王恺隽周洲张伟高小晶高章伟
- 慢性伤口清创换药体验量表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慢性伤口患者清创换药体验的评估工具,并评估其信、效度,为提升患者满意体验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6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以美国就医体验调查量表为框架,通过文献复习,对12例慢性伤口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3~71(58.1±12.3)岁]进行访谈,形成量表初稿;邀请5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测定。通过191例慢性伤口患者[男111例、女80例,年龄18~95(53.5±19.1)岁]评估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重测信度及结构效度。结果慢性伤口清创换药体验量表涵盖需求回应、友好沟通、专业信任、流程优化、鼓励患者参与共5个维度、30个子条目,2个综合评估条目。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67,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为0.890~0.962。量表总体重测信度0.940,各维度重测信度0.895~0.940。量表总体折半信度0.923,各维度折半信度0.834~0.93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2.061%。结论基于美国就医体验调查量表框架编制的慢性伤口清创换药体验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慢性伤口患者换药过程体验,对慢性伤口换药有临床指导意义。
- 史妍萍田凌刘志飞张伟刘天奇王金娜姜思明崔亚楠李子榕
- 关键词:外科伤口调查问卷慢性伤口清创换药量表编制
- 白血病细胞冻融物冲击的DCs增强人外周血CIK细胞抗肿瘤免疫研究
-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瘤作用,我们应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DC经NB4瘤细胞全冻融物(LCL)冲击,将如此处理的DC和同源人CIK细胞共培养,探讨了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DC冲击的CIK细...
- 葛薇李长虹张伟韩钦邓为民尤胜国赵春华
- 文献传递
- ATP生物荧光技术在卵巢癌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评价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卵巢癌新鲜瘤组织和腹水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以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结果ATP生物荧光法测定细胞数量具有相关性好(r=0.9981),量程宽(10-100000个细胞),敏感性高(最小检测10个活细胞)的优点,其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有较高的相关性。32例卵巢癌病人体外药敏结果表明,其整体预测值为90.6%;其中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84.6%,敏感性90%,特异性91.7%。各种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基本相符。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药敏检测方法对于筛选及临床应用新药,研究和确定新的化疗方案和治疗原则,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实现肿瘤病人的个体化化疗具有指导作用。
- 张凯章文华傅军田海梅邵长君吴令英张伟
- 关键词:卵巢癌
- 三磷酸腺苷一肿瘤体外药敏试验联合耐药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癌的化疗敏感性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一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联合耐药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癌的化疗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2009年间收治的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原发性卵巢癌患者47例,采用ATP.TCA检测卵巢癌患者对顺铂、卡铂、紫杉醇、紫杉醇+卡铂4种方案的体外药物敏感性,采用实时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其中46例(1份冻存的癌组织标本因降解较严重未予检On,0mRNA)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耐药基因——BRCAl、ERCCl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分析ATP—TCA检测结果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ATP-TCA联合耐药基因检测预测卵巢癌患者对紫杉醇+卡铂方案的化疗敏感性。结果(1)卡铂、顺铂、紫杉醇+卡铂3种方案的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其中紫杉醇+卡铂方案的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率最高,达83%(39/47);而紫杉醇方案的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紫杉醇+卡铂方案的ATP-TCA检测结果预测临床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1%、84%、80%。紫杉醇+卡铂方案的ATP-TCA检测结果与残瘤灶直径(P=0.023)、有无新辅助化疗(P=0.011)有明显相关关系。(2)临床化疗敏感和耐药患者BRCAl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73±2.143和-1.436±2.5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ERCCl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29±1.982和-3.188±2.601,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BRCAl和ERCClmRNA的表达与临床疗效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3)ATP-TCA联合耐药基因检测,预测临床应用紫杉醇+卡铂方案可能会发生耐药的准确率达到8/9。结论ATP-TC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外药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
- 赵丹张伟李晓光王小兵张连峰李茉李艳芬田海梅宋培培刘静常青云吴令英
- 关键词:药物筛选试验BRCALDNA结合蛋白质类
-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的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初步研究
- 董正邦陈浩张伟孙建方
- 合成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经病理大切片诊断为前列腺癌的2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前列腺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DWI和合成MRI。病理上定义4种前列腺病变类型:前列腺癌、间质增生结节、腺体增生结节和前列腺炎。与病理大切片对照,在DWI和合成MRI分别测量病灶的ADC和T_(1)、T_(2)、质子密度(PD)值。移行带前列腺癌病灶与间质增生结节和腺体增生结节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外周带前列腺癌病灶与前列腺炎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前列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前列腺癌与其他良性病变之间T_(1)、T_(2)、PD和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移行带前列腺癌T_(1)、T_(2)、ADC值低于间质增生结节(P=0.041、0.030,<0.001)和腺体增生结节(P均<0.001)。移行带前列腺癌PD值低于腺体增生结节(P=0.040)。外周带前列腺癌T_(1)、T_(2)、PD、ADC值低于前列腺炎(P<0.05)。对于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间质增生结节,ADC值的AUC(0.943)高于T_(1)值(0.691,P=0.001)、PD值(0.555,P=0.002)和T_(2)值(0.754,P=0.016)。对于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腺体增生结节,T_(1)、T_(2)、ADC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PD值(P=0.001)。对于鉴别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T_(1)、T_(2)、PD和ADC值之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其他良性病变。
- 崔亚东李春媚韩思圆侯惠民张伟张晨张金涛陈敏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1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细胞癌石蜡切片组织中MRP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联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肝细胞癌110例,表达阳性57例,其阳性率为52%。术前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及未行TACE治疗者的MRP阳性率分别为51%(19/37)和52%(38/73)。MRP与癌灶大小、数目、癌栓、有无包膜、组织分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情况、是否合并肝硬化无关。MRP阳性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6%和10%;而MRP阴性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0%和53%,显著高于MRP阳性者(P<001)。MRP阳性者的无癌生存期平均为118个月,显著低于MRP阴性者的362个月(P<001)。结论术前TACE治疗与否不影响MRP表达。MRP的表达与HCC预后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成为判断HCC预后的良好肿瘤标志物。
- 傅建民张伟彭向红金顺钱赵东兵冯强邵永孚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多药耐药性MRP
- 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体内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初步研究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对胰腺癌体内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hMIC-l抗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各腋窝皮下接种24只Balb/c裸鼠,共计48只皮下接种荷瘤裸鼠分别随机共分为8组,每组6只荷瘤鼠。模型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NS,Biw,ip×8),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键择(50 mg/kg,qw,ip×4),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分别荷瘤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p×8)共4周或(2 mg/kg,Biw,ip×8)共4周。观察荷瘤裸鼠日常表现、肿瘤生长、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荷瘤裸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裸鼠(10 mg/kg,Biw,iv×8)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并呈现量效关系。镜下观察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胰腺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细胞溶解。结论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v×8)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PANC-1肿瘤生长,使瘤组织坏死、结构破坏。
- 刘朝阳王小兵张伟
- 关键词:人胰腺癌PANC-1SW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