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55篇“ 结直肠腺癌“的相关文章
直肠腺癌肿瘤手术患者肿瘤出芽与基因突变及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行手术治疗直肠腺癌肿瘤出芽与基因突变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行手术治疗直肠腺癌患者80例,记录临床特征资料,检测KRAS基因突变、NRAS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及MSI状态;采用单因素和Spearman检验分析直肠腺癌患者肿瘤出芽与基因突变、MSI状态的相关性。果 本研究纳入80例患者中肿瘤出芽中低级别和高级别分别为50例,30例,各占比62.50%,37.50%,KRAS突变率为40.00%;NRAS突变率为2.50%,BRAF突变率为3.75%,MSI-H状态检出率为6.25%。不同肿瘤出芽分级组KRAS基因突变及MSI-H状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果显示,直肠腺癌患者肿瘤出芽与KRAS 12/13密码子突变呈正相关,且与MSI状态呈负相关(P<0.05)。论 行手术治疗直肠腺癌肿瘤出芽与KRAS基因突变及MSI状态关系密切。
石玉芹袁会军贾金礼
关键词:手术结直肠腺癌肿瘤出芽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
一种用于无痕检测直肠腺癌直肠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痕检测直肠腺癌直肠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检测方法。该传感器为由衬底及其单侧设置的电磁谐振单元阵列构成的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电磁谐振单元阵列采用周期性非接触型双间隙分裂谐振器设计,能够有效...
赵振宇张雪莲
直肠腺癌组织PRRX1蛋白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蛋白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8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中留取直肠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c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RRX1蛋白表达,并分析PRRX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CR法检测直肠腺癌组织MSI情况,并将其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微卫星稳定(MSS)3组,比较PRRX1蛋白在3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直肠腺癌患者PRRX1蛋白表达与MSI的关系。直肠腺癌组织中PRRX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淋巴转移患.者的PRRX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16.8例直肠腺癌患者中,经检测判定为MSS120例(7143%),MSI-H28例.(1667%).,MSI-L20例(1190%);MSI-H组PRRX1阳性表达率高于MSS组(P<005);经Spearman分析果显示,PRRX1蛋白表达与MSI呈正相关(r=0568,P=0023)。论PRRX1蛋白在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有关,且与患者MSI的发生密切相关。
谷心语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
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4年
分析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103例明确诊断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有32例采取根治术治疗,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参数予以分析。果显示,32例根治术患者中,两例为黏液腺癌,30例为管状腺癌;60岁及以上患者患有直肠腺癌的占比高于60岁以下患者;男性患者直肠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直肠腺癌直肠部位发病率高于肠;多数直肠腺癌的大小在5 cm以下,32例患者中共有22例出现神经侵犯、23例出现肿瘤浸润全层、18例出现淋巴转移。研究发现,直肠腺癌患者根据不同病理特征分型,以管状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不同类型的直肠腺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对不同病理特征的直肠腺癌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直肠腺癌的病理特点,对于实现精准化、科学化治疗的意义重大。
黄磊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病理特征
阿司匹林对老年直肠腺癌术后复发及出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腺癌的术后患者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对其复发和出血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252例老年直肠腺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治疗后是否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6个月分成阿司匹林组(49例)和非阿司匹林组(203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前的血液检测果、病理诊断、手术资料和术后2年内的复查及随访情况;分析规律服用阿司匹林≥6个月对患者2年内的复发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果(1)阿司匹林组较非阿司匹林组的术后复发率降低(P<0.05),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术前发生过肠梗阻的亚组中,阿司匹林组较非阿司匹林组消化道出血并发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偏大、TNMⅣ期、诊断时各种合并症≥3种、术式为姑息术、术后未化疗与老年直肠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规律服用阿司匹(100 mg/d)≥6个月与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论老年直肠腺癌的术后患者可以通过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复发,使用的同时可能会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彭冲林小萍陆平杨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复发出血阿司匹林
LMR、RDW与胃直肠腺癌风险关系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胃直肠腺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胃直肠腺癌患者的504例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指标,收集同期病理诊断为胃直肠良性病变患者的105例临床资料为对照组,采用单变量因素确定分析20项外周血指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胃直肠腺癌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果504例肿瘤中,胃腺癌214例,直肠腺癌290例,男性330例,女性174例,男女比例约1.9∶1。与对照组相比,胃直肠腺癌组LMR(2.88)明显低于对照组LMR(4.70),胃直肠腺癌组RDW(14.70)显著高于对照组RDW(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RDW[优势比(OR)0.758、95%可信区间(CI):0.597~0.963、P=0.023]和LMR[(OR)0.049、95%CI:0.273~0.740、P<0.001]可作为胃直肠腺癌风险评估的独立预测因子。而LMR、RDW在胃腺癌直肠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论胃直肠腺癌患者周围血中LMR明显下降,RDW明显升高,与患者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患者创伤小,易获得,对于评估和及时筛查胃直肠腺癌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韩永良赵锐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微环境中Ⅸ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IX alpha 1 chain,COL9A1)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标本4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直肠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OL9A1表达,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6和PMS2的表达,统计分析COL9A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关系,以及与P53突变和MMR状态的相关性,并分析COL9A1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果:COL9A1在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OL9A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肠系膜淋巴转移有关(χ^(2)=16.943、89.031和84.814;均P<0.001),而与P53突变和MMR状态无关(χ^(2)=0.677、1.260,均P>0.05);Log-rank检验显示COL9A1阴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COL9A1阳性表达患者(分别P<0.001,P=0.040)。论: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提示不良预后,这可为直肠癌预后评估、药物筛选等提供可能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策略。
李幸子龚进甘柳李爽吴雪辉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预后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炎症指标对直肠腺癌的影响
2024年
直肠癌作为一类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具体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该病在病情初期的症状并无典型表现,所以入院就诊并接受相关治疗的时候,病情已经出现了显著性的恶化。对于人体内肿瘤的存在状态、生长状况以及活性表现等关键信息,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获得科学且有效的反映。因此,肿瘤标志物也被大众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早期发现肿瘤的检测工具之一。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则能够通过针对性地寻找和识别细胞以及组织内的抗原,以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进而实现更为精确的疾病分期,以及挖掘肿瘤出现的起因等等。另外,炎症细胞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通过诱发细胞的增殖活动,进一步推助癌症在体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大量关于直肠癌预后的研究,这篇综述将总目前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炎症指标对直肠腺癌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估直肠腺癌预后情况提供思路。
牛雨薇施荣杰何云华龚佳佳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炎症指标
伴肠母细胞分化的直肠腺癌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直肠腺癌(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CAED)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8例CAED,对其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果8例CAED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58岁(29~77岁,中位年龄61.5岁),其中5例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升高(14.0~286.6μg/L)。4例发生于肠,4例发生于直肠。2例临床分期为Ⅳ期,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1例初诊时发现肝脏转移,1例初诊时发现肺、骨和全身多发淋巴转移),其余6例为局部进展期(Ⅱ~Ⅲ期),3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肝脏1例、肺1例、腹膜1例),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24个月死亡。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成分(30%~100%)和经典管状腺癌成分构成,前者形态类似胚胎发育时期肠黏膜上皮:立方状或柱状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乳头状、筛状或实性巢状,胞质透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果显示,肿瘤细胞至少表达一种癌胚蛋白(SALL4、Glypican-3、甲胎蛋白)。3例肿瘤细胞伴鳞状分化。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中CAED成分及鳞状分化成分所占比例均增高。原发灶和/或转移灶行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示:5例为野生型,2例显示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G13D)突变。论CAED是一种罕见的直肠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准确的病理诊断具有预后预测价值。肠母细胞分化的组织学特征,血清甲胎蛋白的增高及癌胚蛋白的表达对于该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汪琪张岩谭聪倪淑娟黄丹常彬盛伟琪王磊
关键词:腺癌甲胎蛋白
血浆SPINK4表达在直肠腺癌和进展期腺瘤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type 4(SPINK4)表达在直肠腺癌(CRC)和进展期腺瘤(AA)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并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62例CRC患者(CRC组)和15例AA患者(AA组),同期进行体检的22例健康者作为HC组。ELISA检测血浆SPINK4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CEA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RC患者组织中p53表达情况。果CRC组及AA组血浆SPINK4表达均低于HC组(Z=3.72、-0.41,P<0.05),CRC组CEA表达高于HC组(Z=-3.63,P<0.05)。SPINK4联合CEA诊断CRC和AA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SPINK4、CEA单独诊断。CRC患者中SPINK4低表达组及CEA高表达组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72.55%、75.00%,P<0.05)。论血浆SPINK4在CRC和AA中表达降低,与CEA联合检测对CRC及AA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周龙妹李萍尚育焕王艳玲尹春英李丹何培元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P53

相关作者

武雪亮
作品数:215被引量:1,321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结肠癌 预后 免疫组化 DNA结合
王立坤
作品数:117被引量:742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DNA结合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癌 预后
薛军
作品数:141被引量:811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RUNX3 DNA结合 新辅助化疗
屈明
作品数:80被引量:40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DNA结合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组织 预后 RUNX3
胡海霞
作品数:150被引量:335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微波 免疫组化染色 CD15 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