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明臣
-

-

- 所属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相关作者
- 崔书中

- 作品数:109被引量:84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热灌注 化疗治疗 恶性腹水 腹腔恶性肿瘤
- 陈训如

- 作品数:339被引量:2,537H指数:26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并发症
- 黄祥成

- 作品数:164被引量:1,13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大肠癌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卿三华

- 作品数:148被引量:1,18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癌 大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预后
- 闻英

- 作品数:52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诊治分析 间质瘤 直肠癌 5-FU 直肠肿瘤
- 胃间质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6月-2006年6月10年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3例GS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首发症状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28例,其中包括腹部包块1例;腹痛或腹胀25例,其中包括腹部包块3例。胃镜检查发现37例,其中活检明确诊断11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发现25例,CT检查发现33例,B超检查发现38例。本组患者均行切除,手术切除不全(1例)、术后复发(4例)或远处转移(1例)的患者应用甲磺酸依马替尼(Gleevec)辅助治疗。病理检查:良性GST患者16例(30.2%),交界性GST患者8例(15.1%),恶性29例(53.9%);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19例、上皮样细胞构成11例、梭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共同构成23例,恶性患者3例发现瘤巨细胞。随访1~6年,8例患者死亡,16例手术后复发,其中5例服用Gleevec部分缓解,余29例患者健在。结论GST临床表现以消化道慢性出血、上腹部不适等为主。内镜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GST的主要方法。恶性多见,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共同构成。手术切除是GST的主要治疗方式,GLeevec辅助治疗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的GST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巴明臣崔书中唐云强王斌闻英黄祥成
- 关键词:胃间质瘤内镜病理特征
-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Miles以来的一百年
- 2004年
- 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自 190 7年Miles制定腹会阴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模式至今 ,该术式一直作为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的经典术式广泛应用于临床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医学模式向心理学、社会学模式转变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模式亦悄然发生了变化 ,经典的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已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术式的最后一种选择 ,各种形式的保肛手术成为最常用术式 ,对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早期直肠癌行直肠癌患者行局部切除术也成了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的最新发展动向 .因既能显著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 ,又能保留肛门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外科治疗术式的“金标准” .
- 黄祥成巴明臣
-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治疗术式会阴直肠切除术
- 胃肠道间质瘤113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1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消化道出血就诊者58例,上腹疼痛或腹胀45例,腹部包块7例,肠梗阻3例。肿瘤位于食管2例,胃53例,小肠47例,结肠4例,直肠7例;肿瘤体积2cm×2cm×2cm^10cm×12cm×15cm。病理检查结果:良性34例(30·1%),交界性31例(27·4%),恶性48例(42·4%);表现为梭形(43例)、上皮样(32例)或多形性(38例)。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不全(3例)、术后复发(8例)或远处转移(4例)的患者应用Gleevec辅助治疗。随访6个月~9年,13例患者死亡,31例术后复发,其中12例服用甲磺酸依马替尼(Gleevec)部分缓解,69例患者健在。结论:GIST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慢性出血、上腹部不适等;消化内镜及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是胃及结直肠间质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剖腹探查或腹腔镜腹腔探查是早期诊断小肠间质瘤的主要手段;Gleevec治疗不能完全切除或切除术后复发的GIST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巴明臣崔书中陆勤闻英黄祥成
- 关键词:胃肿瘤腔内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89
- 200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 12 0 0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34例明确病因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总管横断损伤 6例 ,经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治愈 ;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 3例 ,经重新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 ;胆总管及右肝管侧壁损伤 7例 ,经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治愈 ;2 1例迷走胆管或副肝管损伤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3例患者出现膈下脓肿 ,经理疗、多次B超导向下穿剌抽液治愈 ;1例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 ,再手术治愈。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 ,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 ,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 巴明臣毛静熙陈训如周正东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胆漏
-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异位胰腺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严红巴明臣黄祥成闻英卿三华李国新
- 关键词:异位胰腺病理检查胃肠道
- 高尔基体糖蛋白73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 2011年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我国HCC多发生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开发敏感性、特异性高的血清标记物用以监测肝病患者是提高HCC早期诊断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2].
- 巴明臣卢晓玉崔书中
- 关键词:肝脏疾病疾病诊断高尔基体糖蛋白CARCINOMA肝病患者血清标记物
- 卵巢癌细胞减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评估卵巢癌细胞减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制定的标准选取公开发表的文献,分别记录手术的种类和方法、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式、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和生存时间等,并对化疗药物剂量、热灌注的方法、化疗持续时间等进行描述.结果 本荟萃分析最终有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入选,7项研究表明进行了肿瘤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原发性卵巢癌和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到5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为10个月到26个月.卵巢癌细胞减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 ~ 36%;中位病死率3%(0%~10%),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低.结论 卵巢癌患者细胞减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可以选择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 巴明臣崔书中骆福添唐云强吴印兵唐鸿生
- 关键词:卵巢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
- 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可行性、临床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18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5例患者剖腹探查完成。每例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5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下监护下完成,随后两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400-600mL/min,治疗温度(43±0.2)℃,灌注90min,灌注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或卡铂,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后23例恶性腹水患者21例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KPS评分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P<0.05),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均感不同程度的腹胀,但尚可忍受,4例患者I°、Ⅱ°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自行缓解,近期临床疗效满意。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3个月,患者生存期1个半月-13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存活最长一例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存活13个月仍健在。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保证腹腔内灌注液体速度一致,维持腹腔内温度稳定,维持化疗药物与肿瘤的充分接触,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恶性腹水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吴印兵巴明臣崔书中唐云强王斌
- 关键词:腹腔镜腹腔热灌注化疗恶性肿瘤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性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由于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学和预后特征。多数GIST的发生与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PDGFRa突变是GIST的另一...
- 巴明臣闻英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
- 10例直肠癌合并结肠癌的诊断及治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合并结肠癌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直肠癌合并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直肠癌合并结肠癌发生率为4.11%。本组病例直肠腺癌合并结肠息肉癌变2例,结、直肠息肉癌变3例,结、直肠同时多发性腺癌5例。5例行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术,2例行直肠癌加结肠癌分段根治切除术,1例行姑息切除术,1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1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随访1~5年,近期出现并发症2例,远期并发症3例,死亡4例。结论 术前行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全肠道仔细探查是提高直肠癌合并结肠癌诊断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直肠癌合并结肠癌患者仍有较好的预后。
- 曹杰智巴明臣陈积圣
-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癌纤维结肠镜检查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