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348)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丁浩胡利琳张弘英杜芳腾张吉翔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县人民医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C-SIS
  • 3篇皮病
  • 3篇着色
  • 3篇着色性干皮病
  • 3篇着色性干皮病...
  • 3篇基因
  • 3篇干皮病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质粒
  • 2篇衰竭
  • 2篇重组质粒
  • 2篇周期
  • 2篇周期蛋白
  • 2篇转染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细胞周期
  • 2篇细胞周期蛋白

机构

  • 12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安县人民医院
  • 3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泰和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11篇丁浩
  • 3篇张弘英
  • 3篇胡利琳
  • 2篇孙国芳
  • 2篇张吉翔
  • 2篇杜芳腾
  • 1篇李菊香
  • 1篇丁颖
  • 1篇吴水生
  • 1篇沈浩
  • 1篇蔡鹏程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sis基因对大鼠暴发性肝衰竭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C-sis基因对暴发性肝衰竭(FHF)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1/C-sis注射入鼠尾静脉导入大鼠肝脏,48 h后用内毒素(LPS)联合D-半乳糖胺(D-GalN)处理大鼠建立FHF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FHF+林格氏液注射组,FHF+空载质粒组,FHF+C-sis质粒组;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sis的表达;计算实验大鼠的死亡率;利用TUNEL来检测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结果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FHF+空载质粒组比较,FHF+C-sis质粒组的C-sis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0.01)。在24 h观察期内,正常对照组大鼠均存活,在FHF+林格氏液注射组和FHF+空载质粒组24 h内分别有70.00%和80.00%的大鼠死亡;而FHF+C-sis质粒组在24 h的观察期内死亡率仅20.00%。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HF+林格氏液注射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多(P<0.01);与FHF+空载质粒组相比,FHF+Csis质粒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HF+林格氏液注射组的ALT(P<0.01)和AST(P<0.05)含量升高;与FHF+空载质粒组比较,FHF+C-sis质粒组的ALT(P<0.01)和AST(P<0.05)含量降低。结论 C-sis基因能抑制LPS联合D-GalN诱导的大鼠FHF。
丁浩杜芳腾
关键词:C-SIS暴发性肝衰竭
大鼠C-sis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原癌基因C-sis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进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假设C-sis可能在受损肝组织的修复和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目的:构建pc DNA3.1/C-sis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大鼠正常肝细胞株BRL细胞和在体大鼠肝脏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C-sis基因的选全长编码序列,构建pc DNA3.1/C-sis真核表达载体。鉴定无误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到BRL细胞中,并通过将质粒注入尾静脉后导入大鼠肝脏。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其在BRL细胞和在体大鼠肝脏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成功克隆了C-sis基因全长编码区;测序证明pcD NA3.1/C-sis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2)将其转染至BRL细胞和在体大鼠肝脏,可使C-sis表达升高;(3)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C-sis基因对大鼠暴发性肝衰竭的影响提供了先决条件。
孙国芳丁浩
关键词:C-SIS真核表达载体酶切
重组质粒pEGFP-N2/XPD转染条件及Pifithrin-α孵育条件的探索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条件和Pifithrin-α(P53抑制剂)的孵育条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质粒pEGFP-N2/XPD在不同质粒浓度时转染细胞以及转染后分别孵育不同时间,然后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的表达。将Pifithrin-α在不同浓度时孵育细胞以及分别孵育细胞不同时间,然后进行MTT检测。结果 XPD的表达在质粒浓度为0~4μg·孔-1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而质粒浓度达到4μg·孔-1以后XPD的表达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继续升高;转染后细胞孵育时间为48h时XPD mRNA的表达为最高(P〈0.05),转染后细胞孵育时间为72h时XPD蛋白的表达为最高(P〈0.01)。细胞增殖活力在Pifithrin-α浓度为0~20μmol·L-1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Pifithrin-α浓度达到20μmol·L-1以后细胞增殖活力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继续升高;细胞增殖活力在Pifithrin-α孵育时间为0~24h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1),而Pifithrin-α孵育时间达到24h以后细胞增殖活力不再随孵育时间的增加而继续升高。结论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以浓度为4μg·孔-1的pEGFP-N2/XPD质粒转染HepG2.2.15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以浓度为20μmol·L-1的Pifithrin-α孵育细胞24h,转染后共孵育细胞48h。
朱鹏翔李祺丁浩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质粒转染
176例梗阻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176例中,恶性梗阻性黄疸108例[原发病中胰腺癌37例(34.26%)占首位],良性梗阻性黄疸68例;合并胆道感染20例。成功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85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60例,由于ERCP未成功改行PTCD手术2例,行外科手术12例,予以药物保守治疗15例;自动出院32例,好转134例,死亡10例。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CA-199均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恶性梗阻性黄疸(P<0.05或P<0.01)。ERCP和PTCD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D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ERCP(P<0.05);ERC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PTCD组短,住院总费用比PTCD组少,但ERCP比PTCD手术费用高均(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以恶性肿瘤为主,胰腺癌造成的胆道梗阻是最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恶性梗阻患者的肝损害水平较良性梗阻患者显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恶性梗阻的姑息性治疗手段。良性梗阻性黄疸比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手术疗效、转归和预后要好。ERCP术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低于PTCD术,而手术平均费用略高于PTCD术。
沈浩丁浩杜芳腾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转归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393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纳美芬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纳美芬组,每组各113例。3组患者均同时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如抗生素、止血剂、脱水剂等。纳美芬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开始给药,因病情需要紧急手术患者在手术后24h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4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高压氧组:采用NG90型单人纯氧舱,所用压力值为0.20~0.25MPa,每天1次,每次维持时间80min,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高压氧+纳美芬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纳美芬治疗,方法同其他2组。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后第7、14和21天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治疗后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结果治疗第7、14和21天和治疗后6个月高压氧+纳美芬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纳美芬组或高压氧组(均P<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纳美芬或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钟世亮丁浩吴水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纳美芬高压氧格拉斯哥评分
靶向Cyclin D1基因RNA干扰对肝癌细胞增殖和Mdm2等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Cyclin D1表达下调对Mdm2等基因表达及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Cyclin D1-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3B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组、Cyclin D1-siRNA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dm2、Mdm4、P53和P2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Cyclin D1-siRNA组P53和P21表达上调(P<0.05),Cyclin D1、Mdm2和Mdm4表达下调(P<0.01);3组细胞周期G1、S及G2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Cyclin D1-siRNA组较其他两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1)。结论 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Mdm2和Mdm4的表达,并能上调P53和P21的表达;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张弘英胡树根胡利琳丁浩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RNA干扰HEP3B细胞细胞增殖MDM2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和p53对HBV复制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p5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把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进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用20μmol/L pifithrin-α(p53抑制剂)孵育细胞24 h。实验共分为空白对照组、pEGFP-N2组、pEGFPN2/XPD组、pEGFP-N2/XPD+pifithrin-α组和pifithrin-α组。使用RT-PCR法检测XP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mRNA表达的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用bDNA法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可使得XPD mRNA表达增高,XPD表达增高能使得HBsAg、HBeAg和HBx mRNA表达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ELIS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bDN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使得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结论:XPD能通过p53通路抑制HBV复制,所以XPD和p53可能成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丁浩张吉翔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P53HEPG2.2.15细胞
Cyclin D1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Cyclin D1 siR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3B,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通过脂质体转染NC siRNA和Cyclin D1 siRNA,转染48 h后收获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细胞并计算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Caspase-3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着色性干皮病基因蛋白D(XPD)、Bcl-2、Bax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HBx、XPD、Bcl-2、Bax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升高、Caspase-3相对表达量增高(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B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XPD、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均<0.01)。结论 Cyclin D1 siR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多,其机制可能与HBx、Bcl-2表达下调及XPD、Bax表达上调有关。
张弘英胡利琳元文峰丁浩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肝细胞癌细胞增殖
人剪切修复基因D介导ox-LDL促进HUVEC凋亡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D(XPD)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 方法 以ox-LDL建立HUVEC凋亡模型。用脂质体将XPD-siRNA转染HUVEC,给予ox-LDL处理。实验分6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组;XPD-siRNA组;ox-LDL组;ox-LDL +阴性对照siRNA组;ox-LDL+XPD-siRNA组。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XPD、Bax和Bcl-2的表达。 结果 建立HUVEC凋亡模型ox-LDL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与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XPD-siRNA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加(P〈0.05),XPD、Bax表达降低(P均〈0.05),Bcl-2表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G0/G1期细胞增加(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XPD、Bax表达升高(P均〈0.05),Bcl-2表达降低(P〈0.05);与ox-LDL+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ox-LDL+XPD-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加(P〈0.05),XPD、Bax表达降低(P均〈0.05),Bcl-2表达增高(P〈0.05)。 结论 XPD能介导ox-LDL促进HUVEC凋亡作用。
俞菊梅胡利琳丁颖元文峰李菊香孙国芳
关键词:RNA干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重组质粒pcDNA3.1/C-sis对大鼠FHF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cDNA3.1/C-sis导入大鼠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的影响。方法利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C-sis导入大鼠肝脏,48h后用内毒素(LPS)+D-半乳糖胺(D-GalN)诱导大鼠FHF;利用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sis表达;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检测凋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计算大鼠24h观察期内的死亡率。结果 FHF+C-sis质粒组的C-si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FHF+空载质粒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HF+林格液注射组和FHF+空载质粒组肝脏细胞凋亡增多;与FHF+空载质粒组相比,FHF+C-sis质粒组肝脏细胞凋亡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HF+林格液注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增多(P<0.01);与FHF+空载质粒组相比,FHF+C-sis质粒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HF+林格液注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与FHF+空载质粒组相比,FHF+C-sis质粒组大鼠肝脏组织中Bcl-2表达增多(P<0.05),Bax表达减少(P<0.05)。在24h观察期内,正常对照组大鼠均存活,FHF+林格液注射组及FHF+空载质粒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70.0%和80.0%;而FHF+C-sis质粒组大鼠仅20.0%死亡。结论 C-sis基因可减弱LPS+D-GalN诱导的大鼠FHF。
蔡鹏程元文峰丁浩
关键词:重组质粒肝功能衰竭急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