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玉璧

作品数:112 被引量:2,04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46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6篇气候
  • 45篇气候变化
  • 41篇干旱
  • 20篇黄土高原
  • 19篇马铃薯
  • 16篇变暖
  • 14篇气候变暖
  • 14篇气象
  • 12篇灾害
  • 11篇旱区
  • 11篇旱灾
  • 11篇干旱区
  • 11篇干旱灾害
  • 11篇半干旱
  • 11篇半干旱区
  • 10篇生长发育
  • 9篇生态
  • 8篇灾害风险
  • 7篇生育
  • 7篇水资源

机构

  • 11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6篇宁夏大学
  • 11篇中国气象局
  • 8篇中国气象局成...
  • 8篇西北区域气候...
  • 7篇甘肃省气象局
  • 5篇兰州大学
  • 5篇兰州中心气象...
  • 5篇兰州资源环境...
  • 5篇天水市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作者

  • 112篇姚玉璧
  • 43篇王润元
  • 25篇王劲松
  • 19篇邓振镛
  • 19篇王莺
  • 18篇张强
  • 16篇肖国举
  • 15篇李耀辉
  • 11篇尹东
  • 10篇董安祥
  • 10篇张秀云
  • 9篇岳平
  • 7篇韩兰英
  • 6篇郭铌
  • 6篇赵鸿
  • 5篇张存杰
  • 5篇王静
  • 4篇赵福年
  • 4篇杨启国
  • 4篇王素萍

传媒

  • 15篇生态环境学报
  • 9篇资源科学
  • 9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干旱气象
  • 5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沙漠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高原气象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Z指数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0-2010年51年来的逐月和逐年降水资料计算出Z干旱指数,然后根据Z指数的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结果显示:5个代表站中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是武威站,最低的是民勤和乌鞘岭站,其中大旱和重旱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古浪站,最低的是民勤站;石羊河流域的Z指数在51年中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大旱和重旱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1991年、2005年和2009年;从月时间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上来说,7月和8月的总趋势为偏旱,其余各月为偏涝,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和秋三季;通过干旱趋势突变分析可以看出,1960年代初期的总趋势为偏旱,之后为偏涝。各站点的突变年份不一致,较近的突变年份为:乌鞘岭1977年、武威1985年、永昌1981年、民勤2000年。
王莺赵福年姚玉璧李耀辉
关键词:干旱Z指数干旱特征石羊河流域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中国春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50
2007年
利用全国515个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进行干旱区划和研究春季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干旱变化全区一致性程度低,干旱演变的区域差别大,存在着以内蒙古高原、南岭、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黄淮地区、天山北部、东北平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等为代表的12个干旱特征区。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天山北部区域、东北平原区、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下降趋势。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云贵高原区、塔里木盆地区、青藏高原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上升趋势。中国春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年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年、15~16年的长周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年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中国干旱的区域特征差别显著。
姚玉璧董安祥王毅荣张秀云杨金虎
关键词:春季干旱
气候暖干化对半干旱区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1988~2013年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栽培定位试验,结合试验区域气象站1957~2013年气候要素观测资料,开展气候暖干化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57~2013年试验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219 mm(10a)^(-1);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偏多,90年代降水量最少,降水量减少最多的季节为秋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8℃(10a)^(-1),20世纪80年代之后气温明显上升。试验区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5.602 kg hm^(-2)mm-1(10a)^(-1)。马铃薯水分利用率与6月上、中旬气温、7月上旬气温、8月下旬气温呈显著负相关,气温增高导致产量下降,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分利用率与6月上旬降水量和9月中旬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气候暖干对马铃薯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负效应增加,马铃薯产量形成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呈增加趋势。
姚玉璧王润元刘鹏枭南海燕
关键词: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区
中国干旱气象科学试验计划
中国是全球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其中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达50%.干旱灾害是我国居于首位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增高、持续...
张强邓振镛董安祥郭慧杨启国李耀辉王强王润元倾继祖郭铌王劲松冯建英姚玉璧
关键词:干旱气象
文献传递
黄河首曲流域草地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成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近50年来黄河首曲流域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弱化。分析了黄河首曲流域气候、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结果表明:造成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黄河首曲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流域草地与湿地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控制放牧、防止滥采乱挖、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是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措施。
姚玉璧邓振镛尹东王润元张秀云
关键词:生态退化气候变化环境蠕变
气候变化对河西绿洲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3
2020年
气候变暖和区域降水变化给河西绿洲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认识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可为区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河西绿洲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河西绿洲近58年(1961—2018年)气候变化特征,对比讨论气候变化对河西绿洲农业的主要影响,提出河西绿洲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对策。结果表明,近58年,河西绿洲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64℃·(10 a)^−1,年平均气温于20世纪70年初开始持续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年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4.341 mm·(10 a)^−1,降水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升,降水量上升突变点为2006年。气候变暖使河西绿洲作物生长季延长,春小麦、玉米的出苗期、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前;作物适宜种植区和可以种植区海拔增加,多熟制北移,夏粮面积缩小,秋粮面积增大。弱冬性、中晚熟品种逐步取代强冬性、中早熟品种;玉米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区上限高度已由海拔1500 m提升到海拔1800 m左右。未来气候变化对绿洲农业发展利弊共存。夏季降水增多会增加径流量,山区降雪会增加冰川储水量;气温增高,有效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复种指数提高;但是,气候变暖使灾害性天气的极端性增加,危害加重,对设施农业、大田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加。要严格控制人工绿洲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绿洲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加快特色农业建设,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研究绿洲生态系统演变机理和驱动机制,维护绿洲生态系统平衡;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建立绿洲多元化复合种植结构;发展绿洲及过渡带舍饲畜牧业,延长生态产业链。通过上述的措施,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减缓气
姚玉璧姚玉璧张民张民赵继锋李强李裕李裕
关键词:气候变化河西绿洲
甘肃省河东地区气象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35
2014年
干旱灾害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对干旱灾害风险成因的深入分析,结合灾害学理论,从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入手,构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依据甘肃省河东地区相关气象、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在GIS平台下将干旱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起来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研究区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有自中部向东西两边逐渐降低的趋势,7个地区中干旱灾害危险性自大到小依次是天水、平凉、陇南、定西、临夏、甘南和庆阳。(2)研究区孕灾环境脆弱性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脆弱性自大到小依次是庆阳、临夏、定西、平凉、天水、甘南和陇南。(3)研究区承灾体暴露性自大到小依次是天水、平凉、临夏、定西、陇南、庆阳和甘南。(4)防灾减灾能力自大到小依次是临夏、天水、平凉、定西、陇南、庆阳、甘南。(5)河东地区自北向南干旱灾害风险逐渐降低,干旱风险自大到小依次是定西、天水、庆阳、平凉、临夏、甘南和陇南。
王莺王劲松姚玉璧
关键词:区划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2019年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研究了西北地区春玉米不同年型减产率变化特征,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量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河西地区减产率最高,其次为陇中地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东部,较高风险区分布在陇中、陇东大部分地区,河西地区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旱灾,风险较低。不同减产率等级下风险分析可为春玉米产量风险预测及抗灾减损、农业保险指数制定和农业保险赔付等提供参考。
齐月阳伏林姚玉璧王润元房世波
关键词:春玉米干旱减产率
中国南方干旱灾害风险特征及其防控对策被引量:46
2017年
应用中国南方区域14省区市25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干旱灾害资料,研究中国南方干旱灾害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中国南方干旱灾害风险变化特征,提出干旱灾害风险防控策略与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55年中国南方区域降水量呈现波动变化,降水量线性拟合趋势特征不明显。但进入21世纪后南方区域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且平均降水量年际振荡幅度增大。近55年研究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南方平均地表气温升高速率高于全球地表升温速率;研究区气温从1976年开始持续上升,气温升高的突变年在1997年。重旱风险高发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随着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率、强度和受旱面积均增加,干旱灾害风险增大。气温突变后次高干旱灾害风险区明显扩大。未来10年(2016—2025年)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可能升高。因此,要加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农业主产区域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资源供需加剧矛盾,提高干旱灾害风险防控水平。
张强姚玉璧王莺王莺王素萍王劲松杨金虎李忆平王静李忆平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
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IPCC发表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从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6±0.2℃。近百年以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姚玉璧李耀辉王毅荣张秀云李耀邦魏锋
关键词:中国黄土高原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