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亿赟

作品数:14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图
  • 7篇脑电
  • 7篇脑电图
  • 5篇新生儿
  • 5篇振幅整合脑电...
  • 5篇惊厥
  • 3篇脑功能
  • 3篇脑损伤
  • 3篇肌营养不良
  • 3篇肌营养不良症
  • 3篇不良症
  • 2篇蛋白
  • 2篇营养
  • 2篇托吡酯
  • 2篇毛果芸香碱
  • 2篇脑电图分析
  • 2篇脑功能监测
  • 2篇基因
  • 2篇DUCHEN...
  • 1篇蛋白复合物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汕头市妇幼保...
  • 2篇厦门市第一医...

作者

  • 14篇施亿赟
  • 8篇王艺
  • 5篇邵肖梅
  • 4篇胡超平
  • 4篇周水珍
  • 4篇程国强
  • 4篇李西华
  • 4篇赵蕾
  • 3篇周文浩
  • 2篇曹云
  • 2篇刘先知
  • 2篇庄德义
  • 2篇汪吉梅
  • 2篇邱鹏玲
  • 2篇姚明珠
  • 2篇孙道开
  • 2篇刘登礼
  • 2篇王志中
  • 1篇王来栓
  • 1篇朱小妹

传媒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征
目的了解28-36周正常早产儿出生后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征和演变过程,为早产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胎龄28-36周...
程国强施亿赟周文浩邵肖梅
文献传递
幼鼠持续惊厥状态脑损伤时托吡酯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托吡酯对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毛果芸香碱惊厥持续状态动物模型,给予托吡酯干预,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坏死、凋亡、凋亡蛋白表达和胶质细胞增生变化情况。结果:毛果芸香碱惊厥持续状态模型鼠病理损伤特点为神经元坏死、细胞凋亡、凋亡蛋白表达增多,胶质细胞增生。托吡酯可减少海马区细胞坏死:CA3区坏死细胞百分比由(72.1±13.4)%降至(20.6±7.2)%(P<0.05);CA1区由(67.1±9.3)%降至(18.3±4.8)%(P<0.05);减少细胞凋亡:CA1区单位面积凋亡细胞数由9.4±6.1降至1.7±0.8(P<0.05);减少凋亡蛋白表达:单位面积caspase-3阳性面积由1.49±0.25降至0.71±0.12(P<0.05);缓解胶质细胞增生:单位面积胶质细胞数由47.3±3.6降至19.5±3.9(P<0.05)。结论:托吡酯对幼鼠惊厥性神经变性,可减少神经的死亡和凋亡,缓解胶质细胞增生。
施亿赟王艺邵肖梅陈莲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保护药惊厥毛果芸香碱
5例LMNA相关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肌肉病理和基因分析
赵蕾李西华胡超平施亿赟周水珍王艺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μV,最高电压均>10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施亿赟程国强邵肖梅庄德义刘登礼刘先知汪吉梅姚明珠王志中周文浩王来栓曹云
关键词: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
口服抗癫癎药物治疗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了解有癫癎高危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用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口服治疗4年的临床与脑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的132例有应用抗癫癎药物指征的热性惊厥患儿给予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口服治疗,每半年随访一次病情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每一年随访一次睡眠脑电图,共随访4年。结果随访时间1~10年,丙戊酸钠口服液单药治疗110例,长期控制率为98.2%,95例已停药,10例正处在减药过程中。托吡酯单药治疗13例,均发作控制,顺利停药。无一例出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表现。治疗后睡眠脑电图恢复正常者102例,出现局灶性改变者8例,两侧同步性棘慢波4例,3 Hz棘慢波及多棘慢波2例。结论对于癫癎高危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早期使用抗癫癎药物丙戊酸钠或托吡酯,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抗癫癎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睡眠脑电图恢复正常。
邱鹏玲施亿赟孙道开王艺
关键词:热性惊厥睡眠脑电图随访儿童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振幅整合新生儿脑电图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即脑功能检测(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CFM)是一种无创的脑功能检测技术,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如今,医生主要是依据振幅整合脑电图的波形和幅度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新生儿的脑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波形和振幅特征不太明显的情况,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信息。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惊厥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的aEEG的关联维数、Lyapunov指数和近似熵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这三个特征量作为三维向量,结果在三维空间中能有效地区分惊厥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表明关联维数、Lya-punov指数和近似熵能够反映aEEG的内在信息,可以作为一种研究aEEG的新方法。
王绍宾王一抗王志中施亿赟邵肖梅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惊厥关联维数近似熵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评价新生儿脑发育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1
2012年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在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comalacia,PVI.)、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惊厥、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最终导致脑性瘫痪和神经发育异常。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连续监测新生儿脑功能有助于识别发生脑损伤的高危儿和高危因素,防止脑损伤发生。
程国强施亿赟邵肖梅汪吉梅庄德义刘登礼刘先知姚明珠周文浩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评分系统脑发育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重症监护技术
波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波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即简单化的单频道的脑功能监测(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CFM),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对预测神经系统损伤预后有很高的价值。自从1969年首次应用以来,有关它的研究及应用有许多报道.aEEG对足月儿脑功能损伤及其预后评估的报道较多,对早产儿脑功能的评估报道较少。
施亿赟王艺
关键词:新生儿
32例中国小儿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
胡超平李西华赵蕾施亿赟周水珍王艺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肌膜抗肌萎缩蛋白-糖蛋白复合物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背景离心运动或高张力运动可以损伤骨骼肌结构,使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缺失,并继发性引起抗肌萎缩蛋白-糖蛋白复合物(DGC)缺乏,表明dystrophin蛋白表达下降是离心运动对骨骼肌损伤的关键标记之一。DMD基因突变致dystrophin蛋白缺失继而导致Duchen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表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自出生起即处于骨骼肌离心运动所承载的高张力力量传递通路的自然状态。本研究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骨骼肌功能进行性下降与DGC复合物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共197例9天至12岁Duchen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肱二头肌肌膜DGC复合物中的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α-和β-DG),肌聚糖蛋白(α-、β-、γ-和δ-SG),互生蛋白(syntrophin)表达变化。结果各年龄段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肌膜α-和β-DG,α-、β-、γ-和δ-SG,syntrophin蛋白均呈现不同程度缺乏,但与增龄伴随的肌力下降并无关联性。结论 DGC复合物缺乏可能在出生前即已发生,建议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在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训练中避免离心运动和抗高阻力动作对骨骼肌的进一步损伤。
赵蕾胡超平王艺周水珍施亿赟李西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