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裕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所述拌种剂是由生根剂、杀菌剂和草木灰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生根剂1~15%、杀菌剂30~44%、草木灰55%。所述生根剂由蛭石粉、6‑苄氨基腺嘌呤和萘乙酸混合而成,其制备...
- 康薇郑进金裕华
- 文献传递
- 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特征被引量:49
- 2011年
- 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4个典型植被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除磷酸酶外,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磷酸酶活性秋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海拔与季节对土壤酶活性无交互影响;土壤酶活性随海拔升高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高海拔草甸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海拔林地土壤;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土层越深酶活性越低;4个植被带土壤脲酶活性为1.28~3.87mg·g-1·24h-1,高山草甸>常绿阔叶林>亚高山矮林>针叶林;蔗糖酶活性为36.18~244.08mg·g-1·24h-1,高山草甸>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亚高山矮林;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0.18~0.62mg·g-1·2h-1和1.78~1.98ml·g-1·20min-1,高山草甸>针叶林>亚高山矮林>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湿度、pH相关性比较复杂。
- 金裕华汪家社李黎光阮宏华徐自坤韩凌云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海拔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被引量:3
- 2018年
- 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国家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的部分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成绩评价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成果。
- 金裕华邹涛徐玲花曹芳刘颋杨裕启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 一种山药育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山药种块茎的选择;切刀消毒;种块茎的切块分割:先将种块茎按“十字型”纵切两刀,然后横切成长约5-7cm的山药段子,单个山药段子的平均重约15~20g;使用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
- 康薇郑进金裕华
- 文献传递
- 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的繁育方法
- 一种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的繁育方法。主要包括试管苗的炼苗、培壮或脱毒试管零余子的室内穴盘育苗和防虫温网室中无土栽培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本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蕲山药脱毒试管组培苗或零余子为材料,在防虫温网室中繁育蕲山药脱毒微型...
- 康薇郑进金裕华
- 文献传递
-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微生物量N时空变异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了阐明我国中亚热带森林区土壤微生物量N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了常绿阔叶林(EBF,500m)、针叶林(CF,1200m)、亚高山矮林(SDF,1800m)和高山草甸(AM,2100m)4种不同海拔植被类型土壤(0~10、10~25、25~40cm)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N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0~10cm土层中EBF、CF、SDF、AM土壤微生物量N分别为106.7、140.8、254.9和355.8mg·kg-1,不同海拔之间土壤微生物量N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N在0~10cm土壤表层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种不同植被类型的3个土壤层次中土壤微生物量N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在0~10cm土层影响土壤微生物量N沿海拔梯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及全N含量,而影响土壤微生物量N季节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
- 王国兵王丰金裕华汪家社阮宏华
- 蓖麻愈伤组织对铜的抗性研究
- 2014年
- 为了探讨蓖麻愈伤组织对铜的抗性,研究了铜胁迫下蓖麻愈伤组织的增长及其铜吸收作用。结果显示,铜浓度为60mg·L-1时,愈伤组织的增长受到抑制,抗性指数仅为33.87%;铜浓度为40mg·L-1时,愈伤组织呈淡黄色,生长较快,抗性指数达到61.29%,并且这种抗性可以保持至连续继代培养6周之后。培养至第4周,铜浓度(mg·L-1)为10、20、30、40各处理的抗性指数都高于第3周,各处理愈伤组织铜含量(mg·g-1)依次为0.33、0.54、1.16、1.40。培养基铜浓度为40mg·L-1可作为筛选铜抗性蓖麻愈伤组织的临界值。
- 康薇董化洋金裕华闵建华郑进
- 关键词:蓖麻
- 一种山药育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山药种块茎的选择;切刀消毒;种块茎的切块分割:先将种块茎按“十字型”纵切两刀,然后横切成长约5-7cm的山药段子,单个山药段子的平均重约15~20g;使用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
- 康薇郑进金裕华
-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 本文以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地,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4种主要植被类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00m)、针叶林(1150m)、亚高山矮林(1750m)和高山草甸(2150m)为研究样地,从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
- 金裕华
- 关键词:海拔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土壤酶
- 文献传递
- 铜胁迫对蓖麻根系有机酸分泌及Cu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盆栽试验并结合原子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土壤Cu浓度对蓖麻根系有机酸分泌及Cu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对Cu表现出较强的转运、富集能力,根部是积累Cu的主要器官。蓖麻根分泌物中含有草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其中草酸、苹果酸含量分别占39.93%和31.53%。各种有机酸对Cu的响应不同,草酸含量随土壤Cu浓度升高逐渐减少。土壤Cu浓度<300 mg/kg时,酒石酸、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含量随着Cu浓度升高而上升,土壤Cu浓度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6.887、1.497、2.058和2.346倍;土壤Cu浓度>300 mg/kg时,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含和酒石酸含量随着Cu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苹果酸含量与蓖麻的Cu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乳酸、草酸和柠檬酸。因此,蓖麻对Cu的转移和富集中苹果酸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乳酸、草酸和柠檬酸次之。
- 康薇鲍建国郑进王柳明金裕华李一和
- 关键词:铜胁迫蓖麻根分泌物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