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买世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鼻咽
  • 11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0篇鼻咽癌
  • 10篇EB病毒
  • 6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3篇胸腺
  • 3篇胸腺肿瘤
  • 3篇突变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腺肿瘤
  • 3篇瘤细胞凋亡
  • 3篇基因
  • 3篇癌患者
  • 3篇鼻咽癌患者
  • 3篇DNA检测
  • 3篇EBNA1
  • 3篇病毒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2篇买世娟
  • 8篇宗永生
  • 5篇梁英杰
  • 5篇余杏娟
  • 5篇谢丹
  • 5篇廖奕佶
  • 5篇钟碧玲
  • 4篇陈诗萍
  • 4篇邓海霞
  • 3篇夏建川
  • 3篇林素暇
  • 3篇冯启胜
  • 3篇李智
  • 3篇刘文举
  • 2篇李锦添
  • 2篇黄宇帆
  • 2篇冯炳健
  • 2篇张如华
  • 2篇熊敏
  • 2篇詹友庆

传媒

  • 3篇癌症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腺肿瘤组织中EB病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检测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研究胸腺肿瘤在广州5所医院的发病情况,与EB病毒(EBV)感染是否相关以及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等级。方法以43例胸腺肿瘤和7例胸腺增生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EBERs,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EBNA1、LMP1、PCNA、bcl2、和p53,原位细胞凋亡(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胸腺疾病在广州5所医院活检中仅占0057%,其中肿瘤占747%,增生186%。胸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占胸腺肿瘤的27%。(2)在50例胸腺标本中均未检测到EBV编码的EBERs,EBNA1和LMP1。(3)胸腺癌中呈高度增殖等级的病例(10/20例)明显多于胸腺瘤(0/18例),而呈高级数凋亡等级的病例(13/20例)则低于胸腺瘤(15/18例)。(4)胸腺癌中p53蛋白积聚率(8/20例)显著高于胸腺瘤(1/18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p53蛋白积聚与凋亡等级密切相关。(5)Bcl2在胸腺癌和胸腺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过表达。结论(1)胸腺疾病在广州地区极为少见,与EBV感染无密切的关系;(2)胸腺癌与胸腺瘤相比其生长速度较快;(3)p53基因突变在胸腺癌的发生?
买世娟熊敏宗永生李智饶慧兰
关键词:胸腺肿瘤疱疹病毒4型细胞增殖
胸腺肿瘤和增生组织中Epstein-Barr病主细胞增生-凋亡指数的检测
买世娟
关键词:胸腺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鼻咽癌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启动子的突变
2011年
【目的】检测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远端启动子L1-TR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并探讨突变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扩增出B95.8细胞和新鲜鼻咽癌组织细胞中EB病毒(EBV)的L1-TR片段,并测序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构建含原型和突变型L1-TR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分别转染HaCat细胞、B95.8细胞和C666-1细胞,比较两种启动子的活性。【结果】和B95.8原型比较,鼻咽癌组织中的EB病毒L1-TR启动子区域有多处缺失、插入和点突变,且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LMP1启动子L1-TR的活性与B95.8原型相比明显降低,这在EB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王凤伟刘文举廖奕佶邓海霞陈诗萍买世娟谢丹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启动子突变
在鼻咽癌高发区检测外周血液Epstein-Barr病毒DNA的生物学意义
为探讨鼻咽癌病人外周因EB病毒出现的意义,该研究将首闪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地区的鼻咽癌病人中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及血浆标本中的EB病毒DNA,比较其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有无差异,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联系,以及在治疗期间...
买世娟
关键词:鼻咽癌DNA外周血液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用PCR的方法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EB病毒DNA,并且与病人的临床分期,以及预后和复发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EB病毒DNA是否来源于鼻咽癌组织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50例鼻咽癌病人的外周血和相应的肿...
买世娟钟碧玲林素暇梁英杰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外周血凋亡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移植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成熟的DC及CIK细胞;用反复冻融肺癌组织的方法制备肿瘤细胞裂解物并负载DC,诱导DC-CIK细胞;进行肺癌移植瘤内注射,比较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重量,观察其抑瘤情况。结果 DC-CIK细胞对肺癌皮下移植瘤细胞的抑制率为70.3%,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C或CIK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IK细胞能够有效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
陈诗萍买世娟余杏娟柯妙拉夏建川高秋
关键词:肺肿瘤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毛萼乙素诱导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毛萼乙素抑制肝癌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检测毛萼乙素对肝癌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毛萼乙素是否能引起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PARP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毛萼乙素可以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Hoechst染色实验发现毛萼乙素可以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到实验组Bax高表达,凋亡蛋白PARP的剪切带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强。免疫荧光实验也显示,实验组Bax高表达。结论毛萼乙素可通过升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
白海燕谢丹廖奕佶买世娟阳桂香普建新李朝晖
关键词:肝癌细胞凋亡BAXPARP
原位杂交和巢式PCR辅诊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被引量:3
2002年
买世娟宗永生钟碧玲李智梁英杰
关键词:成人原位杂交巢式PCR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V-val突变型EB病毒核抗原1的功能研究
2008年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al nuclear antigen 1,EBNA 1)对于维持EB病毒的潜伏感染有重要作用。V-val变异型的EBNA1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型和V-val变异型的EBNA1基因在上皮细胞中的功能的差异。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全长并克隆到pGFP载体上,转染HEK293细胞,检测两种亚型的EBNA1蛋白的表达对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含有EB病毒增强子FR序列的荧光素酶载体作为报告基因,比较两种亚型的EBNA1基因对质粒的转录激活能力。结果: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表达对HEK293细胞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影响,但表达原型EBNA1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低于V-val亚型。在裸鼠致瘤实验中,接种表达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细胞的实验组均未见肿瘤形成。但是在瞬时转染实验中,表达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HEK293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原型EBNA1基因。结论:原型和变异型EBNA1均未发现有明显的转化细胞的能力,但是V-val变异型EBNA1蛋白与原型相比,其转录激活的功能明显增强。
买世娟李大疆周昕熙陈丽珍冯启胜张如华余杏娟曾益新
关键词:鼻咽肿瘤EB病毒变异型
广东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中EBV亚型的分别
目的:鼻咽癌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分布特征的疾病,其在中国南方具有高的发病率。EB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一重要的致病因素,推测可能存在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亚株,但目前尚未得到特异性的致病亚株。结果和结论:...
李大疆贝锦新买世娟
关键词:EB病毒鼻咽癌LMP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