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健

作品数:46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手术
  • 13篇心脏
  • 9篇直视
  • 9篇缺损
  • 9篇外科
  • 9篇间隔缺损
  • 8篇动脉
  • 8篇心内直视
  • 7篇室间隔
  • 7篇室间隔缺损
  • 7篇体外循环
  • 7篇自体
  • 7篇自体血
  • 7篇外循环
  • 7篇房颤
  • 7篇肝素化
  • 6篇心房
  • 6篇射频消融
  • 6篇切口
  • 6篇消融

机构

  • 44篇简阳市人民医...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资阳市第二人...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46篇刘健
  • 41篇林小彬
  • 33篇付建
  • 24篇刘勇
  • 14篇唐先成
  • 6篇彭雪华
  • 4篇张静
  • 3篇吴秋林
  • 3篇陈军
  • 3篇赵涛
  • 2篇付建
  • 2篇杨侃
  • 2篇李红敏
  • 2篇李小聪
  • 2篇胡月鹏
  • 2篇李俊
  • 2篇叶玉霞
  • 1篇郑高峰
  • 1篇顾以筒
  • 1篇帅晋豪

传媒

  • 13篇中国心血管病...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1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215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15例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跳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鼻咽温度在(33±1)℃,均在心脏空跳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后顺利停机,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低,无1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0.93%(2/21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应用于绝大部份心内直视手术。
林小彬刘健黄击修付建刘勇
关键词:心脏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
不中断冠脉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不中断心脏冠脉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体会。方法2001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不中断心脏冠状循环下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术235例,其中心肌顺行灌注162例、逆行灌注73例;81例在心室颤动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在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死亡4例(1.70%),心脏跳动中和心室颤动下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在术中保持持续、有效的心肌有氧灌注,无论在心脏跳动中或心室颤动下手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刘勇赵涛彭雪华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冠状动脉循环心脏跳动心室颤动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在瓣膜外科的应用
2004年
刘健黄击修陈军林小彬付建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内直视术瓣膜外科心肌缺血
244例瓣膜替换及术后抗凝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疾病行瓣膜替换及术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各类瓣膜替换患者244例,男性97例,女性147例,年龄16-76(42.8±11.4)岁。心功能Ⅱ级66例、Ⅲ级127例、Ⅳ级51例。二尖瓣替换(MVR)12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DVR)76例,主动脉瓣替换(AVR)38例,乏尖瓣替换(TVR)1例,DVR+TVR2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46例、房颤改良射频消融3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3例。结果手术死亡7例,余均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失访14例,2例猝死,不明原因死亡3例。存活在访者2例出现脑出血,2例脑梗塞,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心功能I级122例、Ⅱ级83例、Ⅲ级13例。结论瓣膜替换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瓣膜病变疗效好,术后低剂量抗凝,须定期复查,随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黄击修刘健林小彬刘勇付建
关键词:瓣膜病变瓣膜替换抗凝
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外科治疗一例)
2009年
2009年5月我院收治了一例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予Ebstein畸形矫治,术中同期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后予异常的房室传导束切断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勇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
关键词:EBSTEIN畸形预激综合征阵发性房颤
肝素化后自体血回收回输在外科大出血防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刘勇彭雪华赵涛吴秋林叶玉霞李红敏李小聪
课题来源与背景:大出血是外科手术中危象之一。输血一方面因血源紧张常不能满足大出血时的临床需要,另一方面因血源性传染病和输血并发症的可能性而有一定风险性。临床上常用的自体血回收、回输方法都还不能同时兼顾大出血时的术野良好显...
关键词:
关键词:输血
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两种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25例(A组),2001年11月至2010年6月体外循环直视ASD、VSD修补术133例(B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各项指标均好于传统体外循环直视手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技术均是治疗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勇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
经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07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证、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适应性。方法经右腋下第3或4肋间体外循环治疗房间隔缺损26例、室间隔缺损58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7例、左房粘液瘤3例、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不阻断心肌循环47例、阻断心肌循环60例。结果手术治愈107例,无1例死亡。结论对具有该术式适应证的患者经右腋下小切口径路行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式。
林小彬刘健黄击修付建刘勇
关键词: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
经右心房引导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一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8岁,2008年1月因“反复双下肢水肿1年,全身乏力、纳差2个月”来我院就诊。彩超示:下腔静脉穿膈处内径约0.32cm,穿膈处血流明显变细,周围大量侧支血管形成。入院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肝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手术顺利。
胡月鹏刘健林小彬黄击修付建刘勇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支架置入术自体血回输
非体外循环下肝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刘健陈云黄击修徐宏耀林小彬
利用阻断带和FOIEY导管常温下联合阻断下腔静脉两端,可以方便地阻断无论高位或低位的下腔静脉阻塞和肝静脉阻塞的远心端,在切开和疏通病变段下腔静脉时精确控制出血。全身肝素化,可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用负压吸引随时回收出血,保证...
关键词:
关键词:肝静脉阻塞下腔静脉手术输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