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道林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全麻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单腔
  • 1篇单腔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引导
  • 1篇胸科
  • 1篇胸科手术
  • 1篇胸科手术麻醉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性
  • 1篇亚麻醉剂量
  • 1篇亚麻醉剂量氯...
  • 1篇优质护理
  • 1篇诱导期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机构

  • 3篇淮安市盱眙县...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夏道林
  • 2篇黄艳明
  • 1篇王志春
  • 1篇刘功俭
  • 1篇张招娣
  • 1篇叶志虎
  • 1篇万利芹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分析
2021年
分析麻醉复苏室全麻病患复苏期接受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列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就诊全麻并护理的病患88例,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优质两组,组均44例。常例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案护理办法;优质组在常例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干预认可度及并发反应率。结果:优质组病患的干预认可度(97.72%)显著高于常例组病患的干预认可度(86.36%);优质组病患的并发反应率(4.54%)显著低于常例组病患的并发反应率(18.18%),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式较常规干预护理办法可以更为有效地观察病患复苏期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判断,降低副反应发生风险,病患对干预的认可度更佳,推荐使用。
孙志慧王欣夏道林
关键词:优质护理麻醉复苏室全麻心理引导
雷米芬太尼的剂量对其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对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麻醉分别用雷米芬太尼0.1、0.2、0.4μg.kg-1.min-1静脉微量泵注及芬太尼分次静脉注射维持。术后四组均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术后苏醒即刻(T1)、苏醒后30min(T2)、60min(T3)时的Ramsay镇静评分(RS)和T1、T2、T3、苏醒后2h(T4)、4h(T5)、8h(T6)、24h(T7)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苏醒后24h内芬太尼消耗总量和PCA泵按压次数。结果 C组术后RS评分均高于其他三组,VAS评分在T1,T2时均高于其他三组;B、C组VAS评分在T5时高于A、D组,B组VAS评分在T6时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术后24h芬太尼消耗总量大于A组,PCA泵按压次数多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会导致剂量相关性的术后痛觉过敏。
夏道林李学章刘功俭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痛觉过敏
探讨胸科手术麻醉中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分析、探讨胸科手术麻醉中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胸手术患者44例,所有患者采取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实施麻醉.观察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均麻醉成功,1次插管成功为93.18%.术中术侧肺塌陷满意,术野充分暴露,且未发生气道损伤并发症、呼吸道梗阻、低血氧症等并发症.结论 胸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双腔管插管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黄艳明夏道林
关键词:胸科手术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
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并研究将右美托咪定作为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由于胃及十二指肠不适,需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各10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出现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几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95,P<0.05);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为(8.57±1.03)分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可唤醒时间为(5.38±1.20)min,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16.48;P<0.05);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的安全性高,患者不适感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
黄艳明夏道林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0.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SBP、DBP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HR增快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夏道林万利芹王志春叶志虎张招娣
关键词:氯胺酮失血性休克麻醉诱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