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冬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7篇介入
  • 6篇心脏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病变
  • 4篇动脉介入
  • 4篇起搏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3篇造影
  • 3篇介入术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心病
  • 2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9篇泰达国际心血...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王晓冬
  • 14篇林文华
  • 8篇刘菁晶
  • 7篇任自文
  • 6篇敬锐
  • 5篇宋振国
  • 5篇张峰
  • 4篇王伟
  • 3篇黄平
  • 2篇邸成业
  • 2篇史宏岩
  • 2篇张兴华
  • 2篇司海龙
  • 2篇李兴
  • 1篇韩雪晶
  • 1篇杨瑞飞
  • 1篇贾克刚
  • 1篇安立敏
  • 1篇王志坚
  • 1篇史东

传媒

  • 4篇临床荟萃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0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VL导联终末部切迹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林文华邸成业张峰王晓冬史东任自文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皮肤粘合与皮内缝合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皮肤粘合与皮内缝合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效果。方法 A组:皮肤粘合法,190例采用间断贯穿缝合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后,使用输液贴粘贴皮肤。B组:皮内缝合法,120例采用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后,使用4/0可吸收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7天后切口愈合效果及90天后随访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5.9±1.0minvs12.7±1.8min,P<0.001),缩短时间54%。1周后均Ⅰ期愈合,皮缘红肿发生率,A组低于B组(2.1%vs7.5%,P<0.05)。术后90天随访,A组未见皮肤线头外露,B组4例外露(3.3%),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使用皮肤粘合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换药及拆线、安全、愈合良好美观的特点,可作为常规手术方法。
林文华王晓冬刘菁晶张峰司海龙张兴华任自文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皮肤缝合愈合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后迟发肱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65岁.主因“劳累后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口服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在150/90mmHg左右。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治疗,入院第3天(2012年2月16日)行经右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刘菁晶林文华王晓冬敬锐杨瑞飞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桡动脉心前区疼痛高血压病史迟发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149例为研究组,有冠状动脉除左主干外其他血管病变的冠心病148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左主干长度及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上述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左主干长、直径小、血尿酸高、血红蛋白浓度低为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与年龄、左主干长度、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左主干直径呈负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与患者年龄、左主干直径和长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相关。
刘菁晶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卢宇杰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紧急床旁使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即刻成功率达100%;从静脉穿刺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5.2±2.0)min,从电极置入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1.7±0.9)min;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右室心尖部(2.9%)小于右室流出道(33.3%)(P=0.01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方便、高效、安全。
林文华王晓冬刘菁晶张峰敬锐任自文
关键词: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律失常
前降支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成功1例
2013年
患者,女性,71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0余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病史。入院查体无特殊表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前壁导联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中下段及左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减低,三尖瓣少-中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7%,Lv-Dd 48 mm”。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宋振国
关键词:前降支旋磨钙化病变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肌标志物、血脂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8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术前80mg顿服,术后40mg,1次/日,口服1个月,20mg,1次/日,长期口服(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日,口服(43例)。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1周、2周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CK、CK-MB、LDH)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观察血脂变化,术后6个月每月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两组CK、CK-MB、LDH术后72小时、1周、2周均较前次下降,治疗组于术后较对照组降低更快(P<0.05)。两组TG下降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和TC术后1个月后开始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使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心肌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更好地降低血脂,预防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王晓冬林文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心肌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908例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PCI的患者,分为T2DM组274例,非T2DM组634例,记录既往病史,通过电话及门诊长期随访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9.7±16.7)个月。结果 T2DM组中女性多(38%vs 26.8%,P=0.001),体重指数(BMI)高[(26.23±3.3)vs(25.71±3.0)kg/m2,P=0.02],高脂血症(40.5%vs 29.7%,P=0.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5.5%vs 2.7%,P=0.036)的发生率高于非T2DM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发生率低于非T2DM组(19.3%vs 26.7%,P=0.019)。T2DM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1.5%vs13.4%,P=0.002)高于非T2DM组。结论 T2DM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女性居多,且存在多种代谢紊乱,NSTEAMI发生率高,STEAMI发生率低。此类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治疗策略,并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黄平王晓冬李兴董秀红赵学伟王伟
关键词:糖尿病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诊并成功完成PCI的患者200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并完成随访的患者190例。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正常代谢型(超快代谢型和快代谢型)和异常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两组。根据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clopidogrel normal reaction,NC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46)和氯吡咯雷抵抗型(clopidogrel low reaction,LC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46)。结合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结果,将基因型为正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患者分为A组,正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抵抗型或异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患者归为B组,异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抵抗型患者为C组。A组及B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C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随访3组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用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 receptor blocker,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channel antagonist,CCB)、质子泵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随访1年时常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肌酐、尿酸、转氨酶),PCI基本特征(多支病变、支架植入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总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C组发生率降低,主要出血事件均为0;3组呼吸困难不良反�
李兴卢姿瑾王晓冬王伟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率
国产替罗非班应用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王志坚林文华安立敏王晓冬刘菁晶史宏岩司海龙宋振国任自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