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母牛卵泡期和黄体期子宫颈6种β-防御素的变化
- 2017年
- 为了解母牛生殖道β-防御素的表达及与发情周期的关系,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期和黄体期母牛子宫颈6种β-防御素的变化。实验发现,在子宫颈中卵泡期和黄体期BNBD-4、BNBD-5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而卵泡期TAP、LAP1、BNBD-1、BNBD-10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P<0.05)。母牛子宫颈中6种β-防御素均有表达,其中TAP、LAP1、BNBD-1、BNBD-10的表达量呈周期变化,可能与发情周期中子宫颈口开张程度有关。
- 王皓王雪王晨张贵学
- 关键词:母牛子宫颈Β-防御素
- 一例幼犬蜂窝织炎的治疗被引量:3
- 2010年
- 赵妍杨其顺范宏刚程利家李德军王雪郭悦爽王洪斌
- 关键词:蜂窝织炎幼犬淋巴结肿大过敏症状脓皮病渗出物
- HNP1对牛支持细胞中细胞周期因子的影响
- 2018年
- 为了探讨异源蛋白侵入支持细胞的细胞反应,试验采用体外模拟血睾-屏障和支持细胞受损的方法,即用载体pEGFP-N3和pEGFP-N3-HNP1转染牛睾丸支持细胞,通过细胞内产生的异源蛋白,检测支持细胞的反应以及周期蛋白因子(P53、CDC25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转染48 h和96h后HNP1可下调支持细胞P53、CDC25A基因的表达。说明异源蛋白作用于支持细胞,可抑制或降低周期蛋白P53、CDC25A的表达,导致细胞分裂停止或降低。
- 王晨王皓于娜王雪张晗许钟峯张贵学
- 关键词:犊牛支持细胞P53CDC25A
- 利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制备多克隆抗体被引量:1
- 2014年
- 将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经纯化后,利用间接ELISA、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制备多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用PEDV 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制备的多抗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214,该多克隆抗体不仅可以很好地识别PEDV S蛋白,还可以特异性检测到PEDV抗原。研究为PEDV的诊断和S蛋白免疫学特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 任晓峰王雪高睿泽董博李广兴
-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多克隆抗体
- 稳定表达鸡氨肽酶N的MDCK细胞系构建及其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 2015年
- 为研究鸡氨肽酶N(Chicken aminopeptidase N,c APN)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细胞过程中作用,构建稳定表达c APN的MDCK细胞系。将重组质粒pc DNA3.1-c APN通过脂质体转染到MDCK细胞中并利用G418筛选,克隆纯化获得稳定表达c APN的MDCK细胞系。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c APN在MDCK细胞中持续稳定表达。IBV可以感染稳定表达c APN的MDCK细胞并连续传代,该细胞系接种IBV阳性样品24 h即可产生典型细胞融合病变,而对照MDCK细胞接种后没有细胞病变出现。结果表明c APN在介导IB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广兴郭德启王雪葛旭影任玉东任晓峰黄小丹张瑞莉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感染
- 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14
- 2015年
-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在低温条件下从生活垃圾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细菌,命名为FLX-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FLX-1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细菌。为探索菌株FLX-1生长特性和最佳产酶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查培养时间、温度、p H和接种量对菌株FLX-1产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酶活特性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菌株FLX-1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74.1 h,温度10.5℃,p H 7.1,接种量2.1%。在最佳条件下,菌株FLX-1产CMC酶活值为14.12 U·m L-1。
- 李春艳于琦冯露成毅成小松王雪张平根
- 关键词:纤维素响应面分析法
- 不同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秸秆快速氨化技术是使用高压氨气快速处理秸秆的一种新型秸秆处理方式,试验采用快速氨化玉米秸秆(氨化时间为2 h,压强为0.3 MPa,粗蛋白质含量为13.37%)为材料,分别研究不同温度(24、28、32、36℃)、时间(24、48、72、96、120 h)、含水量(55%、60%、65%、70%、75%)、酵母菌接种量(1%、3%、5%、7%、9%)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①发酵温度为32℃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②发酵时间为48 h组CP含量显著高于24 h组、96 h组和120 h组(P<0.05),与72 h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发酵含水量为65%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④酵母菌接种量为7%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⑤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48 h,含水量65%,酵母菌接种量7%时,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7.01%,显著高于未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以最佳发酵条件处理氨化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发酵后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试验利用氨化和发酵共处理玉米秸秆以提高其粗蛋白质含量,为提高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 谢小来魏川子马逢春陈明明王雪孙悠然焦培鑫
- 关键词:玉米秸秆氨化发酵条件粗蛋白质响应面优化
- 聚丙烯酰胺对沙土改土保肥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8年
- 采用在实验室培养和用淋洗管模拟田间淋洗的方法研究聚丙烯酰胺对沙土水稳性团粒结构改良作用,对氮、磷、钾养分保肥的作用以及其合理施用量。实验过程是对加入相同量肥料的沙土湿润培养1周后,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质量分数聚丙烯酰胺溶液继续培养3d,分别测定水稳性团粒,采用淋洗管法测定养分淋湿量。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用量小于2.00g·kg-1土时,土壤中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含量随聚丙烯酰胺用量提高而提高,用量再增加对继续提高水稳性团粒没有显著作用;聚丙烯酰胺施用量小于0.2g·kg-1土时,对减少氮、磷、钾养分淋失没有显著效果,当用量在0.2~1.5g·kg-1土时,随聚丙烯酰胺施用量提高土壤淋洗液中氮、磷、钾淋出量显著降低,但是用量>1.5g·kg-1土时,随聚丙烯酰胺施用量提高淋洗液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聚丙烯酰胺对改善沙土水稳性团粒结构和保肥具有显著作用,明确了聚丙烯酰胺作为沙土改良剂合理用量为1.5~2.00g·kg-1土。
- 王雪李菊梅徐明岗周连仁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 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施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良砂土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复合土壤调理剂包括聚丙烯酰胺和作物秸秆半水解物,这种秸秆半水解物为作物秸秆经氢氧化钾或磷酸水解后,再将pH调节为6-7...
- 李菊梅徐明岗王雪
- 文献传递
- 秋施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以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白浆土为研究对象,在等氮量条件下(秋季有机肥配施来年春季无机肥),设置100%有机肥(T1),30%有机肥+70%无机肥(T2),20%有机肥+80%无机肥(T3),100%无机肥(T4)和不施肥(CK)5个处理,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施用高量有机肥有助于细菌和放线菌群落结构的形成,无机肥和不施肥适于真菌生长;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有机肥较无机肥处理更能提高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培肥地力,单施效果稍差,且差异不大,而高量有机肥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百分比方面作用显著;两年玉米累计产量30%有机肥(T2)最高,分别比100%有机肥(T1)和100%无机肥(T4)提高57.34%和4.59%,稳产并高产。总体来讲,30%有机肥+70%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模式。
- 梁元振赵京考吴德亮王雪张宏媛仝利鹏杨富娟徐凤花
- 关键词:菌群结构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