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波

作品数:56 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淋巴
  • 15篇鼠肝
  • 15篇肿瘤
  • 15篇小鼠
  • 14篇小鼠肝
  • 13篇肝癌
  • 10篇小鼠肝癌
  • 10篇基因
  • 9篇肿瘤转移
  • 9篇淋巴道
  • 9篇癌细胞
  • 8篇细胞株
  • 6篇蛋白
  • 6篇教学
  • 6篇癌细胞株
  • 6篇病理
  • 5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肺泡
  • 5篇气管

机构

  • 55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大连市中心医...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附属...
  • 1篇白城医学高等...
  • 1篇大连市妇女儿...

作者

  • 56篇宋波
  • 26篇唐建武
  • 18篇王波
  • 11篇崔晓楠
  • 8篇侯力
  • 7篇孙雷
  • 7篇郑仁恕
  • 6篇付明杰
  • 6篇周春辉
  • 6篇陶晓峰
  • 6篇李连宏
  • 5篇白艳
  • 5篇候力
  • 5篇王华新
  • 5篇张军
  • 5篇刘畅
  • 5篇王梅
  • 4篇杜钺
  • 4篇黄玉红
  • 4篇刘丽娜

传媒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中国肿瘤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蛋白被引量:26
2007年
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来源恶性肿瘤转移的早期阶段,其发生机制不清,一直是肿瘤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为寻找淋巴道转移相关蛋白,以一对来源于同一亲本细胞,且淋巴道转移潜能显著不同的小鼠肝癌腹水型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其中Hca-F为高淋巴道转移力细胞株,Hca-P为低淋巴道转移力细胞株,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了高低淋巴道转移力小鼠肝癌细胞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图谱,高通量筛选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经DeCyde软件分析,共得到163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质点,选择2倍以上的差异性蛋白质点23个,经质谱鉴定得到17个蛋白质,在Hca-F中高表达的蛋白质有7个:转羟乙醛酶、波形蛋白、肌酸激酶(脑)、膜联蛋白7、膜联蛋白5、烯酰辅酶A水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核内异质核糖核蛋白A2/B1异构体1.而在Hca-F中低表达的蛋白质有10个:真核翻译延长因子2、Ero1样蛋白、乙醛脱氢酶2(线粒体)、苹果酸盐脱氢酶2(NAD)、β-内酰胺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1、泛素C末端水解酶同工酶L3、内质网蛋白29(前体)、溶血磷脂酶1、微管不稳定蛋白.这些差异性蛋白质的功能涉及到代谢、蛋白质分泌、蛋白质结合、核苷酸结合,钙离子结合、凋亡和调节生长等过程.对这些蛋白质功能的进一步验证,将有助于解析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
孙成荣唐建武孙明忠刘淑清张宏颖王波宋波张亚楠张竹清赵志英
关键词:肝癌淋巴道转移质谱
肺癌中p63与p53、E-cadherin、Ki-67表达的比较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比较 p6 3及 p5 3、E cadherin(E cad)、Ki 6 7在肺癌中的表达 ,以了解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p6 3与抑癌基因 (p5 3)突变、上皮分化标志基因 (E cad)失活及细胞增殖标志基因 (Ki 6 7)激活有无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 6 1例原发性肺癌中 p6 3、p5 3、E cad和Ki 6 7的表达情况。 结果 p6 3在肺鳞癌中阳性率为 10 0 0 % ,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 p6 3基本不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肺鳞癌中 p6 3、p5 3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E cad、Ki 6 7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E cad的表达在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和肺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Ki 6 7的表达在各种组织类型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不同分化程度鳞癌中 p6 3与E 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 <0 0 5 )。结论 p6 3可作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 ,是判断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分化有意义的指标 ,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的鳞癌和腺癌、小细胞癌的指标。
周春辉王华新李晓楠孙雷宋波郑仁恕李连宏
关键词:肺癌P63P53E-CADHERINKI-67
医学虚拟实验平台在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医学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医学留学生都滞留在国外不能返校,其实验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我们在留学生中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以大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7级、2018级及2019级三个年级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授课班临床医学专业共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消化生理学实验教学,实验过程中对留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测试。通过对实验参与度及测试结果等进行分析,为未来大规模虚拟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
李骢吴斌宋波朱亮
关键词:虚拟实验留学生教学
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基因在小鼠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 ECH1)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转移Hca-F/Hca-P细胞株中的表达及ECH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Hca-F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CH1在小鼠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pGPU6/GFP/Neo-shRNA-ECH1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高淋巴转移Hca-F细胞中干扰ECH1基因的表达,通过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ECH1在小鼠肝癌细胞株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且ECH1在Hca-F细胞的表达强于其在Hca-P细胞的表达.ECH1表达下调后,Hca-F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ranswell小室检测穿膜细胞数pGPU6/GFP/Neo-shRNA-ECH1转染Hca-F组(27.07±17.49)较阴性对照组(72.38±18.83)和Hca-F组(59.06±30.33)明显减少,细胞周期S期pGPU6/GFP/Neo-shRNA-ECH1转染Hca-F组(86.1%)较阴性对照组(75.8%)和Hca-F组(66.2%)停留细胞数明显增多,G1期pGPU6/GFP/Neo-shRNA-ECH1转染Hca-F组(9.4%)较阴性对照组(24.2%)和Hca-F组(30.3%)停留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ECH1可能在肿瘤淋巴转移中发挥作用,抑制ECH1的表达可有效降低体外高淋巴转移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张军唐建武宋美英王波李荣宽侯力黄玉红王梅宋波金艳玲
关键词:淋巴转移
Sorcin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定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抗药蛋白sorcin(又称可溶性抗药相关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Hca-F/Hca-cP中的定位及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腹水肝癌高淋巴道转移株Hca-F和小鼠腹水肝癌低淋巴道转移株Hca-P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orcin在Hca-F/Hca-P细胞中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orcin在Hca-F/Hca-P细胞中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orcin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Hca-F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都明显高于Hca-P细胞;sorcin在Hca-F细胞中的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为Hca-P细胞的1.5和1.8倍;sorcin在两种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中的定位主要位于细胞质。结论:sorcin在Hca-F中呈高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在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宋琳唐建武张军孙雷宋波黄玉红
关键词:SORCIN淋巴道转移肝癌增殖迁移
Osteoglycin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MMPs分泌能力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osteoglycin表达与肿瘤细胞分泌MMPs的关系。[方法]构建osteo-glycin真核表达载体osteoglycin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小鼠肝癌Hca-F细胞及Hca-P细胞,评价淋巴环境中Hca-F细胞及Hca-P细胞表达osteoglycin与其分泌MMPs的关系。[结果]在含有淋巴结匀浆的培养环境中,转染osteoglycin真核表达载体的Hca-F细胞分泌MMPs显著降低;转染osteoglycin反义表达载体的Hca-P细胞分泌MMPs显著增加。[结论]高表达osteoglycin降低小鼠肝癌Hca-F细胞淋巴环境中MMPs分泌能力,低表达os-teoglycin提高小鼠肝癌Hca-P细胞淋巴环境中MMPs分泌能力。抑制肿瘤细胞MMPs分泌能力可能是osteoglycin调控转移机制之一。
崔晓楠唐建武候力宋波王波
关键词:肿瘤转移SHRNA
微RNA 221/22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微RNA(miRNA)是细胞内源性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对多个靶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其中,微RNA 221/222(miR-221/222)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年来miR-221/222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韩晓翠左晓丽李敏宋波
关键词:微RNAS乳腺肿瘤
基因芯片筛选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被引量:23
2005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由肿瘤转移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和其发生机制不清,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高转移)和Hca-P(低转移)的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提取Hca-F和Hca-P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通过体外反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cRNA探针经片段化处理后分别与AffymetrixGeneChip誖MOE430A(包括22690个转录本对应于约14500个小鼠已知基因和4371个EST)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等处理并用生物信息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Hca-P细胞相比较,Hca-F细胞中有901个(6.2%)基因表达上调幅度≥2倍,有129个(3%)EST上调幅度≥2倍。在公布的差异最显著的33个包括endoglin(EDG;CD105)、Mcam(Muc18;Mel-CAM;CD146)、Cdc42ep5(CEP5;Borg3)、Ptprr(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receptortype,R)、F2r[coagulationfactorⅡ(thrombin)receptor;Par1;ThrR]、D7Ertd458e(necl-5)、NR1D1、Serpinh1(HSP47)、AXL、Mak和Areg(AR)等基因表达中,上调幅度在29.86~13.93倍之间。根据GO(GeneOntology)分类和Treeview分析,这33个基因的功能主要为促血管生成、细胞粘附、信号转导、细胞运动、转录、分子伴侣活性、蛋白激酶活性和受体结合等。结论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对这些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有助于找到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它们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宋波唐建武王波崔晓楠周春辉侯力
关键词:细胞株基因芯片淋巴转移小鼠
m^(6)A修饰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2023年
神经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够分化产生成熟脑细胞的多潜能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项新兴趋势,已被证实可恢复疾病动物的神经功能。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发生在RNA分子腺苷酸第六位氮原子上,m^(6)A甲基转移酶(Writers)和去甲基化酶(Erasers)能够可逆性调控RNA分子的m^(6)A甲基化水平,而m^(6)A甲基化结合蛋白(Readers)则可以识别RNA上的m^(6)A修饰,影响RNA的降解、稳定性和翻译等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m^(6)A修饰在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进展,其水平发生改变。m^(6)A相关酶表达的差异可引起m^(6)A修饰水平的改变。一些神经相关因子受到m^(6)A修饰的调控,在不改变碱基序列的条件下影响着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发挥。现将m^(6)A修饰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一综述,并进一步展望m^(6)A修饰对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影响。
杨明思陈海龙冀国华宋波曲丽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分化甲基转移酶
Osteoglycin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2009年
背景与目的:osteoglycin隶属富含亮氨酸小分子蛋白多糖基因家族成员,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过程的调控。本研究探讨osteoglycin表达与肿瘤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osteoglycin真核表达载体及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小鼠肝癌Hca-F细胞及Hca-P细胞,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析osteoglycin表达。体外实验评价osteoglycin表达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观察osteoglycin表达对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高表达osteoglycin可显著降低Hca-F细胞迁移能力(高、低表达osteoglycin细胞通过PET膜数量分别为45±6及90±5,P<0.01)及侵袭能力(高、低表达osteoglycin细胞通过PET膜数量分别为25±7及65±10,P<0.01),体内实验显示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下降[高、低表达osteoglycin细胞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3.3%(16/30)及80%(24/30),P<0.05]。有效抑制osteoglycin表达后,可显著提高Hca-P细胞迁移能力(低、高表达osteoglycin细胞通过PET膜数量分别为46±7及15±6,P<0.01)及侵袭能力(低、高表达osteoglycin细胞通过PET膜数量分别为31±8及8±4,P<0.01),体内实验显示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低、高表达osteoglycin细胞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6.7%(14/30)及20%(6/30),P<0.05]。结论:高表达osteoglycin降低小鼠肝癌Hca-F细胞转移能力,低表达osteoglycin提高小鼠肝癌Hca-P细胞转移能力。osteoglycin可能作为转移抑制基因参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的调控。
崔晓楠唐建武候力宋波王波陈善研
关键词:OSTEOGLYCIN转染SHRNA肿瘤转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