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鼻腔给予干细胞制剂对SD大鼠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采用SD大鼠,鼻腔给予干细胞制剂,观察其对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以确定受试物可能关系到人安全性的非预期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40只大鼠,7~8周龄,雌雄各半,入室检疫至少5天,检疫结束后随机... 张颖丽 樊宇 王超 李明 李芊芊 王三龙关键词:干细胞 SD大鼠使用舒泰;50和盐酸塞拉嗪麻醉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SD大鼠经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舒泰?50或盐酸塞拉嗪后的麻醉效果,并比较腹腔注射后对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给予戊巴比妥钠作为对照,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的舒泰?50或盐酸塞拉嗪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麻醉SD大鼠,观察其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大鼠腹腔注射舒泰?50(50 mg·kg-1)和盐酸塞拉嗪(25 mg·kg-1)麻醉后约20 min采血并分离主要脏器,比较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舒泰?50的2种给予方式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且诱导时间较盐酸塞拉嗪短而维持时间更长;腹腔注射舒泰?50或盐酸塞拉嗪对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与盐酸塞拉嗪相比,舒泰?50对SD大鼠的麻醉效果更好,可应用于大鼠的毒理学评价研究。 秦超 王超 李明 霍桂桃 唐茵茹 耿兴超 文海若 王三龙关键词:SD大鼠 麻醉 登革病毒Ban18HK20株非结构蛋白氨基酸定点突变对病毒增殖及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非结构蛋白氨基酸突变(NS1-G53D、NS3-E250V)对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4型Ban18HK20株增殖及毒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与DENV减毒株(PDK53)进行序列比对,确定Ban18HK20株突变位点;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点突变质粒pSPTM-Ban18HK20(G53D)、pSPTM-Ban18HK20(E250V)、pSPTM-Ban18HK20(G53D+E250V),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点突变质粒;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电转染Vero细胞拯救获得点突变病毒;通过蚀斑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生长动力学试验、CCK-8试验和小鼠神经毒力试验对点突变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酶切及测序证实点突变质粒构建正确。免疫荧光试验及病毒测序结果显示病毒拯救成功。点突变病毒比母本病毒蚀斑小。Ban18HK20(G53D)、Ban18HK20(E250V)、Ban18HK20(G53D+E250V)的病毒滴度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7.67、7.84、7.78 LgPFU/mL;母本病毒第5天达峰值,为7.68 LgPFU/mL。Ban18HK20(G53D)感染的BHK21细胞增殖活力与母本病毒感染的细胞相比显著增高(P=0.003 6);Ban18HK20(G53D)、Ban18HK20(G53D+E250V)感染的C6/36细胞增殖活力与母本病毒感染的细胞相比显著增高(P <0.000 1)。点突变病毒与母本病毒对4周龄BALB/c小鼠均无神经毒力;点突变病毒Ban18HK20(E250V)(LD50=8.51 PFU)、Ban18HK20(G53D+E250V)(LD50=0.69 PFU)对3日龄BALB/c乳鼠的神经毒力低于母本病毒(LD50=0.69 PFU);等量病毒经脑内注射后,点突变病毒Ban18HK20(G53D+E250V)对裸鼠的存活率(60%)高于母本病毒(0)。点突变病毒遗传稳定,在Vero细胞上传至第10代未出现回复突变。结论 非结构蛋白NS1-G53D氨基酸突变减弱了Ban18HK20株对C6/36和BHK21细胞的毒性,双点联合突变可减弱Ban18HK20株在裸鼠体内的神经毒力。本研究为DENV毒力位点研究及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李明 房恩岳 刘晓辉 李玉华关键词:登革病毒 定点突变 病毒毒力 非结构蛋白 大鼠重复肌肉注射CpG 684-乙肝疫苗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大鼠重复给予Cp G 684-乙肝疫苗,考察该新型疫苗的非临床安全性,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大鼠分为3组:溶媒对照组、(50μg Cp G 684+10μg HBs Ag)组和(500μg Cp G 684+10μg HBs Ag)组。每组40只动物,其中主毒性组每组30只,卫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肌肉注射(im)给药,在第0,2,4和6周各给药1次,实验期间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注射部位刺激性,测定体重、体温、摄食量,进行血清IL-6,TNF-α,IFN-γ和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解剖前进行尿检、血液学、血液凝固、血清生化学和抗核抗体测定,分别对每组部分动物进行剖检、脏器称重,并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疫苗使大鼠摄食量暂时性减少;低、高剂量均引起雌、雄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含量轻度降低;高剂量引起雌、雄鼠红细胞比容(HCT)轻度降低、雌鼠红细胞数轻度减少及雄鼠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轻度降低,低剂量亦引起雌鼠HCT轻度降低;低、高剂量疫苗均引起雌、雄鼠血清白蛋白和A/G比值降低,高剂量引起雌鼠血清总蛋白降低及雌、雄鼠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轻度升高。给药结束时,高剂量组2只雄鼠血清K+,P,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升高,Na+和Cl-水平降低,伴有肝血窦扩张充血和其他部分实质器官间质血管扩张。给药结束时,低、高剂量组雄鼠和高剂量组雌鼠的脾重及脾/体重比值增加。恢复期结束时,上述变化均明显恢复。与给予供试品相关的病理学改变为注射部位肌肉、坐骨神经及邻近肌肉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肌肉组织坏死及腹股沟淋巴结淋巴小结内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和副皮质区增宽,恢复期结束时病变明显消退。疫苗可诱导大鼠产� 刘丽 王超 林志 孟建华 李明 苗玉发 杨艳伟 张翊 邵彦 王丽颖 于永利 汪巨峰 李波关键词:新型疫苗 CPG 安全性评价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BHK21细胞上传代后的基因序列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BHK21细胞上传代后的病毒基因序列,以深入控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选取第二代病毒(P2)、第五代病毒(P5)、第十五代病毒(P15)提取RNA,反转录为c DNA后,进行各代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分析与乙型脑炎病毒毒力密切相关的关键位点基因是否发生改变。结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BHK21细胞上传5代后,病毒E蛋白上关键基因第279位(E279)氨基酸由甲硫氨酸(M)突变为赖氨酸(K)。 李明 赵丹华 李玉华4种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饮水储存时间-细菌培养报告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模拟现实环境,对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可能使用的4种处理动物饮水的储存时间-菌落进行监测,为该中心的实验动物饮水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种水样存放在模拟现实环境下,每周分别取样接种血平皿进行细菌培养,为控制样品传递可能造成的污染,取样及接种操作安排在临近储存环境的设备中进行。结果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连续5周未检测到细菌,高压灭菌过滤水连续8周未检测到细菌;新鲜未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及过滤水水样细菌检出阳性,其中新鲜自来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超过100个,新鲜过滤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平均34个(范围:29~37 cfu/mL)。结论高压灭菌水储存5周满足无菌要求,可提供给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未经高压灭菌过滤水储存1周内可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接取新鲜水样将更加安全;新鲜管道自来水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建议不要储存过夜饮用。 梁春南 李明 王超 张琳 李保文关键词:实验动物 饮水 细菌 药物源性自身免疫反应在不同品系大鼠间以及不同药物间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选用临床上与自身免疫不良反应关系明确的普鲁卡因胺作为工具药物,以期探索建立新的药物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动物模型;通过对三种品系大鼠的易感性以及两种药物D-青霉胺和普鲁卡因胺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对比分析,探讨药源性自身... 黄瑛 林志 杨艳伟 张顿 李明 张琳 耿兴超 霍艳 李波关键词:D-青霉胺 普鲁卡因胺 自身免疫反应 GLP试验中常用大鼠采血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GLP试验条件下的大鼠不同采血方法及优缺点,保证GLP试验的顺利开展。方法使用2 100只大鼠,分别通过眼眶静脉丛采血法、颈外静脉采血法、腋窝静脉采血法和腹主静脉采血法四种方法进行采血试验。结果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95.2%,操作简单快速,但易污染。颈静脉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89.3%。腋窝静脉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82.8%,可作为颈静脉采血法的补充。腹主静脉采血法成功率100%,操作简单,采血量大。结论在GLP试验中,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用或组合采血方法,保证完成试验的同时又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 王超 王铎 秦超 李明 耿兴超关键词:采血方法 M2ES急性毒性、体外溶血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根据新药申报要求,研究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M2ES)的急性毒性、制剂安全性和过敏性,为临床人用剂量设计和毒副反应监测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给BALB/c小鼠单次静脉注射375 mg·kg^(^(-1))的M2ES注射液,观察给药前后小鼠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和大体病理学变化。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不同浓度M2ES对绵羊红血球细胞溶血的影响。分别于1 d、3 d和5 d给Hartley豚鼠静脉注射2.4 mg·m L^(-1)和12 mg·m L^(-1)的M2ES致敏,末次给药后14 d激发,观察M2ES引起的过敏反应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小鼠给药前后临床症状观察、体重变化和主要组织脏器的大体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M2ES在0.20、0.16和0.12 mg·m L^(-1)浓度下能够引起体外红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M2ES高、低剂量组的全部豚鼠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BALB/c小鼠单次静脉注射M2ES的未见毒性反应剂量为375 mg·kg^(-1)。M2ES在0.08 mg·m L^(-1)及以下浓度不引起体外红细胞溶血,在2.4和12.0 mg·m L^(-1)浓度时不能引起豚鼠产生全身性过敏反应。 耿兴超 周代福 占顺利 高磊 王超 彭茜 李明 杨艳伟 李波关键词:BALB/C小鼠 急性毒性 体外溶血 实验动物运输中的福利保障 被引量:4 2012年 运输动物可能发生在各个动物生产或使用单位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动物供应商与用户之间,对于野生动物,还可能会发生在捕捉地点与饲养设施之间。动物的运输过程中,许多的方面可能对动物福利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搬运,从熟悉的同种中隔离及可能的单独饲养,被装载在不熟悉的运输容器中,装卸,运输途中的运动、震动、包括加速和减速,为保证平衡导致的紧张(特别是大动物),不熟悉的信息、声音和气味,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及极端温度,黑暗(避光设置),被停止供食或无采食和饮水意愿,最终用户提供的新环境和程序,不熟悉的人和可能社会等级竞争重构健等均是潜在造成动物应激的因素。认真评估和组织运输中的各个方面,人道对待所运输的动物对保障研究的质量和动物福利是必须的。本文简单论述了运输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及造成这些影响的潜在因素、评价指标。推荐了一个人道运输实验动物的通行准则,以及一些有价值的文献数据。更加详细的内容可以阅读参考文献的原文。 梁春南 李明 黎绍明 李保文关键词:实验动物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