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海上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的测试与计算
- 2003年
- 海上机械采油系统为了防止油井意外溢油在一定的井深加了封隔器,其动液面无法用回声仪测量,故不能采用传统的机械采油系统效率测试与计算方法。同时由于油管内流体的流动复杂,难以利用多相流原理测试与计算泵的扬程。鉴于此,根据海上机械采油工艺的特点,推导了两种测试海上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的方法,即套管法与油管法。在油管法中,避开了多相流复杂流态对测试与计算造成的困难。在套管法中,根据推导得出结论:泵扬程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气体的密度无关,从而使测试大为简化。这两种测试方法简单可行,测算结果准确可靠。
- 师祥洪闫敬东冯海东徐烈
- 关键词:海上采油机械采油套管法
- 试论提高锅炉燃油量测算精度的方法
- 1996年
- 介绍锅炉测试时燃油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流量计误差特性进行分析指出用流量计对锅炉燃油量进行准确测量的途径。
- 冯海东
- 关键词:燃油量流量计误差分析锅炉油田
- 玻璃态聚合物膜在天然气净化、脱水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气体分离膜技术已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天然气脱水领域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为此,介绍了天然气膜净化和膜脱水技术的原理;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笔者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所积累的经验,综述了天然气膜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塑化现象及其抑制方法;还对天然气膜脱水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冯海东张好民陈勇徐烈
- 关键词:天然气脱水玻璃态聚合物膜
- 油田联合站沉降油罐保温的经济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师祥洪闫敬东冯海东张劲松
- 关键词:胜利油田联合站保温
- 微温差法测量输油泵效率的误差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微温差法是现场测量输油泵效率的方法 ,但是采用其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根据误差理论 ,分析了出口压力表、密度计、温差仪的准确度和进出口温度计的安装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指出在输油泵的效率测试中 ,油品密度的测量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能忽略。为了保证输油泵效率的测量结果数据准确可靠 ,必须减少进出口温度计的安装误差 ,以及减少出口压力表。
- 冯海东徐烈师祥洪闫敬东
- 关键词:输油泵温度计出口温度
- 表面粗糙度对玻璃钢材料放气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设计了一套基于压差流量法的试验装置来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玻璃钢试样的放气速率;采用两种砂纸(100#和500#)打磨而得到两种不同表面粗糙度玻璃钢试样;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试样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测量了不同表面粗糙度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放气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测量室温度越高,玻璃钢试样的放气速率越大;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越大,其放气速率越大。
- 肖尤明冯海东朱鸿梅徐烈
- 关键词:玻璃钢表面粗糙度
- 输油系统机泵效率测试的误差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输油系统机泵效率测试是判断机泵性能的手段,也是输油系统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机泵效率测试结果是否准确以及如何减少测量误差等,以往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展的不多。进行误差分析是提高测试结果精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机泵效率测试的误差来源,认为机泵效率测试的主要误差是由泵的出口压力、流量和电机的输入功率的测量误差引起的。提出了减少测量误差的措施:提高出口压力表和泵流量计的准确度;对输油泵吸入端与排出端存在较大位差而泵出口压力较小时的情况不能忽略;用电能表法进行输油功率的测量。
- 冯海东
- 关键词:输油管道泵机组误差分析
- 锅炉加热炉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根据燃油掺水乳化装置用于锅炉燃烧的特殊性,给出了燃乳化油锅炉加热炉的两种热平衡分析方法,指出了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率的测试方法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和全面的测试节油率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合理评价装置节能效果的方法。
- 冯海东闫敬东
- 关键词:锅炉加热炉节能炼油燃烧
- 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率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对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准确测试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率的条件和方法。
- 冯海东
- 关键词:节油率锅炉
- 降低油田伴生气水露点与烃露点的膜分离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由于油田气含有较高的C3+和水分,在低环境温度下,其凝液易凝析,降低管道的输运能力;同时其水分易凝结,形成水合物,造成冰堵,还对管线和其他设备造成腐蚀。因此在油田气输送前,需要降低其烃露点与水露点。与传统的降低烃露点与水露点技术相比,膜气体分离技术具有投资少、低能耗、环境友好和结构紧凑等优点,正在得到广泛地应用。为此,总结了膜技术用于降低油田气水露点与烃露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可用于低压下从油田气中分离出轻烃和水分的两种无机膜分离技术:无形无机膜中的选择吸附Carbon膜(ASCM)和晶状无机膜中的选择吸附Zeolite膜;提出了这两种膜技术在从油田气中分离轻烃和水分的实验研究中,尚需对水分通过膜的渗透特性与选择结果,以及水分与轻烃通过膜的竞争吸附的结果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应用研究中应解决如何大幅降低膜的制造成本的问题。
- 冯海东肖尤明徐烈朱云光
- 关键词:露点伴生气体分离技术油田气凝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