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驹 作品数:34 被引量:125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胃肠动力药物在食管癌喷门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辅助治疗 2006年 陆江 李启驹 张立国关键词:食管癌 喷门癌 吻合口瘘 术中化疗对贲门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996年 从1980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404例,切除342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8.5%和20.8%;1987年以后随机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化疗4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46.8%和29.8%;术中化疗5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3.0%和38.9%。结果显示:术后化疗的3、5年生存率虽高于单纯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化疗的3年、5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临床病理分期研究显示:对临床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腺癌。 李启驹 刘平 李军 郭锋 陆江关键词:胃肿瘤 药物疗法 腺癌 预后 肺癌手术治疗79例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79例肺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肺癌根治术 5 2例 ,病灶楔形切除 2 0例 ,肺段切除 6例 ,探查术 1例。结果 7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 ,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 ,大部分病例均获随访 ,存活最长已超过 6年。结论 肺癌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临床医师加强鉴别诊断 ,以能及早诊断 ,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刘平 李启驹关键词:肺癌 手术治疗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病理类型 人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的细胞增生生物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1995年 采用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溴脱氧尿啶嘧核苷(BudR)标记的S期细胞的三种生物学指标,测定人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上皮正常和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细胞增生状况。食管粘膜上皮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上述指标变化幅度不大,但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时,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贲门随上皮病变的加重,PCNA和Ki-67阳性细胞逐渐升高。在同一类病变,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几乎是BudR的2倍。结果提示三种指标均与食管和贲门上皮病变进展程度有关,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细胞增生动力学状况。PCNA可能是一种简便易行,特别适宜研究大范围人群细胞增生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王立东 周琦 高珊珊 邢莹 李启驹 刘保池 裘宋良 Chung S.Yang关键词:癌前病变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细胞增生 生物学 消癌露治疗恶性肿瘤59例临床观察 1999年 自1996年12月~1997年5月,应用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的抗肿瘤生物制剂消癌露口服液(主要成份为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共观察了59例病人,结果表明,该制剂对肿瘤病人有一定的疗效.1 消癌露的作用机理消癌露除含有从生物材料中?.. 孙玉琴 谢振斌 李启驹 徐存拴关键词:恶性肿瘤 贲门癌切除率的临床分析(附232例) 被引量:4 1990年 自1983年6月~1986年12月,我们对100例贲门癌患者进行了开胸手术。其中切除72例,占72%。作者从临床症状和体征(吞咽不畅、上腹痛、胀满、腰背痛、食量下降、睡眠差、上腹部压痛等),回顾分析了它们与切除率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设计了供术前判断能否切除的参考指标。国内首例贲门癌切除成功至今已40多年。一般认为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术的总切除率或高或低,但其中贲门癌总是低于食管癌的切除率,约相差10~20%。这可能与术前无可靠的检查方法有关。根据我们设计的指标,1987年1月~1989年6月。 李启驹 孟凡华 王一川 耿永才 刘平 张立国关键词:贲门癌 切除率 胃肿瘤 河南省正常成人食管功能的测压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河南省正常成人的食管运动功能。方法用消化道压力检测仪检测38名健康成人食管不同部位的压力。结果食管上、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分别为4.78±2.05kPa和2.56±1.25kPa。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静息压分别为0.71±1.15kPa、0.68±0.49kPa和0.63±0.59kPa。食管原发性蠕动波的平均传播速率在食管上括约肌至食管上段为53.89mm·s-1,上段至中段为22.13mm·s-1,中段至下段为40.32mm·s-1,下段至下括约肌为15.06mm·s-1。结论食管各部位的压力值及原发性蠕动波的传播速率明显不同,食管的两端存在高压区。 李启驹 陈明耀 赵庆社 赵庆社 夏战胜 薛克修 陈宇航关键词:测压 食管 食管运动 结直肠癌发病研究进展:胰岛素抵抗和IGF-Ⅰ及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收集国外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国内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及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发生机理研究,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复杂且密切的联系。结论胰岛素抵抗及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但仍需在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蔡林刚 李启驹关键词:结直肠癌 胰岛素抵抗 SENP1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方法,以SENP1抗体和P53抗体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中SENP1和P53蛋白的表达,对表达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ENP1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75.0%(75/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36.0%(18/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ENP1的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P53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69.0%(69/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22.0%(11/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53表达与病人年龄、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SENP1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5)。结论:SENP1和P53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陈军 高琦 史媛 李启驹 成志刚 徐明 叶辉 张言 赵斌关键词:胃癌 P53 免疫组织化学 胸部肿瘤手术后肺栓塞的防治 目的:通过改变围手术期治疗方案,降低或避免胸部肿瘤手术后肺栓塞并发症。方法:1.改变术中,术后输液径路。2.手术后放弃所有止,凝血药物的使用。3.手术后三天常规应用抗凝药物治疗。4.早期发现肺栓塞征象,大剂量抗凝剂和溶栓... 李启驹 杨光 成志刚 陈荣铭 吕光军 徐俊关键词:胸部肿瘤 肺栓塞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