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凯

作品数:71 被引量:4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成像
  • 20篇肿瘤
  • 17篇体层摄影
  • 17篇体层摄影术
  • 17篇X线
  • 16篇X线计算
  • 16篇X线计算机
  • 11篇磁共振
  • 9篇能谱成像
  • 8篇子宫
  • 8篇细胞
  • 8篇恶性
  • 7篇血管
  • 7篇发射型计算机
  • 7篇PET-CT
  • 6篇子宫内膜
  • 6篇加权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影像
  • 5篇图像

机构

  • 45篇山东省千佛山...
  • 2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2篇山东大学
  • 8篇山东第一医科...
  • 4篇济宁医学院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2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滕州市中医医...
  • 1篇西门子(中国...

作者

  • 67篇邓凯
  • 32篇张成琪
  • 18篇王广丽
  • 11篇柳澄
  • 9篇宋吉清
  • 7篇孙丛
  • 7篇李伟
  • 7篇陈静
  • 6篇李爱银
  • 6篇王新怡
  • 6篇刘庆伟
  • 6篇姚树展
  • 6篇史浩
  • 5篇王君君
  • 5篇庞涛
  • 4篇刘松涛
  • 4篇王道平
  • 4篇董桂青
  • 4篇李昕
  • 4篇王锡明

传媒

  • 14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CT和M...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影像技术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医学诊断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宝石能谱CT显示肌腱的最佳单能量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寻求宝石能谱CT显示肌腱的最佳kev单能量。方法:对从2010年10月至今来我院行手足部能谱CT扫描的患者,同时进行健患侧对比扫描,随机抽取30例,选取健侧手足肌腱,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寻求显示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肉)最佳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的合适kev单能量。结果:肌肉与肌腱65kev的单能图像具有最高的CNR。结论:65kev单能量是显示肌腱的最佳单能量。
王君君张成琪邓凯
关键词:肌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表现。结果:17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表现分为4种类型:①类肺炎型3例,表现为两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中2例病灶内可见含支气管的气象;②肿块型5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肿块;③结节型4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小于3cm);④混合型5例,表现为两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及不规则肿块或结节影。17例中3例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CT对各种类型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活检病理。
庞涛王新怡柳澄马祥兴邓凯
关键词: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VolumeRAD容积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VolumeRAD容积成像检测肺结节的价值。方法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8±9.7)岁。用CT进行随访的肺结节患者进行了额外的PA胸部平片检查和VolumeRAD容积成像。三名胸部x线诊断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独立对胸部平片和VolumeRAD图像进行分析,结节依据清晰度被分为“清晰可见”,“不确定”,和“不可见”,依据大小分为:A组(直径〈5mm),B组(直径5~10mm),C组(直径〉10mm)。胸部CT作为参考标准,结节“清晰可见”为真阳性,计算胸部平片和VolumeRAD成像对肺结节的诊断灵敏度。结果CT上共显示结节247个,胸部平片和VolumeRAD成像对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9.90±1.30)%和(24.02±1.17)Y00(P〈0.05),在各组间和总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A胸片比较,VolumeRAD容积成像具有提高已知肺小结节检测性能的潜力。
赵茹贵张成琪王广丽李政义李军邓凯
关键词:肺结节胸部平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实施意味着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被纳入了国家监察法律的统摄之中和国家监察机关的监察之中,这要求在该法生效的范围内的所有组织要与该法的精神相适应,加强对行使公权力行为的监督。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
邓凯
关键词:民主党派
文献传递
双源CT双能量减影体部CTA技术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体部DE-CTA的辐射安全性和对体部血管评价的可信度。方法分别应用64层螺旋CT和双源CT双能量的体部CTA和常规腹部扫描序列对体部模拟人进行扫描,比较同类序列辐射剂量。30例疑体部血管病变者行DE-CTA检查(DE组),获得3组彼此匹配的横断面像,将140kV和80kV两组图像输入DE后处理程序,获得去骨MIP像和VR像(DE法);将融合图像输入Inspace手动去骨依次获得VR和MIP像(常规法),统计和比较后处理时间。回顾分析另一组30例(64层组),采用64层螺旋CT体部CTA序列,由2位医师对2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肉眼观察评价。结果体部DE-CTA辐射剂量不高于单球管CTA;肉眼观察DE组与64层组图像质量无差别;腹部DE法后处理时间短于常规方法,胸腹联合CTA两者时间无差异;体部DE-CTA步骤简化,人为因素少。结论体部DE-CTA辐射剂量不高于单源CTA,且能高质量地显示体部血管,与64层组的图像质量无差别,且较常规法节省图像后处理步骤或时间,人为因素减少。
马睿柳澄宋少娟亓恒涛孙丛邓凯黄玲
关键词:血管造影
^(18)F-FDG PET/CT显像对妇科肿瘤诊断和术后监测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和术后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已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分2组:第1组16 例,术前怀疑恶性肿瘤,行PET/CT进行诊断分期;第2组14例,术后6个月-2年不等,行多次化疗或放疗,用PET/CT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结果由手术病理检查和随访证实。结果第1组16例患者中PET/CT诊断15例阳性,其中7例显示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最小直径约0.6 cm;有1例假阴性。第2组14例患者中PET/CT显示10例共14处复发或转移,直径0.8-3.0 cm。无假阳性。结论PET/CT显像可用于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
邓凯张成琪刘庆伟陈静姚树展刘松涛李昕宋吉清
关键词:^18F-FDG术后监测妇科肿瘤显像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左侧锁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2024年
患者女,59岁。左锁骨肿物伴疼痛1年;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显示左锁骨旁软组织密度灶伴骨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不除外,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灶,双肺多发钙化、索条灶(图1)。左肩关节MRI显示左侧锁骨中段内侧局部见梭形软组织信号,呈稍长T1、T2压脂不均匀高信号,大小约13 mm×20 mm,边界欠清,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应ADC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边缘明显环形强化,临近锁骨骨质局部缺如,形态欠规整(图2,3)。
徐晨张晓燕邓凯
关键词:锁骨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胸部CT低剂量扫描联合不同迭代重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CT增强检查作为胸部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这也使CT成为医源性辐射的主要来源。现在常用的CT后处理算法中,迭代重建算法可以通过调整扫描权重在降低对比剂剂量及辐射剂量的同时,得到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如何选择最优的扫描权重目前仍无统一标准。本文主要对胸部CT低剂量扫描联合不同迭代重建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合理减少CT扫描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提供参考。
苏煜文刘慧邓凯
关键词:X线计算机能谱CT低剂量图像质量
双源CT对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桥长度和厚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的狭窄程度与心肌桥(MB)的长度及厚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MB长度、厚度,结果用x^-±s表示。以每隔5%R-R间期为1个重建时相,观察并测量MC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管径的变化,探索管径最大和最小时的时相显示规律,计算MCA最大狭窄程度,应用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450例可疑CHD和体检者,冠状动脉CTA发现MB—MCA 163例(36.2%),192处。在选取的被心肌完全包绕或覆盖的30例MB-MCA中,MCA收缩期管径最小时出现于R—R间期30%-35%者27例(90.0%),MCA舒张期管径最大时出现于R-R间期70%-80%者27例(90.0%)。统计学结果显示,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r=0.675,P〈0.01),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5)。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MCA管径最小和最大时一般分别出现于R-R间期30%-35%和70%~80%处;MCA收缩期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
刘世合柳澄王锡明王敏邓凯孙晓丽李曼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冠状动脉狭窄
^(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卵巢癌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术后化疗或放疗,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F-FDG PET-CT发现了9例患者,有复发或转移,共发现病灶直径0.3~3.2cm 23处病灶。手术病理证实9例(56%)无假阳性,无假阴性,诊断准确率100%;诊断复发或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78%、78%、90%和58%。PET-CT显示与术中所见病灶的大小、部位均一致。结论:18F-FDGPET-CT在卵巢癌的术后监测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张成琪邓凯刘庆伟姚树展陈静刘松涛李昕宋吉清王广丽
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