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云

作品数:88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旋毛虫
  • 15篇免疫
  • 13篇细胞
  • 12篇小鼠
  • 9篇链球菌
  • 8篇荧光
  • 8篇球虫
  • 8篇基因
  • 7篇荧光定量
  • 7篇兽医
  • 7篇猪链球菌
  • 7篇MRNA表达
  • 6篇原核表达
  • 6篇兽医学
  • 6篇耐药
  • 5篇蛋白
  • 5篇多拉菌素
  • 5篇实时荧光
  • 5篇实时荧光定量
  • 5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88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重大动...
  • 2篇黑龙江职业学...
  • 2篇天津市宁河县...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作者

  • 88篇李晓云
  • 75篇宋铭忻
  • 63篇韩彩霞
  • 46篇路义鑫
  • 33篇李巍
  • 16篇刘畅
  • 12篇唐颖
  • 9篇王泽
  • 8篇李艳华
  • 7篇徐佳
  • 7篇俞昭旸
  • 6篇苑青艳
  • 5篇李微
  • 5篇禹洋
  • 4篇赵志慧
  • 4篇扈炳新
  • 4篇李一经
  • 4篇石艳丽
  • 4篇张妍
  • 4篇赵祥

传媒

  • 16篇中国兽医科学
  • 1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0篇中国兽医杂志
  • 10篇中国畜牧兽医...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黑龙江畜牧兽...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4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微量稀释法及双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8株猪链球菌(S.suis)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表型,红霉素、阿奇霉素和泰乐菌素耐药率分别为92.8%、92.8%和89.3%,耐药表型以内在型(cMLSB)为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和mef,对ermA/B/C分型扩增、克隆、测序,26株菌扩增到ermB基因,16株菌扩增到ermA基因,其中15株同时扩增到ermB和ermA基因,1株未扩增到这两种基因的任一种;28株猪链球菌中均未扩增到ermC和mef基因。16株菌的erm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同源性为83%~100%,氨基酸序列与参照序列(X03216.1)相比突变点较多,有11株菌在34个位点处同时发生了改变;26株菌的erm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相似性为98%~100%,氨基酸序列与参照序列(AY183117.1)相比突变点较少,与参照序列完全一致的有7株,其余株仅1~3个氨基酸不同。说明本地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情况很严重,耐药基因为甲基化酶ermA和/或ermB,ermA基因突变点较多,ermB基因相对稳定。
李晓云赵志慧闫明李一经李艳华
关键词:猪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
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旋毛虫的疗效研究
2014年
研究了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旋毛虫各个时期的驱杀效果。采用多拉菌素浇泼剂按5 mg·kg-1·bw-1为小鼠背部浇泼给药一次,对小鼠旋毛虫成虫、移行期幼虫和包囊期幼虫进行驱杀。结果表明,多拉菌素浇泼剂对旋毛虫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杀虫率可达99.5%,其次是旋毛虫的移行期幼虫,杀虫效果达96.62%,而对包囊期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差,只有31.98%。多拉菌素浇泼剂治疗小鼠旋毛虫的成虫和移行期蚴虫疗效显著,而对包囊期幼虫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该药进一步的广泛应用于家畜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高玉红李晓云石艳丽宋铭忻
关键词:多拉菌素浇泼剂旋毛虫丙硫咪唑
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为研究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单一虫种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了6种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用分离的单卵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6株鸡艾美耳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PCR结果表明单卵囊分离株确为该6种纯株。本研究表明毛细吸管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使接种难度降低,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韩彩霞李晓云路义鑫李微宋铭忻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单卵囊
消化道线虫的培养装置
一种消化道线虫的培养装置,包括平皿、玻璃杯和纸条,平皿倒扣在玻璃杯口的上方,在平皿与玻璃杯口的中间有一宽3cm、长15cm、厚1-3mm的纸条,纸条的长1/3处位于玻璃杯口内部,2/3位于玻璃杯外侧;平皿的直径大于玻璃杯...
韩彩霞宋铭忻杨金雨路义鑫李晓云
文献传递
旋毛虫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及免疫相关性研究
寄生虫分泌的蛋白酶抑制剂是寄生虫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旋毛虫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SPI)基因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将所获PCR产物克隆至pEASY-...
路义鑫宋铭忻韩彩霞李巍李晓云马静
猪源链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28株猪源链球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研究东北地区猪源链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与parC、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通过PCR方法扩增parC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测序分析;18株耐药菌在parC基因80位的突变(AGC→ATT)导致氨基酸Ser→Ile突变,11株高度耐药菌在gyrA基因81位的突变(CAG→CAT、CTT或CTA)导致氨基酸Ser→Ile、Phe或Tyr的突变。当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1μg/mL时,parC和gyrA基因的QRDR区均未有突变;而当MIC≥2μg/mL时,ParC的氨基酸发生了Ser80→Ile的突变,同时发生GyrA氨基酸Ser81突变的菌株,耐药水平很高。研究表明,环丙沙星低水平类耐药是由于拓扑异构酶Ⅳ改变引起,而高水平耐药是由拓扑异构酶Ⅳ、DNA旋转酶共同改变引起的。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耐药性的高低与突变位点的多少成正比。
苑青艳王强李晓云赵志慧徐冰李一经李艳华
关键词:猪链球菌环丙沙星PARC基因GYRA基因
旋毛虫ES抗原及HSP70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旋毛虫HSP70对小鼠DC2.4细胞TLR2、NF-κB和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技术对空白对照组、Pam3csk4组、HSP70组、HSP70+ Pa...
宋铭忻路义鑫韩彩霞李巍李晓云刘畅王泽
绵羊血浆中多拉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2014年
本试验建立了绵羊血浆中多拉菌素的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用乙腈作为血浆中蛋白质的沉淀剂和多拉菌素的提取剂,离心后取上清液用旋转真空蒸发器挥干溶剂,用5%乙腈-水溶解残渣后用ODS—C18固相萃取法对提取的多拉菌素进行纯化。用氮气在60℃沙浴中对提取和纯化后的多拉菌素进行干燥。在无水条件下,用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作荧光衍生化试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对多拉菌素进行荧光衍生化。用荧光HPLC进行检测,检测条件: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流速1.0mL/min,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75nm,进样量20乩,柱温为20℃。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1ng/mL,在1-100ng/mL血浆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89.5%~95.67%;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4%和5%。结果显示,本方法样品提取、纯化和衍生化过程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少、重复性好。
石艳丽韩彩霞张子群李晓云宋铭忻李巍
关键词:多拉菌素固相萃取
TLR4/TLR2在感染旋毛虫小鼠中的变化
Balb/c小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剂量为500蚴/只,感染后0d、4d、7d、14d、21d和28d对小鼠体内Toll样受体和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LR4、TLR2和管家基因(β:ac...
路义鑫韩彩霞李巍李晓云徐佳唐颖刘畅宋铭忻
关键词:兽医学旋毛虫流式细胞术巨噬细胞免疫反应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研究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4)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设立实验组(旋毛虫重组抗原P53,终浓度为20μg/mL)、阳性对照组(IFN-γ,来源于提高树突状细胞IDO表达的小鼠,浓度为1 000 U/mL)和阴性对照组(PBS),分别刺激细胞0、3、6、12、24 h后收集样品,利用qPCR技术对细胞内IDO、IL-10、IL-6、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IDO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细胞内的IDO进行检测。结果 qPCR结果表明,旋毛虫P53蛋白能引起胞内IDO、IL-10、IL-6及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增加,且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在24 h时,相比于阴性对照组,P53蛋白刺激组IDO及IL-6转录水平上调了5倍左右,抑炎因子IL-10 mRNA转录水平更是上调了9倍左右,TNF-α mRNA转录水平上调了7倍左右;Western-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P53蛋白刺激组和IFN-γ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内IDO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在刺激时间为24 h时相比于空白对照组上调了4倍;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旋毛虫P53蛋白刺激组相比于阴性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荧光。结论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IDO表达水平的上调,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可能与旋毛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杨雪娇马晓刘东明李晓云宋铭忻韩彩霞
关键词:旋毛虫3-双加氧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