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朝晖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缺损
  • 2篇颌面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1篇岛状
  • 1篇岛状肌皮瓣
  • 1篇导电
  • 1篇地鼠
  • 1篇胸大肌
  • 1篇胸膜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造影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抑制剂
  • 1篇诱导型
  • 1篇诱导型一氧化...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杨朝晖
  • 4篇李劲松
  • 4篇潘朝斌
  • 3篇赵小朋
  • 3篇黄志权
  • 3篇陈伟良
  • 3篇张彬
  • 2篇王建广
  • 2篇张翠翠
  • 1篇黄洪章
  • 1篇乐志亮
  • 1篇许林锋
  • 1篇王建广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口...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73例原发性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原发于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1例原发部位为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于颈部者9例,颏部1例,眶区1例;男...
张翠翠王建广陈伟良潘朝斌李劲松张彬杨朝晖黄志权赵小朋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
文献传递
绝缘-导电转变材料VO<,2>的研究
杨朝晖
带壁层胸膜的胸大肌—肋骨复合瓣联合修复口腔颌面大型软硬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带壁层胸膜的岛状胸大肌—肋骨复合瓣在晚期口腔癌根治术后口腔软硬组织大型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可靠性。材料与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间收治的6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
潘朝斌李劲松黄洪章黄志权赵小朋张彬杨朝晖
文献传递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地鼠颊囊癌变的干预作用
目的:1观察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iNOS,VEGF表达,NO,MVD的动态变化.2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地鼠病变颊囊病理变化.3探讨NO的量与MVD的相关性,NO在癌变中的作用以及L-NAME干预癌变的可能机制.结论:1.DM...
杨朝晖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微血管密度
文献传递
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观察,探讨其适应症,以期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应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68例,其中舌癌28例,腭癌13例,...
王建广赵小朋张翠翠乐志亮陈伟良潘朝斌李劲松张彬杨朝晖黄志权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缺损缺损修复
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6例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行DSA检查 ,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 DSA可以清晰显示蔓状型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 ,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 ,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 ,达到影像治愈 ;出血立即停止 ,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 ;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 ,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李劲松陈伟良许林锋潘朝斌王建广杨朝晖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