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博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桫椤
  • 4篇种群
  • 4篇系统发育
  • 3篇植物
  • 3篇种群遗传
  • 3篇桫椤科
  • 3篇分子系统
  • 2篇三尖杉
  • 2篇三尖杉科
  • 2篇杉科
  • 2篇松科
  • 2篇种群遗传结构
  • 2篇孑遗植物
  • 2篇系统学
  • 2篇相关类群
  • 2篇罗汉松科
  • 2篇类群
  • 2篇红豆杉
  • 2篇红豆杉科
  • 2篇分子系统学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郑博
  • 8篇王艇
  • 7篇苏应娟
  • 6篇李雪雁
  • 5篇陈国培
  • 2篇曾庆璐
  • 2篇王伯荪
  • 2篇欧阳蒲月
  • 2篇江宇
  • 1篇刘文生
  • 1篇朱建明
  • 1篇徐茵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塘朗山桫椤孑遗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应用RAPD标记分析了深圳塘朗山桫椤孑遗种群全部57个个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50个引物共检测到17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个,多态位点比率5 85%。基于基因频率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 0165,Nei基因多样度指数平均值为0 0094,表明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对Jaccard相似性系数矩阵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57个个体可分为4个亚群。RAPD谱带表型的主成分分析(PCA)支持聚类分析结果。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种群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苏应娟王艇李雪雁陈国培江宇欧阳蒲月郑博
关键词:桫椤种群RAPD标记进化遗传分化
中国桫椤科植物叶绿体trnL内含子和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运用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的方法测定了蚌壳蕨科1种和桫椤科11种(其中桫椤分别测定19株,小羽桫椤测定2株)植物的叶绿体trnL基因内含子和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12种植物相应的长度介于1004-1082之间,A+T平均含量60.9%,G+C平均含量39.1%。计算了不同种间以及种内不同个体间序列的碱基差别(转换值/颠换值)和Kimura遗传距离。序列数据经排列后分别进行最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分析,结果显示:(1)白桫椤、海南白桫椤和大羽桫椤构成的分支最早和该科内其余植物组成的另一分支分歧,而后者又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分支,分别和桫椤亚属、黑桫椤亚属对应,支持夏群的分类处理;(2)大桫椤—狭羽桫椤—毛轴桫椤—篦齿桫椤、大羽桫椤—白桫椤—海南白桫椤以及小羽桫椤—桫椤各自构成独立、自然的末端分支,再参照分支内植物间的遗传距离取值,建议将此3个末端分支依次归并为3种:大桫椤、白桫椤和桫椤;(3)白桫椤属在科内处于基部位置,桫椤属的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为衍生分支,赞同Tryon关于桫椤科进化和囊群盖起源的假说。
王艇苏应娟郑博李雪雁陈国培曾庆璐
关键词:桫椤科TRNL内含子系统发育
红豆杉科及相关类群叶绿体rbcL基因与trnL-trnF间隔区序列的分支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运用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和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 16种植物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 -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定。选用PAUP软件分别对rbcL基因、trnL_trnF间隔区和rbcL基因—trnL_trnF间隔区联合数据矩阵进行分支分析 ,结果显示 :①穗花杉属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 ,将穗花杉属独立成科的意见未得到支持 ;②三尖杉属内篦子三尖杉地位特殊 ,赞同成立篦子三尖杉组 ;③罗汉松科属单系群 ,竹柏类应归属罗汉松科 ,不同意将其从该科中分离出来成立新科竹柏科 ;④不支持红豆杉科独立成目 ,其单生单轴球果可能是由复合双轴球果减化而来。
王艇苏应娟郑博李雪雁
关键词:红豆杉科三尖杉科罗汉松科RBCL基因
多重任意扩增子图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2002年
我国现行使用的1.2万余种中药材中动植物占99%,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互混、互代现象屡屡发生.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药材伪、混品种有增无减.由于中药的疗效与药材品质密不可分,所以为确保中药使用安全、有效,对各种药材进行准确、迅速、简捷地鉴定十分重要[1].
朱建明王艇苏应娟郑博刘文生
关键词:中药材
红豆杉科及相关类群叶绿体rbcL基因与trnL—trnF间隔区序列的分支分析
2002年
运用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和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16种植物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mL-trnK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定。运用PAUP软件分析对rbcL基因、trnL-trnK间隔区和rbcL基因-trnL-trnK间隔区联合数据矩阵进行分支分析,结果显示:(1)稳花杉属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将穗花杉属独立成科的意见未得到到支持;(2)三尖杉属内篦子三尖杉的地位特殊,赞同成立篦子三尖杉组;(3)罗汉松科属单系群,竹柏类应归属罗汉松科,不同意将其从该科中分离出来成立新科—竹柏科;(4)不支持红豆杉科独立成目,其单生单轴球果可能是由复合双轴球果减化而来。
郑博
关键词:红豆杉科RBCL基因三尖杉科罗汉松科
根据cpDNA trnL-F非编码区序列变异分析黑桫椤海南和广东种群的遗传结构与系统地理被引量:21
2004年
以黑桫椤分布在海南和广东 9个种群为材料 ,通过 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后再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叶绿体 DNA(cp DNA) trn L- F非编码区序列。序列长度介于 10 17bp至 10 2 1bp;碱基组成 A+T含量较高 ,百分比值为 6 0 .4 3%~ 6 2 .2 6 %。根据序列的核苷酸变异共鉴定出 15个单倍型。黑桫椤具高水平单倍型多样性 (h=0 .880 )和较高水平核苷酸多样性 (Dij=0 .0 0 342 ) ,其悠长的进化历史可能增加了遗传变异在谱系内的积累。单倍型最小生成网图和邻接树、种群间分化度 (FST=0 .12 6 4 5 )和基因流 (N m=3.4 9)、AMOVA分析 (地区间遗传变异占 11.91% ,p>0 .0 5 )以及 DNA歧义度结果一致显示 ,黑桫椤分布在海南和广东的种群彼此间不存在遗传分化。黑桫椤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地理式样具“星状”特征 ,提示种群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扩张 。
苏应娟王艇郑博江宇欧阳蒲月陈国培王伯荪
关键词:CPDNA地理分化
桫椤和黑桫椤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该论文包括基于叶绿体基因组中trnl-trnf非编码区(trnl内含子trnl-trnf基因间区)及atpb-rbcl基因间区序列变异分析桫椤、黑桫椤种群遗传结构和探讨它们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发育两方面的研究内容.桫椤科是真...
郑博
关键词:桫椤桫椤科种群遗传结构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孑遗植物桫椤种群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被引量:30
2003年
应用 RAPD标记分析了桫椤分布在海南尖峰岭及霸王岭 ,广东塘朗山、黑石顶及大西山孑遗种群的遗传变异。 2 8个引物共检测到 1 1 8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 33个 ,多态位点比率 2 7.97%。Shannon多样性、Nei遗传分化和分子方差分析 ( AMOVA)结果一致显示尖峰岭种群遗传多样性最大 ,霸王岭种群次之、塘郎山种群第三 ,黑石顶种群第四 ,而大西山种群最小。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 ;Shannon指数测出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率为 79.1 0 % (基于表型频率 )和 77.85 % (基于基因频率 ) ,Nei基因分化系数 ( Gst)达 80 .69% ,分子方差分析也表明种群分化极为显著 ( Φst=0 .82 86,P<0 .0 0 1 )。桫椤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很低 ,种内 Shannon多样性仅为 0 .0 641 (基于表型频率 )和 0 .1 1 2 4 (基于基因频率 ) ,总基因多样性只有 0 .0 770。另外 ,Jaccard相似性系数的 UPGMA分析结果显示 5个种群分为两个分支 :尖峰岭种群和霸王岭种群组成一分支 ;黑石顶、塘郎山和大西山种群组成另一分支 ,并且三者中前两者的遗传关系更为密切。聚类分析结果还得到主成分分析的支持。根据桫椤种群的遗传变异特点 ,初步探讨了保护策略。
王艇苏应娟李雪雁郑博陈国培王伯荪
关键词:桫椤种群遗传RAPD标记孑遗植物
中国桫椤科6种植物的RAPD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的方法分析中国桫椤科 6种植物 :小羽桫椤(Cyatheatsangii)、粗齿桫椤 (Alsophiladenticulata)、黑桫椤 (Alsophilapodophylla)、白桫椤(Sphaeropterisbrunoniana)、海南白桫椤 (Sphaeropterisbrunoniana)、桫椤 (Alsophilaspinulosa)。经筛选 4 0个引物 ,发现 14个引物的带型清晰并呈多态性。采用UPGMA法对求出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的结果显示 :所研究 6种植物明显地聚合为 3个类群 。
李雪雁郑博徐茵陈国培曾庆璐王艇
关键词:分类学分子系统学聚类分析系统发育桫椤科RAPD分析
孑遗植物桫椤和黑桫椤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子系统发育地理研究
苏应娟王艇郑博李雪雁
桫椤(Alsophilaspinulosa)和黑桫椤(Alsophilapodophylla)均属桫椤科孑遗植物,分别具高大主干和为大型草本,分布范围锐减。桫椤类具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不适应现代环境,只能在温暖、阴蔽的低纬...
关键词:
关键词:种群遗传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