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飞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植
  • 2篇手部
  • 2篇骨折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支
  • 1篇断离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对掌功能
  • 1篇多手指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危象
  • 1篇血液
  • 1篇盐类
  • 1篇乙酸盐类
  • 1篇引流

机构

  • 10篇延安市人民医...
  • 3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0篇周飞
  • 5篇高慧
  • 3篇董卫东
  • 3篇丁俊杰
  • 3篇郑娜
  • 3篇张斌杰
  • 2篇李康
  • 2篇张强
  • 1篇管英杰
  • 1篇周丽娜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洛地平联合肝素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象的预防作用及血管新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肝素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象的预防作用及血管新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断指再植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洛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T0)、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72h(T5)、120h(T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8.6%(8/35)显著低于对照组28.6%(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细胞比容(HC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术后wBV、PV、ESR、H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EGF、bFGF表达水平开始上升,VEGF至术后48h、bFGF至术后72h表达达高峰,此后逐渐降低,至术后120hVEGF、bFGF表达仍然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各时段VEGF、bFGF表述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肝素能够有效预防断指再植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植指血管新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
丁俊杰周丽娜高慧张斌杰周飞管英杰董卫东
关键词:再植术
不同创伤修复肌性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修复后肌性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不同创伤修复方法的肌性拇指与拇指对掌功能联系起来,测量第一掌骨外展、旋前、屈曲,拇指近节外展、旋前、屈曲以及拇指远节旋前等角度。结果:三种方法创伤修复都与拇指对掌功能有关(P<0.05)。结论:创伤修复后肌性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周飞高慧
关键词:创伤修复拇指对掌功能
手部多指完全离断再植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手部多指完全离断再植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对48例两个以上手指同时断离的连接处进行清洗,断离再植后,观察再植成功率。结果:48例患者共计断离手指176根,成活159根,坏死17根,成活率90.34%。结论:良好的手术技术、术前术后的细心照料和术后病情的详细观察是提高手部多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率的关键。
高慧周飞
关键词:离断再植
小指巨指畸形一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儿 女,2岁。发现右小指粗大伴右肘部及右侧乳头部也块1年,于2012年1月5日入院。
白顺宁董卫东周飞
关键词:巨指畸形小指乳头部
加巴喷丁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和血清β-内啡肽、前列腺素E_(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和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和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透明质酸钠),每组43例。对比两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血清β-内啡肽、前列腺素E_(2)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水平、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前列腺素E2水平则均降低,且观察组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前列腺素E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3,P=0.501)。【结论】KOA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调节β-内啡肽、前列腺素E_(2)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强周飞常睿郑娜
移植修复术在肌腱损伤伴足背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移植修复术在肌腱损伤伴足背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肌腱损伤伴足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共39例,全部患者行清创术处理,经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持续性负压引流技术完全覆盖创面,清创术后1周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移植术,移植术后8~12周实施皮瓣修复术,观察患者创面、伤口愈合和足部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39例移植修复术患者,皮瓣成活率100.00%(39/39),创面Ⅰ期愈合,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发现,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厚度和弹性均适宜,具有排汗、足部背伸和屈曲功能,且无足趾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6个月创面愈合后瘢痕指数明显改善,优于术后6、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有助于促进肌腱损伤伴足背复合缺损组织愈合,不影响足背功能,无明显并发症。
丁俊杰李康张斌杰高慧周飞董卫东
关键词:肌腱损伤
弹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弹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采取弹性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螺钉内固定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变化,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操作角度、住院天数、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下胫腓重叠距离、下胫腓间隙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胫腓重叠距离及AOF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下胫腓间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下胫腓重叠距离、下胫腓间隙及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GP、BAL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β-CTX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GP、B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β-CTX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弹性内固定和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存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效果相当,而弹性内固定手术操作更便利,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更早,安全性更高。
曹尚鹏周飞郑娜
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4例手部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手部创面修复效果、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创面修复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2.26%(P=0.01)。观察组手术后创面总感染率为1.61%,低于对照组的11.29%(P=0.03)。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0)。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均能作为手部创面有效的修复手术,但后者更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术后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周飞曹尚鹏郑娜
关键词:手部创面
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腕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DRF患者100例,依据术式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予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腕关节活动度、腕功能、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A组,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6个月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桡偏、尺偏等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2个月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桡偏、尺偏等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可减少DRF患者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可改善患者近期腕关节活动度、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飞张强郑娜常睿
关键词:关节镜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VSD治疗效果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VSD术的DFU患者106例为DFU组,根据VSD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27例)和有效组(79例);同期另选取55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单纯T2DM组,55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计算GNRI,检测血清25(OH)D。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NRI联合血清25(OH)D对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DFU组、单纯T2DM组、对照组GNRI、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GNRI、血清25(OH)D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Wagner分级4级、HbA1c升高为DFU患者VSD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踝肱指数、GNRI、25(OH)D升高为DFU患者VSD治疗有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GNRI联合血清25(OH)D水平评估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大于二者单独评估的0.800、0.879(P均<0.05)。结论GNRI、血清25(OH)D水平低的DFU患者VSD治疗效果差,二者联合对DFU患者VSD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较高。
白顺宁曹尚鹏李康丁俊杰张斌杰周飞高慧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25羟维生素D负压封闭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