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七氟醚
  • 3篇麻醉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盐酸
  • 2篇异丙酚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术后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剥夺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清醒
  • 2篇清醒镇静
  • 2篇外科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栓塞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王宏伟
  • 7篇艾艳秋
  • 5篇张卫
  • 5篇李兰兰
  • 4篇李治松
  • 3篇李丽伟
  • 2篇储勤军
  • 2篇林彦俊
  • 2篇程黎娜
  • 2篇何龙
  • 1篇王家祥
  • 1篇王艳萍
  • 1篇徐广
  • 1篇陈淼
  • 1篇杨磊
  • 1篇余旸
  • 1篇张天标
  • 1篇何巍
  • 1篇管生
  • 1篇韩雪萍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PCIA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监测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120例,年龄40~65岁,体重45~80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组(DS组)。手术开始前15 min,2组均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和托烷司琼5 mg,DS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给药时间15 mi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S组PCIA药液配方:舒芬太尼2 μg/kg +托烷司琼5 mg;DS组PCIA药液配方:舒芬太尼2 μg/kg +右美托咪定2 μg/kg +托烷司琼5 mg,2组PCIA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镇痛泵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术后30 min、2、6、12、24和48 h时记录OAA/S评分和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吗啡补救用量;记录镇痛期间止吐药使用量、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DS组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和吗啡补救用量减少,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OAA/S评分降低(P〈0.05),恶心呕吐、止吐药追加量、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躁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PCIA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
王宏伟程黎娜艾艳秋李丽伟李治松储勤军管生张卫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肝动脉栓塞病人控制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人体精子运动功能和体外获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 观察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和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在临床浓度下对人体精子运动功能和体外获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男性精液标本经Percoll密度梯度法离心优选后沉淀,沉淀精子置于人体精子体外获能培养基,调节精子密度为(30 ~50)×10^6/ml,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根据暴露环境中七氟烷浓度不同,分为低浓度组(S1组,1.8%)和高浓度组(S2,2.2%);丙泊酚组根据培养基中丙泊酚浓度不同,分为低浓度组(P1组,1.8 μg/ml)和高浓度组(P2组,2.4μg/ml).在37℃孵箱中培养5h,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评价精子运动参数,包括:精子运动活力(a+b级)%、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头部侧向运动平均振幅(ALH);采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技术评价精子体外获能,以(B+AR)%表示已发生获能的精子比例.结果 1.8%、2.2%七氟醚和1.8、2.4μg/ml丙泊酚分别作用于精子5h以后,精子的运动活力(a+b级)%以及VCL、VSL、VAP、ALH都有明显下降,且对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0.017);相同临床效应浓度,七氟醚对精子运动功能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丙泊酚(P=0.026);相同临床效应浓度下,七氟醚对精子获能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丙泊酚组(P=0.011).结论 七氟烷和丙泊酚临床相关浓度暴露,对人体精子运动功能和体外获能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七氟烷对精子运动功能和体外获能的抑制作用强于丙泊酚.
王宏伟张天标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精子活力获能
老年人脑电双频指数、异丙酚血药浓度与镇静深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应用异丙酚镇静,脑电双频指数、异丙酚血药浓度和镇静深度之间的相关性[1]。方法:48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老年组(65~85岁)和年轻组(18~40岁),每组24例。为尽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采用靶控输注方式给药。异丙酚靶浓度从0.5μg/mL起逐渐增加,直至患者对轻推无反应(意识消失),每个浓度维持5min。连续记录EEG参数,在每一稳态血药浓度末,记录BIS、95%SEF,桡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并评定镇静深度(OAA/S评分法)。用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相关分析,并计算预测概率(Pk)值。结果:两组BIS(r=0.935~0.955)与镇静水平的相关性优于血药浓度(r=-0.849^-0.870)和95%SEF(r=0.503~0.571),BIS的Pk值高(0.942~0.972)。在同一镇静评分(OAA/S 4~1)时,老年组BIS值明显高于年轻组(P<0.01),而血药浓度低于年轻组(P>0.05)。结论:BIS在监测异丙酚镇静水平及预测意识消失方面有重要价值,在同一镇静评分时,老年人BIS值高于年轻人。
马友兵王宏伟林彦俊
关键词:老年人异丙酚清醒镇静脑电双频谱指数
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大样本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1 535例小儿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三组,观察麻醉前用药唾液分泌量、体温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三组分泌物量有差异(P<0.01)。三组基础体温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5)。三组基础心率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1)。三组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因此PHC 0.04mg/kg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抑制唾液腺分泌,维持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李丽伟艾艳秋王家祥王宏伟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药
右美托咪定对术前睡眠剥夺大鼠术后痛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术前睡眠剥夺大鼠术后痛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12-14周龄,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切口痛组(IP组)、睡眠剥夺+切口痛组(SD+IP组)和睡眠剥夺+切口痛+右美托咪定组(SD+IP+DEX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于第1天睡眠剥夺完成后制备切口痛模型。SD+IP+DEX组切口痛造模前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连续3 d,其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或睡眠剥夺前1 d、术后或睡眠剥夺后12、24和72 h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行为学测试完毕后,采集血样和脊髓背角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脊髓背角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4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血清皮质酮浓度及脊髓背角5-HT含量升高(P〈0.05);与IP组比较,SD+IP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血清皮质酮及脊髓背角5-HT含量升高,SD+IP+DEX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P〈0.05),血清皮质酮及脊髓背角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IP组比较,SD+IP+DEX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血清皮质酮及脊髓背角5-HT含量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术前睡眠剥夺大鼠术后痛,机制可能与抑制应激反应和脊髓背角5-HT水平有关。
王宏伟艾艳秋李丽伟李治松张卫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睡眠剥夺
听力障碍因素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评价听力障碍因素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 方法患听力障碍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耳科手术患者95例为试验组(T组),另选听力功能正常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非耳科手术的患者95例为对照组(C组),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20~30 kg/m2。异丙酚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2 μg/ml,当目标浓度达到血浆靶浓度开始,稳定1 min,梯度增加异丙酚0.3 μg/ml,直到睫毛反射消失且对轻拍肩部无反应,记录此时的BIS值(BISLOC)、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用量和意识消失时间。 结果与C组比较,T组BIS基础值、BISL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效应室靶浓度和用量降低,意识消失时间缩短(P〈0.05)。随着听力障碍程度加重,意识消失时所需要的异丙酚用量逐渐减少(P〈0.05)。 结论听力障碍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增强。
王宏伟沈丹李兰兰何龙何晨辉张卫艾艳秋储勤军
关键词:听力障碍二异丙酚清醒镇静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TACE的肝癌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均于术前通过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给予不同镇痛药物:H组:盐酸氢吗啡酮120 μ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D1组:盐酸氢吗啡酮120 μg/kg+右美托咪定1 μg/kg +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D2组:盐酸氢吗啡酮120 μg/kg+右美托咪定2 μ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分别于栓塞即刻和栓塞后5 min、手术结束和术后0.5、1、4、12及24 h,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AA/S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盐酸氢吗啡酮消耗总量、吗啡补救总量、术后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组、D1组和D2组患者盐酸氢吗啡酮消耗总量分别为(4.3±0.1)、(4.1±0.1)和(3.8±0.1)mg,PCIA按压次数分别为(13±3)、(6±2)和(2±1)次,吗啡追加总量分别为(30±5)、(15±3)和(3±1)mg,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0%、28.3%和10.0%,D2组均低于H组和D1组(均P〈0.05)。栓塞即刻和栓塞后5 min、手术结束和术后0.5、1、4、12及24 h,D2组VAS评分分别为(1.9±0.2)、(2.1±0.3)、(1.8±0.4)、(1.8±0.3)、(1.7±0.3)、(1.6±0.3)、(1.3±0.2)和(1.3±0.3)分,均低于H组和D1组(均P〈0.05);D2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7±1.1)、(8.9±0.8)、(9.2±0.9)、(9.0±0.7)、(9.1±0.8)、(9.0±0.6)、(9.1±0.7)和(9.2±0.9)分,均高于H组和D1组(均P〈0.05)。各组患者均未发生过度镇静。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可以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且没有�
王宏伟李兰兰李治松程黎娜
关键词: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静脉自控镇痛泵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及恢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患者采用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术后早期情绪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均在同样的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镇痛予以单纯静脉镇痛泵,观察组60例患者术后镇痛予以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及恢复质量评分。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心理支持及疼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快速改善围术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杨爱民余旸王宏伟杨磊
关键词:乳腺癌氯胺酮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和痛阈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和痛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Dex组(SD+D组)。SD组和SD+D组大鼠被置于盛满水的玻璃容器中央平台,每天10 h,持续8 d。C组大鼠被置于无水玻璃容器平台上,其余条件与SD组和SD+D组完全相同。SD+D组腹腔内注射50μg/kg Dex,1次/d,C组和SD组腹腔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期,之后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持续8 d。结果与C组比较:SD组大鼠第3~8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D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组比较:SD+D组大鼠第3~8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D组大鼠第2~8天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D组PMWT、PWT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组比较:C组和SD+D组大鼠第2~8天PMWT明显升高,PWTL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Dex可以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记忆功能,减轻睡眠剥夺大鼠的疼痛。
王宏伟艾艳秋李治松张卫
关键词:睡眠剥夺痛阈
反流性食管炎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咽喉反流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阳性的反流性食管炎(RE)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咽喉反流(LPR)的发生,并探讨LPR的危险因素以及构建LPR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纳入胃镜检查阳性的RE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麻醉评估时,采用访谈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收集可能与LPR发生相关的暴露信息,记录LPR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探讨LPR发生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PR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收集1703例胃镜检查阳性的RE患者的完整资料,其LPR的发生率为8.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镜下食管裂孔疝、镜下贲门松弛、食管碘染色、镜下残胃炎、饱胃、呛咳、呼吸抑制(χ^(2)=186.327、4.414、81.203、53.951、71.724、26.581、9.664、1.810、7.310、4.232、15.215,P<0.05)与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发生LPR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BMI超重、BMI肥胖、镜下可见食管裂孔疝、年龄>66岁(RR=2.991、2.017、1.981、7.635,95%可信区间(CI):1.794~4.988、1.078~3.774、1.228~3.194、2.873~20.291,P<0.05)是LPR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95%CI:0.792~0.864(P<0.05);模型敏感度为71.090%,特异度为82.52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发生LPR的影响因素较多,LPR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早期预案和处理,以减少LPR的发生。
李兰兰陈淼王宏伟贾利军王艳萍
关键词:反流呛咳咽喉反流反流性食管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