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pase-8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Caspase-8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的定位表达差异显著(P<0.05);资料显示,其表达与是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以及肿瘤浸润深度有直接联系(P<0.05)。结论 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是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以及肿瘤浸润深度有直接联系,可以作为临床中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指标物。
- 宗振峰袁君杨博任明明孙凤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ASPASE-8蛋白表达
- RCAS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RCA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研究组)和30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测定RCA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RCAS1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Ⅲ期患者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低分化患者RCAS1表达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CAS1蛋白异常表达,检测其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袁君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 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1例
- 2013年
- 患者 男,65岁。咳喘进行性加重半年,咯血、呼吸困难1天。查体:端坐呼吸,三凹征明显,口唇紫绀,可闻及哮鸣音。胸部CT及气管重建示隆凸上4cm处主气管内见直径18.74mm肿物,边缘光滑,阻塞符腔约90%(图1、2)。
- 任明明袁君孔繁义
- 关键词:气管内肿瘤切除体外循环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气管重建
- 胸腔镜辅助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
- 任明明周文艳孔繁义孟庆军袁君杨博
- 利用胸腔镜微创特点与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相结合,对合并连枷胸的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较传统剖胸手术,具有出血少、机械通气时间短、肺感染率低等优点,为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入选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 关键词:
- 关键词:肋骨骨折胸腔镜内固定手术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中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Caspase-8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临床的实验分析,在患者的癌组织中检测Caspase-8的阳性率为64.7%,正常的组织中检测Caspase-8的阳性率为73.5%,其中组间的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是组间Caspase-8蛋白的表达强度和细胞内的定位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组织中的Caspase-8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是否吸烟、性别与年龄等无明显的联系。但是Caspase-8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临床的分期以及患者的生存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中Caspase-8蛋白表达强度明显,并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的分期以及患者的生存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志物。
- 宗振峰袁君杨博孙凤莉任明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ASPASE-8蛋白
- 后纵隔血管瘤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男,68岁。体检发现左侧纵隔肿物。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后纵隔第5椎体旁约3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图1)。查体无特殊。人院后行胸椎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与脊髓无明显关系。
- 袁君宗振峰杨博孔繁义戴国光
- 关键词:胸部CT检查软组织密度磁共振检查纵隔肿物后纵隔
- 微创McKeown术与左后外切口路径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微创Mc Keown术与左后外切口路径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100例,行微创Mc Keown术;对照组120例,行传统的左后外切口路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试验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胸胃坏死穿孔、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上纵隔及左、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采用微创Mc 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符合微创手术要求;但术后胸胃坏死穿孔、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上纵隔、左侧和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 袁君宗振峰杨博孔繁义戴国光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检查
- 非小细胞肺癌中RCAS1的表达及意义探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中RCAS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该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间收录的38例(A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同期的36例肺良性病变的肿瘤组织(B组)及36例正常肺组织(C组)中的RCAS1的表达水平作为对比。结果通过分析,A组肺组织中RCAS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的高于C组肺组织中的RCAS1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其中组织中的RCAS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CAS1异常表达,并且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的指标物。
- 宗振峰袁君杨博孙凤莉任明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RCAS1
- 胸腺瘤组织中P53、Ki-67、VEGF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腺瘤组织中P53、Ki-67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手术切除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作病理分析,同期选择30例手术切除胸腺囊肿患者的正常胸腺组织作对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P53、Ki-67、VEGF表达情况。结果胸腺瘤组织中各项指标阳性表达率(52.5%,45.0%,47.5%),明显高于正常胸腺组织(3.33%,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瘤组织中VEGF、P53及Ki-67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等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而P53与肿瘤侵袭性、重症肌无力、Masaoka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Ki-67与肿瘤的侵袭性、WHO组织分型、Masaoka分期以及Bernatz分类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与肿瘤的侵袭性、Masaoka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另外胸腺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呈现显著正相关(r=0.151,P=0.001);P53和VEGF的表达呈现显著正相关(r=0.134,P=0.005);Ki-67和VEGF的表达也呈现显著正相关(r=0.157,P=0.000)。结论 P53、Ki-67以及VEGF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袁君
- 关键词:胸腺瘤P53KI-67VEGF
- RCAS1和Caspase-8水平变化对肺癌患者预后意义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表达在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癌抗原(RCAS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8抗原(Caspase-8)水平变化对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48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肺癌组织中RCAS1和Caspase-8进行检测,同时选择良性病变组织48例作为良性组,对RCAS1和Caspase-8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生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高-中分化组RCAS1高表达明显低于低-未分化组,高-中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未分化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良性组RCAS1阳性率分别为85.42%、68.75%;Caspase-8阳性率分别为54.67%、81.25%,观察组RCAS1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Caspase-8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CAS1阴性与弱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阳性与强阳性患者;Caspase-8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aspase-8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S1和Caspase-8两种因子参与了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度表达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因此,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宗振峰袁君杨博孙凤莉任明明
- 关键词:CASPASE-8肺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