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顺亮

作品数:50 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解剖学
  • 12篇教学
  • 8篇局部解剖学
  • 5篇系统解剖学
  • 5篇教育
  • 5篇解剖学教学
  • 5篇护理
  • 4篇动机
  • 4篇学习动机
  • 4篇知识
  • 4篇人体解剖学
  • 4篇穿刺
  • 3篇肾上腺移植
  • 3篇护理专业
  • 3篇供体
  • 3篇本科
  • 3篇本科生
  • 2篇新生儿
  • 2篇心态
  • 2篇心态分析

机构

  • 40篇桂林医学院
  • 19篇桂林医学院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46篇田顺亮
  • 16篇张黎黎
  • 15篇于兰
  • 11篇李鸿文
  • 10篇骆降喜
  • 10篇周思
  • 9篇彭云滔
  • 8篇夏春波
  • 5篇刘承伟
  • 5篇刘昉
  • 4篇陈敏
  • 3篇张幸
  • 3篇钱学华
  • 3篇马军
  • 3篇邵晓云
  • 2篇蒋常文
  • 2篇兰羚元
  • 2篇叶俊
  • 2篇王俊锋
  • 1篇杜振宗

传媒

  • 6篇解剖学研究
  • 5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华夏医学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移...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广西人文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胎鼠为供体的肾上腺移植研究
目的:为临床以胎儿为供体的肾上腺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双侧肾上腺切除组;C组,以16天胎鼠为供体移植组;D组,以18天胎鼠为供体移植组;E组,以20天胎鼠为供...
田顺亮
关键词: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皮质酮
文献传递
“钩挂链式法”在护理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我们将认知心理学与系统解剖学教学相结合,提出了"钩挂链式教学法",即利用"组块",将新知识进行组织,并通过关键词的联想,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将更新的知识与新知识逐步链结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进行知识的学习储存,知识构建的方法。建立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抽象且复杂,知识记忆的量也很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应用"钩挂链式法",以探索其效用。
张黎黎田顺亮
关键词:知识构建护理专业知识链
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被引量:4
2015年
人应该珍惜生命,修养心性,以配天德。所以"生命教育"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思想来源。局部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旨在研究正常人体局部层次、器官位置及毗邻关系。
于兰田顺亮周思李鸿文马军骆降喜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生命教育大学生
PBL对学生影响的探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索PBL对学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实施PBL,然后以问卷的形式设计17个调查项目,对采用PBL的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进行调查,以判断PBL对学生的影响。结果 17个调查项目中,除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巩固作用、信息资源采集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报告撰写能力的提高这3个项目的正性得分较低,与设定的基准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他各项目的正性得分均较高,与设定的基准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待改善。
张黎黎于兰李鸿文骆降喜周思田顺亮
关键词:PBL知识
大鼠爬板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及其在脑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大鼠爬板实验装置,以使科研工作者能轻松快捷地通过爬板实验检测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β4组、PBS组和sham组。分别采用新装置和原装置对3组大鼠进行爬板实验,检测记录术后1~7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新装置进行检测:Tβ4组和PB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在逐步平缓下降,5 d后,仍可检测到神经功能缺失;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在3 d后,均可检出。Tβ4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前3d均可检出。PBS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术后一直可以检出。用原装置进行检测:Tβ4组和PB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跳跃式下降,5 d后,不再能检出神经功能缺失;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在第4天时检出。Tβ4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在前2 d检出。PBS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前在前4 d检出。结论新的实验装置制作简单,实验操作便利;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能更好地检测出因实验因素所造成的统计学差异。
张黎黎田顺亮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以胎鼠为供体的肾上腺移植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以不同胎龄胎鼠为供体的肾上腺移植后,移植物的结构重建及分泌功能状况。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6只。A组,假手术组;B组,双侧肾上腺切除组;C、D、E组分别以16、18、20d龄胎鼠为供体进行移植。结果术后4周,C、D、E组镜下显示被膜增厚,被膜下有许多新增殖的细胞,球状带、束状带有较好的重建。体质量:A组术后第3周降至最低点,第4周逐渐恢复接近术前水平;B组术后持续上升;C、D组术后前2周增高,后2周持续下降;E组术后前3周缓慢升高,第4周回落。血清皮质酮水平:B组术后急剧下降;C、D、E组术后2周都大幅下降,然后逐渐增高;D、E组术后同期水平接近,C组术后水平却明显低于D、E组(P<0.05)。结论胎鼠肾上腺移植后易于成活,结构可较好地重建,分泌功能逐步增强,是一种合适的供体;大龄胎鼠的供体移植后,在免疫排斥反应方面与小龄胎鼠的供体无明显差异,而结构重建及分泌功能优于小龄胎鼠的供体。
田顺亮孙建森
关键词:胎鼠皮质酮
激发学习动机在临床人体解剖学重修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从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策略三个方面,结合教研室经验,阐述了如何激发人体解剖学重修学生的学习动机。
于兰骆降喜田顺亮刘承伟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心态分析及授课方式探讨
2017年
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心态方面的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授课方式。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学习心态,针对各章节授课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活体演示、归纳总结、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邵晓云周思马军李鸿文彭云滔于兰夏春波骆降喜田顺亮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学生心态授课方式
医学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26
2019年
医学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发展的现状,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自身实际情况,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切入点,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项目实施后的体会提出一些建议,以便为今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邵晓云方方田顺亮周思于兰刘昉彭云滔夏春波欧叶涛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院校本科生
河南南阳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的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南阳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趋势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为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6~90岁的被调查人群分为14个年龄组,用MetriscanTM骨密度仪检测指骨骨密度,获取t值及OP发病率。结果:男性BMD的t值从16岁开始增高,在31~35岁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81~90岁时,降至-2.328±1.610;OP在51~55岁出现,发病率2.70%,56~60岁明显增高,达到18.92%(P<0.05),并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女性BMD的t值在36岁~40岁达到峰值0.383±1.018,随后下降;OP在41~45岁出现,发病率3.45%,至51~56岁明显增至41.46%(P<0.05),并随年龄继续增高。结论:南阳地区,男性和女性的峰值骨量分别在31~35岁、36~40岁到达,男性早于女性;BMD达到峰值后,男性下降趋势平缓,骨量的丢失速度较慢,女性则相反;从46岁到80岁,各年龄组女性的t值均小于同年龄组的男性(P<0.05),相应OP的发病率除76~80岁组之外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在51~55岁,OP开始出现,女性OP在41~45岁开始出现,比男性早10年;女性骨量的丢失速度及OP的发病率在绝经期及以后明显加快和增高,受雌激素的影响较大。
刘经甫田顺亮戴功谨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峰值骨量绝经期激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