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明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动过速

机构

  • 9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张晓明
  • 4篇叶健烽
  • 4篇何如平
  • 3篇简政威
  • 3篇李大强
  • 2篇黄虔
  • 2篇熊斌
  • 2篇黄志超
  • 1篇李伟其
  • 1篇刘冬生
  • 1篇刘杨
  • 1篇莫玉前
  • 1篇赵洪磊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东莞汉族人PCSK9基因SNP与冠心病及其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东莞汉族人PCSK9基因E670G位点SNP与冠心病(CAD)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CAD患者100例及非CA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血液,提取DNA并采用PCR法分析PCSK9基因E670G位点SNP,并采用基因测序法验证。采用酶法检测患者血脂水平,并随访CAD患者采用他汀类治疗后血清脂质水平的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冠心病(CA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主要为AA即298bp和152bp的纯合子,其次为AG即450bp和298bp、152bp的杂合子,尚未检测到450bp GG纯合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AD组患者AA基因型的患者LDL-C水平显著低于AG基因型,HDL-C水平显著高于AG基因型的患者(P<0.05)。随访半年发生心血管的例数总共为27例,AA基因型占66.7%,AG基因型占33.3%,G等位基因携带者心血管事件例数和平均病变支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LDL-C、HDL-C水平及CAD病变程度相关,CAD患者中G等位基因的携带可能增加发病概率和再发病风险。
莫玉前李伟其钟盂如张晓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冠心病预后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张晓明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胺
ACS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对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与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探讨其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240例,其中188例确诊为ACS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82例;CAG检查阴性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IL-6、IL-10、IL-6/IL-10、TNF-α与hs-CRP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中IL-6、IL-10、TNF-α含量、IL-6/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IL-6含量与hs-CRP含量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IL-6含量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IL-6/IL-10比值、TNF-α及hs-CRP的含量与ACS的病症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对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何如平叶健烽张晓明简政威黄志超李大强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细胞因子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及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的300例冠脉支架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抽烟指数及饮酒情况)及疾病情况[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病变部位、支架个数及支架直径]患者地再狭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冠脉支架患者中发生再狭窄29例,发生率为9.67%;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情况、高血压情况、TG水平、病变部位及支架个数患者地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抽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LDL-C水平、高CRP水平及支架直径<3.0 mm患者地再狭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抽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LDL-C水平、高CRP水平及支架直径<3.0 mm是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可作为防控与干预措施制订的参考依据。
简政威张晓明
关键词:冠脉支架再狭窄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46例CHF患者需要置入CRT的临床资料,比较CRT置入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ED)、心电图QRS波群时限、6 min步行距离。结果:患者根据新器械置入和原有起搏器升级分为新置入组(A组,n=23)和起搏器升级组(B组,n=23),A、B组CRT后反应良好率分别为69.6%(16/23)和73.9%(17/23),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NYHA、LVEF均有明显改善,LVED明显缩小、QRS时限明显缩短,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CRT能改善药物治疗不满意的CHF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症状。
刘冬生张晓明叶健烽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早期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心率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6例起病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常规每日应用比索洛尔片,不需调整剂量就达目标心率(55~65次/min)者为A组,未达目标心率者再随机分组于入院后第1天(B组)、第3天(C组)、第7天(D组),调整比索洛尔用量至目标心率。观察其住院期间及1个月内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休克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的心梗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休克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起病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入院后心率早期(3 d内)控制达标(55~65次/min)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如平叶健烽张晓明黄虔熊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率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AMI合并持续性VT/VF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否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否吸烟;心肌梗死症状发作至持续性VT/VF发生的时间;入院时的心电图指标包括QT间期、矫正的QT间期(QTc)、J波、碎裂QRS波;血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钾离子浓度、血肌酐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院内死亡23例,存活出院34例。AMI后合并持续性VT/VF患者平均年龄(62±12)岁,男45例(78.9%),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6.8%,多部位心肌梗死18.6%。院内死亡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出院组(P=0.025),AMI症状发生到出现持续性VT/VF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存活出院组(P=0.006)。院内死亡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出院组(P=0.018)。院内死亡组碎裂QRS波阳性率明显高于存活出院组(39.1%vs 8.8%,P=0.009),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出院组(P=0.003)。有碎裂QRS波的患者复律除颤失败率明显高于无碎裂QRS波的患者(41.7%vs 13.3%,P=0.011);有碎裂QRS波的患者平均Killip分级明显高于无碎裂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碎裂QRS波等临床指标与院内死亡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OR=1.904,95%CI=1.257~3.875,P=0.024],AMI发生到出现持续性VT/VF的间隔时间[OR=1.160,95%CI=1.010~1.032,P=0.028],碎裂QRS波[OR=2.570,95%CI=2.013~4.215,P=0.03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合并持续性VT/VF的院内死亡的危险性与Killip分级相关,Killip分级越高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越高,AMI症状发生到出现持续性VT/VF的间隔时间越长。住院期间出现碎裂QRS波也提示患者心脏受损更加严重,电生理紊乱难以逆转,最后导致患者院内生存率的降低。
张晓明何如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猝死
调肝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大鼠生物学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调肝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大鼠生物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5周龄经属性证候分类,筛选出肝火亢盛证高血压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大鼠给予调肝降压颗粒,对照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两组大鼠用药过程中血压、心率及体重变化情况、用药过程中的症状、用药过程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心房钠尿肽(ANP)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肾素活性(PRA)、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GGRP)、血管紧张素(Ang)Ⅱ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以及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小鼠的易激惹程度明显下降,痛阈以及眼球突出度同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大鼠的ET、NO、AN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ET值以及ANP明显下降,NO值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变化不明显,且向恶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RA、AngⅡ均有下降(P<0.05),GGRP值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RA、AngⅡ均有下降(P<0.05),GGRP值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肝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大鼠的生物学相关指标都有显著改善。
何如平叶健烽张晓明简政威黄志超李大强刘杨
TIG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
目的评价5FTIG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间,所有接受择期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均给予Allen试验检查,阳性患者全部先行右桡动脉穿刺术...
赵洪磊熊斌李大强张晓明黄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