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锋
- 作品数:29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苯苄唑栓兔阴道连续给药的吸收测定
- 1998年
- 联苯苄唑(bifonazole)是一种不含卤素的咪唑类抗菌新药,有其良好的药动学特点,临床试用疗效显著。联苯苄唑阴道栓是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研制供妇科用药剂型。为了解阴道连续用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潴留性,我室研究建立兔血清中联苯苄唑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内标...
- 陈铁锋林曙光
- 关键词:血药浓度
- 复方卡托普利片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
- 2004年
- 目的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剂的相应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人血浆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Zorbax C18柱。卡托普利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44/56/0.2,v/v),检测波长:UV258nm。氢氯噻嗪分析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冰醋酸(10/10/80/0.2,v/v),检测波长:UV272nm。样品处理:卡托普利带药血浆p-BPB衍生后酸化,乙酸乙酯提取。氢氯噻嗪带药血浆碱化,乙酸乙酯提取,分别行色谱测定。结果 1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程序自动拟合。卡托普利吸收较快,0.51h血药浓度已达峰值;消除亦快,服药后10h,血药浓度已低于7mg/L。受试药与对照药比较,两药的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0.65±0.24h和0.71±0.19h,实测峰浓度(Cmax)分别为229.5±105.5mg/L和228.1±122.4mg/L,以实测值计算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59.5±114.8mg·h/L和356.2±99.8mg·h/L,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11.6%。氢氯噻嗪药吸收较慢,血药浓度峰值多出现于23h,消除半衰期约为3h左右。受试药与时照药比较,两药的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2.15±0.63h和2.00±0.62h,实测峰浓度(Cmax)分别为73.0±22.6mg/L和72.9±16.4mg/L,以实测值计算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分别为387.3±65.7mg·h/L和387.0±54.6mg·h/L,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2±10.7%。结论复方卡托普利片剂与对照药相比具有相同生物等效性。
- 陈铁锋余细勇杨敏江桂芬钱忆芝林曙光
- 关键词: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生物利用度
- 应用不同抗癫痫药治疗儿童癫痫与肥胖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应用不同抗癫痫药 (AEDs)所导致癫痫患儿肥胖的情况。方法 根据患儿服用的不同AEDs,将 6 6例癫痫病人分为丙戊酸钠治疗组和非丙戊酸钠治疗组两组 ,对其体重 (Wt)及身高 (H)从服用AEDs开始进行为期 6个月的观察 ,观察肥胖指标 (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丙戊酸钠治疗组从治疗后 3个月开始出现肥胖 ,到治疗后 6个月时 ,男、女性的肥胖指标才有统计学的差异 ;丙戊酸钠治疗组的肥胖指标与非丙戊酸钠治疗组的统计学差异 ,也是从治疗后 3个月开始。结论 应用丙戊酸钠后可导致癫痫病人出现肥胖 ,其肥胖发生的时间一般在开始应用此药治疗后 3个月 ,因此 ,临床上应用丙戊酸钠时 ,要注意导致癫痫病人出现肥胖的问题。
- 林晓源翟琼香余宇晖张宇昕郑有为陈铁锋
- 关键词:抗癫痫药儿童癫痫肥胖丙戊酸钠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8只,分别为6周龄,14周龄和24周龄,以18只WKY鼠为正常对照组,年龄和体质量配比,每组各6只,雌雄配对。②采用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测量大鼠安静、清醒状态尾动脉收缩压。测量左心室质量。采用ELISA法测量血浆及心肌组织HGF浓度。心肌胶原容积(CVF)和血管周围胶原容积(PVCA)采用病理图像分析检测法。结果:各年龄组SHR血压水平、左室质量指数、血浆H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心肌组织HGF浓度在14,24周龄时低于对照组。同对照组相比,CVF在14、24周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6周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PVCA均高于对照组。CVF,PVCA与血浆HGF浓度有显著正相关性(r=0.7284,P<0.01;r=0.7191,P<0.01〉,与组织HGF浓度呈负相关(r=-0.4245,P<0.05;r=-0.4749,P<0.05〉。结论: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过程中,组织HGF水平降低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这可能与其抗纤维化作用减弱有关。
- 边瓯陈富荣陈铁锋余细勇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左室重构心肌纤维化SHR
-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的透皮吸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皮肤用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性。方法 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兔皮肤单次涂药胶8g/d,24h内收集药时血样,连续涂药胶7d,收集每天峰、谷浓度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兔血清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结果特比萘芬药物透皮吸收于2~3h达峰Cmax 8.6±1.8mg/L,随着血药浓度下降并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连续7d用药,峰浓度在第4天的11.4±3.1mg/L,随后数天峰浓度略为下降并处于平衡状态,谷浓度无明显的增高或下降。结论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皮肤用药后透皮吸收量很少,体内无蓄积性。
- 陈铁锋余细勇林曙光杨敏江桂芬钱忆之
- 关键词:特比萘芬凝胶透皮吸收血药浓度蓄积性
- 头孢他啶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导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对其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1999年至2008年维持性透析使用头孢他啶、且伴有精神症状的病例,收集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检测头孢他啶的血药浓度,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对其浓度及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广东省人民医院1999年至2008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头孢他啶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21例,平均(69.1±6.4)岁,以老年患者为多见。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认知和定向力障碍、抽搐、谵妄及精神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认知和定向力障碍17例(81%)、抽搐13例(62%)、精神异常11例(52%)。13例患者检测血液净化前后血液头孢他啶浓度,其中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组有5例,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tration on-line,HDF)组有8例,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比血液透析清除头孢他啶效率更高,这与临床表现一致。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在使用头孢他啶时应调整剂量,以免出现神经毒性,一旦出现神经毒性后,需及时停药,并行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处理。
- 刘双信史伟何思敏陈铁锋梁馨苓劳海燕叶智明章斌何朝生梁永正夏运风马建超徐丽霞陶一鸣
- 关键词:头孢他啶神经毒性血液净化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尼群地平浓度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采用3%OV-1GasChromQ担体填充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以安定为内标,对人血浆中的尼群地平浓度进行分析,在pH=9(0.2mol/LTris缓冲液)的条件下,用甲苯提取直接进样,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内标与样品峰分离较好,保留时间分别为2.23min和4.5min,线性范围2.5~200ng/ml(r=0.9995),未见有明显杂质峰干扰。
- 江桂芬陈铁锋
- 关键词:尼群地平气相色谱法填充柱血浆
- 中成药中格列本脲人体血浆浓度测定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建立简便、快捷的测定人体血浆中格列本脲方法。了解中成药中格列本脲与单纯格列本脲片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 - 3A ,SPD紫外检测器 ,ZorbaxC18柱 [4 .6mm× 15cm ,5 μm],流动相为 :改性乙腈 -水 (49∶5 1,V/V) ,流速 1.0mL/min。柱温 :6 0℃ ,检测波长 :UV2 14nm。 2 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随机交叉方法 ,分别口服中成药丸 (含格列本脲 )或对照药格列本脲片 ,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用 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格列本脲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5 μg/L。格列本脲血药浓度标准曲线范围在 5~ 2 5 0 μg/L。日内、日间误差均 <15 %。方法学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两种制剂中的格列本脲吸收半衰期t12 Ka分别为 1.2 1± 0 .4 2h (格列本脲片 )和 1.30± 0 .4 6h (中成药丸 ,含格列本脲 ) ,消除半衰期t12 Ke分别为 2 .99± 0 .85h和 2 .87± 0 .6 5h。两药的达峰时间 (Tmax)实测值分别为2 .2 2 5± 0 .4 13h和 2 .32 5± 0 .4 38h ,达峰浓度 (Cmax)实测值分别为 131.7± 5 0 .8μg/L和 138.1± 5 0 .0 μg/L。
- 杨敏余细勇欧晓鹏伍淑英钱忆之江桂芬陈铁锋林曙光
- 关键词:格列本脲血液药代动力学高压液相色谱法中成药
- HPLC法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PHVHF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肾衰合并感染患者8例,测定肾功、电解质。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色谱柱(5μm,4.6mm×150mm)测定莫西沙星浓度,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磷酸二氢钾、1.5mmol/L四丁基硫酸氢胺)=25:75(v/v),柱温40℃,检测波长290nm,流速1mL/min。结果:血BUN及SCr、血清K+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莫西沙星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49x-0.257,r=0.99986。准确度为98.7%~101%,日内和日间RSD为1.12%~5.7%。置换液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877x-0.249,r=0.9985。准确度为85.7%~95.7%,日内和日间RSD为1.34%~8.9%。尿液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5x-0.270,r=0.9868。准确度为97.4%~101.7%,日内和日间RSD为1.51%~11.6%。结论:HPLC方法检测血滤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满足临床研究血滤时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变化的要求。
- 李莉李莉史伟陈铁锋
- 关键词:色谱法高压液相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莫西沙星尿液置换液
- 头孢克洛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该试验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双周期给药方式,分别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和头孢克洛试验制剂500mg,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按InAUC0-t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4-10.0)%。试验制剂头孢克洛胶囊和参比制剂头孢克洛胶囊之间InAUC0-T、InAUC0-∞经双向单侧t检验,AUC0-T、AUC0-∞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80%~125%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程度具有生物等效性山c一经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检验,Cmax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75%~133%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的峰值浓度上具有生物等效性;Tmax经非参检验,两制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制剂在达峰时间上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头孢克洛的两种胶囊制剂具有相似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也相同。
- 丁青山陈铁锋周志凌麦丽萍陈秀云杨敏余细勇
- 关键词:头孢克洛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