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忆之
-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反应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不同反应性的机理。方法 选择本院 5 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性甲状旁腺激素 (iPTH)、EPO及中和性EPO抗体 ,并检测常规生化及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水平及血红蛋白 (Hb)、尿素氮 (BUN)、iPTH、碱性磷酸酶 (ALP)的关系 ,探讨透析充分性与EPO、Hb、BUN、iPTH及ALP的关系 ,并进一步研究EPO抗体和贫血的关系。结果 ①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35 ,- 0 .4 1,P <0 .0 5 ) ,但EPO与Hb、Kt/V及iPTH等均无相关性。Hb与BUN、ALP、iPTH等无相关关系 (r分别为 - 0 .0 3、- 0 .0 5、0 .12 ,P均 >0 .0 5 ) ;②Kt/V大于 1.2透析较充分的一组中Hb高而iPTH较低 ,Kt/V小于 1.2的一组中Hb低而iPTH较高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在两组中BUN、Alb、ALP及EPO水平无明显差别 ;③利血宝组及益比奥组抗EPO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 1例 (1/ 17)、2例 (2 / 35 ) ,两例抗体滴度为 1∶8~1∶16 ,益比奥组中有 1例EPO抗体滴度为 1∶12 8,该患者骨髓活检示红系增生低下 -纯红再障。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 ,但贫血程度与EPO、BUN、iPTH、ALP无明显直接相关 ,充分透析能较好改?
- 刘双信史伟梁馨苓钱忆之何朝生叶智明梁永正章斌余学清
-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纯红再障
-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的透皮吸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皮肤用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性。方法 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兔皮肤单次涂药胶8g/d,24h内收集药时血样,连续涂药胶7d,收集每天峰、谷浓度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兔血清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结果特比萘芬药物透皮吸收于2~3h达峰Cmax 8.6±1.8mg/L,随着血药浓度下降并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连续7d用药,峰浓度在第4天的11.4±3.1mg/L,随后数天峰浓度略为下降并处于平衡状态,谷浓度无明显的增高或下降。结论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皮肤用药后透皮吸收量很少,体内无蓄积性。
- 陈铁锋余细勇林曙光杨敏江桂芬钱忆之
- 关键词:特比萘芬凝胶透皮吸收血药浓度蓄积性
- 复方酮康唑软膏的透皮吸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皮肤用复方酮康唑软膏后其成分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药物的透皮吸收与体内蓄积性。方法 1 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4 % (高浓度药物组 )、1 % (治疗量药物组 )和基质组 ,每兔皮肤一次性涂药膏 5g/d ,2 4h内收集药时血样。另 1 %用药组连续涂药 7d ,收集每天峰、谷浓度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血药浓度。结果 4 %、1 %组酮康唑 2h达峰 ,丙酸氯倍他索 4h达峰 ,两组、两药的峰浓度分别为 0 .1 1± 0 .0 9和 0 .0 6± 0 .0 2mg/L ;0 .0 6± 0 .0 1和0 .0 4± 0 .0 2mg/L。随后两药浓度下降并维持于一个较低水平。连续用药后酮康唑的峰浓度和谷浓度前 4d上升 ,d4是d1的3倍 ,d5、6、7处于平稳状态并呈下降趋势 ,d7分别为d1的 1 .63、1 .69倍 ;丙酸氯倍他索的峰浓度和谷浓度变化趋势类似于酮康唑。结论 复方酮康唑软膏皮肤用药后透皮吸收量很少 。
- 陈铁锋余细勇林曙光杨敏江桂芬钱忆之
- 关键词:复方酮康唑软膏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透皮吸收血药浓度
- 心衰时细胞因子TNFα水平变化
-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研究心衰时TNFα变化规律对于阐明心衰机制,指导心衰诊治具有实际意义。方法:实验分为两组:①正常对照组60人,年龄25-82岁(61.3岁±17.0岁)。②心衰患者组138例...
- 林秋雄刘媛余细勇钱忆之
- 文献传递
- 阿替洛尔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阿替洛尔片的药动学特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阿替洛尔浓度 ;2 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随机交叉方法 ,分别单次口服两个厂家的阿替洛尔片 5 0mg ,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用 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对Cmax,Tmax和AUC0~T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两种制剂的阿替洛尔Tmax为 (2 .5± 0 .8)h (受试药 )和 (2 .8± 0 .9)h(对照药 )P >0 .0 5 ;Cmax为 (32 6 .1± 10 1.4 ) μg/L(受试药 )和 (30 1.1± 73.3) μg/L(对照药 ) ,(P >0 .0 5 ) ;AUC0~T为 (2 5 73.2± 737.6 ) μg·h/L(受试药 )和 (2 4 85 .4± 6 0 6 .9) μg·h/L(对照药 ) ,P >0 .0 5。受试药阿替洛尔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5 .5± 2 7.4 ) %。结论 两制剂的体内吸收、消除过程基本一致 ,经统计学分析 。
- 杨敏陈铁锋余细勇钱忆之江桂芬林曙光
- 关键词:阿替洛尔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
- 离心泵在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离心泵在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 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离心泵组 (n =10 )和滚轴泵组 (n =10 )。常规建立CPB ,行心脏畸形根治术。分别于麻醉前 (T1)、CPB结束即刻 (T2 )、CPB结束后 2 4h(T3)检测血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栓素B2 (TXB2 )、6 -酮体 -前列腺素F1α(6 -keto-PGF1α)等 ,记录术后 2 4h内胸液量。结果 两组患儿CPB时间、阻断时间、最低鼻咽温度差异无显著性。T2期滚轴泵组血游离血红蛋白、GMP - 14 0、TXB2 、6 -keto -PGF1α均显著高于离心泵组 (P <0 0 5 )。术后 2 4h内离心泵组胸液量为 (6 . 4± 4. 1)ml/kg,明显少于滚轴泵的 (11 .1± 3. 3)ml/kg(P <0. 0 5 )。
- 周成斌张镜芳章晓华陈萍庄建钱忆之
- 关键词:体外循环CPB胸液游离血红蛋白GMP-140TXB2小儿
- 胎羊体外循环对胎羊血气及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胎儿体外循环(CPB)是未来开展胎儿心脏手术的重要技术支持之一.CPB下心脏手术引起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炎性细胞因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胎羊CPB时可影响胎盘气体交换,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胎羊CPB对胎羊血气与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胎盘功能不良的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周成斌庄建陈寄梅钱忆之章晓华张镜芳
- 关键词:胎羊体外循环炎性细胞因子血浆血气胎盘功能不良CPB
- 红细胞生成素及其抗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史伟刘双信梁馨苓钱忆之梁永正何朝生叶智明章斌余学清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维持性血液透析
-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4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 ,予以药物干预 4周 ,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 α水平 ,健康对照组 3 0例 ,同时检测血浆TNF α水平。结果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心衰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升高 ,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说明TNF α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卡维地洛能显著降低血浆TNF α水平 ,可能是其治疗心衰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 刘媛余细勇林秋雄杨敏钱忆之
- 关键词:冠心病心衰血浆卡维地洛
- 盐酸特比萘芬溶液的透皮吸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观察1%盐酸特比萘芬溶液经皮肤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性和蓄积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兔皮肤单次涂药液8ml·d-1,收集24h内药时血样。随后连续涂药液7d,收集每日峰、谷浓度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兔血清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结果药物透皮吸收3hCmax8.3±3.7μg·L-1,随着血药浓度下降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连续7d,药峰浓度在d3达10.5±3.0μg·L-1,随后数日峰浓度维持于一平台水平,谷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1%盐酸特比萘芬溶液没有体内累积现象。
- 陈铁锋余细勇林曙光杨敏江桂芬钱忆之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特比萘芬血药浓度蓄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