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
- 作品数:22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哈萨克斯坦华裔留学生“中国印象”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及华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进入到了一个需要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时代。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华裔留学生来华前后对"中国印象"差异,探讨华文教育带来的启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其对中国形象构建的影响。
- 王斌刘宏宇
- 关键词:华裔华文教育
- 维吾尔谚语中的维吾尔园艺文化特点被引量:4
- 2013年
- 从谚语形成的视角,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绿洲园艺文化的发达及其鲜明特点。维吾尔族人民精于瓜果的种植,由此而形成了其文化中对果园的珍爱和重视自然物产、尊重自然的文化心理。而维吾尔族以肉食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使其谚语中对蔬菜的反映很少。
- 刘宏宇
- 关键词:谚语维吾尔族
- 课堂教学中教师礼貌原则的运用被引量:5
- 2004年
-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足够的重视,礼貌原则是课堂教学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礼貌原则及其准则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吴宏岭刘宏宇
- 关键词:礼貌原则
- 新疆奇台县塔塔尔族双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2017年
- 主要通过田野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为辅,对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塔塔尔族双语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其双语情况呈现如下特点:该地区塔塔尔族呈现出:语言类型为特殊双语型,即哈萨克语—汉语—维吾尔语;各语言的地位、功能不平衡,表现为哈萨克语为其主要家庭交际用语,同时也是主要的族际交际用语;随着交际圈的不断扩大,汉语的交际功能占据重要的地位。
- 李雪刘宏宇
- 关键词:塔塔尔族
- 乌鲁木齐市四十六中新课程改革中双语授课班学生评价研究
-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学生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理所当然的是教育评价关注的焦点。评价不仅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
- 刘宏宇
- 关键词:教学改革双语授课
- 文献传递
- 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华人华侨社会探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维吾尔人大致分四个历史时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现在为该国第五大民族,他们通过经商、通婚等活动,融入吉尔吉斯社会,并拥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维吾尔华人华侨与中国的联系亟待加强与深化,这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刘宏宇王静张全生
- 关键词:维吾尔人社会
-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来华中亚留学生为个案被引量:21
- 2014年
- 通过对来疆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社会环境、个体因素、语言障碍、原有的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是造成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中采取差别管理与趋同管理,利用留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加强对留学生跨文化支持等方式,将有助于来疆中亚留学生顺利实现跨文化适应。
- 刘宏宇贾卓超
-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 面向中亚本土化师资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项目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2009级和2010级共计106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生源)的培养目标、生源情况、语言情况和基本素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来华动机与就业意向、实习与学位论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适应面向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需要提供依据和参考。
- 张全生黄清刘宏宇
-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汉维谚语中六畜的文化意义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文章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比分析在汉维谚语中的六畜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间的文化特点。
- 刘宏宇
- 关键词:谚语
-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基于六城市的调查被引量:2
- 2018年
- 文章以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阶段模式假说为依据,通过跨文化适应过程、跨文化适应领域、跨文化适应压力等三个方面共14个指标,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进行了研究,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特点非常明显,出于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敬佩,他们对中国社会存在很强烈的好感,这种好感促进了他们的跨文化心理适应。
- 李琰刘宏宇
- 关键词:丝绸之路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