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霜
- 作品数:28 被引量:9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技术的脑血流无创监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技术的脑血流无创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LED光源、APD探测器、控制器和显示装置;所述APD探测器用于:当所述LED光源照射至目标用户的脑血流待测区域时,接收所述脑血流待测区域所反...
- 刘霜陈沛权刘朝晖朱华栋王江天乔文龙张海洋
- 腹腔积液1月余,肾功能异常2周
- 2017年
- Castleman病和POEMS综合征属于罕见病,二者关系密切,但临床对其肾脏损伤认识不多。本例患者为44岁男性,病初表现为顽固性腹腔积液,之后出现肾功能异常及下肢水肿,查体发现颈胸部多发血管瘤,炎症指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升高,M蛋白阴性。皮肤活检示肾小球样血管瘤,肾活检表现为内皮细胞病及小管间质损害,淋巴结活检诊断为Castleman病。加用足量泼尼松和环磷酰胺后,病情迅速缓解,肾功能恢复正常。
- 刘岩陈丹刘霜苏颖
- 关键词:CASTLEMAN病POEMS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腹腔积液
- 胆囊-胃瘘致上消化道出血肝脓肿1例
- 2020年
- 胆囊内瘘为临床罕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不足1%[1].根据相通的部位不同,瘘管可分为多个类型(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胃瘘及胆囊-结肠瘘等)[1-2].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隐匿,极容易误诊及漏诊.现报道1例以上消化道出血起病,合并肝脓肿的胆囊-胃瘘患者,临床实属罕见,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刘霜朱华栋徐军于学忠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脓肿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3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所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01—2019-12期间确诊的3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其中1例患者为抽脂及填充术后起病。所有患者起病症状均为剧烈疼痛。起病时的疼痛曾被误诊为肩周炎或关节痛。所有患者病程中均出现高热伴低血压(最高体温均大于38.5℃,收缩压均低于85 mmHg)。患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脏器受累。病原学培养方面,2例患者创面脓液培养出停乳链球菌,2例患者外周血培养出停乳链球菌。患者入院后的初始抗生素选择多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血液及脓液的体外药敏显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对多种抗生素均敏感。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行皮肤清创及引流,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未行手术引流,最终死亡。结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可导致侵袭性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多以局部疼痛首发,伴急性高热及低血压。在治疗方面,除积极抗休克和广谱抗生素外,对于软组织感染的及时进行清创及引流极为必要。
- 刘霜肖盟桂耀松杜铁宽刘继海李毅徐军于学忠朱华栋
- 关键词: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软组织感染
- 3例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诊断及文献复习被引量:9
- 2014年
- 对3例临床疑似X连锁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XLH)患儿进行磷酸盐调节基因(PHEX)分析并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中国人存在的突变热点和突变类型。3例患儿均检测到PHEX基因突变,1例为无义突变(c.58C>T),2例为剪接突变(c.1645+1G>A,c.436+1G>A),其中c.436+1G>A为新突变。至2014年1月,世界上已报道的PHEX基因突变共有329个,错义突变占数量最多(24%),突变热点区域有3个。不同地区的病例总数和突变类型存在差异。中国人群中,89例XLH病人进行了PHEX基因检测,发现28种突变,其中在22外显子上发现的突变数量最多(18%),突变类型最多的为错义突变(61%)。总之,在中国人群中,XLH病人PHEX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置为第22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c.436+1G>A为PHEX基因的新突变。
- 刘霜魏珉肖娟王长燕邱正庆
- 关键词:突变儿童
- 8例MLL2基因新突变致KABUKI综合征临床分析
- 刘霜孟岩施惠萍邱正庆
- 53例糖原累积症3型发育特征回顾性分析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糖原累积症Ⅲ型患者经生玉米淀粉治疗的生长发育情况,以总结糖原累积症的诊治经验.研究结果,患者治疗前身高、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患者身高、体重个百分位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本研究认为:(1)生长发育落...
- 张江伟瓷璞娲王薇刘霜邱正庆
- 关键词:儿童患者临床疗效
- 免疫抑制患者并发带状疱疹脑膜血管炎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男性,64岁,退休教师。主因“肢体无力、尿便障碍1个月,突发意识障碍1.5 h”于2017年11月20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患者1个月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麻木,可行走,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无头痛、视物模糊、畏寒寒战。外院检查不详,诊断“脑梗死”,予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口服。患者左侧肢体无力加重,并出现尿潴留、便失禁,予以留置尿管,11月7日完善检查:头MRI示左侧颞极囊肿,左侧硬膜下积液(未见DWI);头MRA、胸及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期间因间断血尿、发热停用阿司匹林,改用厄他培南抗感染。
- 洪月慧关鸿志黎波刘霜彭斌
-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厄他培南尿便障碍
- GNPTG基因3个新突变致黏脂贮积症Ⅲ型γ亚型3例临床分析
- 目的:通过GNPTG基因分析首次在国内确诊3例黏脂贮积症MLⅢ型Υ亚型患者.进一步了解此病临庆表型的特征及异质性。方法:GNPTG基因分析:取得知情同意后留取患者DNA, PCR扩增此基因所有外显子后直接测序。结果:在G...
- 刘霜孟岩施惠萍邱正庆张为民
- 关键词: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病例分析
- 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对于肺源性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初始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7
- 2020年
- 目的:对比及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于肺源性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初始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观察性研究,选择2016-01-01—2018-08-01期间因肺源性中重度ARDS入住我院急诊ICU的患者,且给予常规氧疗后低氧不能缓解。根据患者入院后最高的无创氧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经鼻高流量(HFNC)组及无创通气(NPPV)组,所有患者的无创氧疗方案选择为随机进行。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28 d气管插管率。结果:41例患者纳入分析,患者来自中国11个省,入院原因均为重症肺炎,入住ICU时氧合指数(PaO2/FiO2)均≤200 mmHg。所有患者的90 d病死率为49%(20/41),28 d气管插管率为51%(21/41)。HFNC组26例患者,90 d病死率为42%(11/26),28 d气管插管率为42%(11/26);NPPV组15例患者,90 d病死率为60%(9/15),28 d气管插管率为67%(10/15)。HFNC组和NPPV组90 d病死率及28 d气管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基础免疫功能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免疫抑制患者及免疫抑制患者,非免疫抑制患者共23例,其中HFNC组14例,NPPV组9例,HFNC非免疫抑制组患者90 d病死率及28 d插管率显著低于NPPV组患者(14%vs.67%,P=0.008;14%vs.67%,P=0.01)。免疫抑制患者共18例,其中HFNC组12例,NPPV组6例,使用HFNC患者的90 d病死率及28 d插管率与NPPV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50%,P=0.46;75%vs.67%,P=0.71)。结论:与NPPV比较,对于非免疫抑制肺源性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HFNC初始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氧疗方案。
- 刘霜朱华栋于学忠徐胜勇徐军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