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师范生短期支教实效性与教学模式分析
- 2024年
- 师范生短期支教对于促进当地学生的发展、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推动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师范生短期支教实效性、促进支教中教学模式的优化,本文明确了师范生短期支教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评价等角度提出参考建议,旨在促进师范生短期支教工作有效开展。
- 李艳周梦瑶
-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生
-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学前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准备阶段,近年来数次的教学变革也带动了学前专业教学的革新。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要改进当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还要提高幼教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总结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
- 李艳
- 关键词:学前教育
-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的路径探索被引量:2
- 2012年
- 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量到质的提升,是目前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面临的问题。网络研修与在岗研修、网络学习与集中研讨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个远程培训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管理共同体,构建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校本研修共同体,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实现的现实路径。
- 张忻李艳
-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虚拟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城镇化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城镇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是乡村学校过度撤并导致城镇学校日益兴盛,而乡村学校发展则呈现"衰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能完全等同于乡村学校城镇化,应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乡村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及教育保障条件和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充分发挥乡村学校特有的价值与功能,促进乡村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 李艳蒋平王正惠
- 关键词:城镇化
- 西方文化的生命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 2009年
- 通过从生命角度对西方文化思想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对生命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的关怀、呵护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他们的生命思想对我们如今的学校德育有以下几点启示: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体验;生命叙事;生命关怀。
- 李艳
- 关键词:生命学校德育
- 走进生命:高校德育的生命价值观之重建
- 2016年
- 现代学校德育在功利追求的影响和科学主义的桎梏下慢慢睇异化了自己,导致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给予学校德育应有的地位,使它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李艳
- 关键词:学校德育生命大学生
-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研究
- 2011年
-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为农村基础教育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让大量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参与培训的机会,这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能做到的,如何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则是当前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应关注的问题。
- 李艳张忻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
- 内外联动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 2017年
- 本文从"对内改革,强化教学基础"和"对外合作,提升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理念、过程、方法和路径。
- 李艳
-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
- 探究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被引量:4
- 2015年
-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纵深推进。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 李艳
-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 高等教育制度与建设——评《高等教育学》被引量:2
- 2017年
- 李朝辉、宋立华所著的《高等教育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岗前培训教材,对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该书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中主要论述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发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动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成长的关键。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 李艳
-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制度社会进步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