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萍

作品数:96 被引量:680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8篇教育
  • 21篇道德
  • 13篇德育
  • 11篇少年
  • 11篇青少年
  • 8篇文化
  • 8篇教师
  • 7篇大学生
  • 6篇道德教育
  • 6篇社会
  • 6篇中学生
  • 6篇儿童
  • 5篇德教
  • 5篇游戏
  • 4篇行政
  • 4篇消费文化
  • 4篇角色
  • 4篇公共意识
  • 4篇高校
  • 3篇学校德育

机构

  • 89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大连艺术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教育...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0篇杨淑萍
  • 6篇李德显
  • 5篇和平
  • 3篇侯玉珠
  • 3篇高涵
  • 2篇孙丽丽
  • 2篇魏新岗
  • 2篇邓婕
  • 2篇杨俊平
  • 2篇李新妍
  • 1篇王晓妹
  • 1篇潘黎
  • 1篇徐雁
  • 1篇冯斌斌
  • 1篇刘文
  • 1篇王德伟
  • 1篇李明
  • 1篇刘雪玉
  • 1篇邸燕鸣
  • 1篇赵迪

传媒

  • 13篇教育理论与实...
  • 9篇教育科学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基础教育研究
  • 4篇教育探索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江苏教育研究
  • 3篇文教资料
  • 2篇教育研究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教书育人(高...
  • 2篇内蒙古教育(...
  • 2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班主任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辽宁教育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被引量:20
2018年
公共精神作为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是社会公共伦理通过社会公共生活实践在个体主观精神世界的沉淀和积累,是一个由公共意识到公共理性再到公共责任感的发展性生成过程。青少年作为未成熟公民,其公共精神生发状况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公共生活品质。由于学校生活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公共生活,其公共精神生发与表达皆具有鲜明的校园特色。学校应依从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和青少年的现实特征,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为青少年公共精神生长提供现实基础;引导青少年以"公共人"角色进行交往,增进其对公共价值的理解;拓宽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启迪青少年的公共理性;以学校公共生活文化建设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其公共责任感。
杨淑萍
关键词:青少年公共精神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幼儿的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分享意识存在对自我施与性分享行为的高自我评价,而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低预期的特点;幼儿在自己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发生概率的预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采取不当的方式分享他人利益上和在不当分享行为的遭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对不当分享行为的惩罚必要性的理解上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差异。
杨淑萍杨俊平
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主体应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寻求破解消费文化消极影响之策略。在正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坚守学校的育人操守,创新德育思路,提升德育对世俗生活的调解力;变革德育内容与方法,挖掘消费文化中的积极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现实契合度;搭建开放式道德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力量。
杨淑萍
关键词:德育消费文化
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道德教育反思被引量:2
2016年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的一种主体意识,包括公民身份认同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学校教育营造校园公民生活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过度"现象。家庭教育和媒体舆论也要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邓婕杨淑萍
关键词:公民意识道德教育
大学生替课现象的反思与治理
2020年
近年来,大学生替课现象越来越普遍,对高校和大学生都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大学生替课已经形成了无偿替课和有偿替课两种类型。大学生替课现象症结所在可以从功利化的成才观、时间管理能力的缺乏、高校的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欠缺、社会亚文化对校园环境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剖析。相应地,可以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与成才观、学校加强制度建设以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教师加强课堂管理并营造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建构和发扬良好校风学风以抵御社会亚文化的不良影响等几方面探索解决替课问题的路径。
乔春雷杨淑萍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亚文化
主旋律电影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及实施路径
2022年
主旋律电影是我国社会主义电影中应予提倡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电影作品的总称。随着《1921》《长津湖》等影片的热映,主旋律电影再次回归大众视野。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生动直观,可以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文化、涵养公民品德等方面发挥社会道德教化功能。这一功能不是自然实现的,需要通过创作优质的、符合受众年龄特点的内容以及发展流媒体平台等路径来实现。
佟光耀杨淑萍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流媒体
“问题学生”何以存在——兼论中心学校中隐性不尊重现象
2016年
在教育的一元价值观下,教育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加之教师育人观和学生观念的偏差引发的隐性不尊重现象导致了部分学生在个体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方面暂时偏离常态,并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异样,从而引发"问题学生"的产生。而改变"问题学生"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绝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识到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存在;其次要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激活学生自我内在的发展动机。
侯玉珠杨淑萍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转化路径
2022年
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存在于中学内,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群体文化支撑下,该群体对于学生发展及班级管理的影响十分深远。然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由于目标与正式群体不一致,因此对于学生发展往往存在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和家长应携手抓住“核心人物”的关键性特点,结合当下学生特点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与群体内部成员沟通、开展适合他们的特长活动等方法,对其进行关心、尊重、交流、激励来实现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积极转化。
王恩帅杨淑萍
关键词:群体文化中学生
影响自治区行政发展的因素分析
2006年
  行政发展是一个积极回应和主动设计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自治区在我国行政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决定了其行政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不仅受一般性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当地特殊性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自治区行政发展,必须分析其特殊的影响因素,寻求其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以促使自治区行政系统的优化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自治区行政发展的特殊性影响因素.……
杨淑萍
关键词:行政民族自治地方
消费文化:一种不可忽视的道德教育资源
2015年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作为世俗化、生活化的文化样态,消费文化中既包含着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使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学校德育资源。消费文化所蕴含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伦理是现代德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机制不断创生着社会新道德,推动着学校德育体系的更新与发展;消费文化对消费者身份的塑造促进了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消费文化关照日常生活的世俗取向为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提供了路向支持。
杨淑萍
关键词:消费文化道德教育德育资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