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谷维素治疗高脂蛋白血症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1993年
- 众所周知,血脂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又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烟酸肌醇酯、月见草油、非诺贝特、安妥明等作为降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部降脂药物对肝脏均有损害。1992年1~6月,我院采用谷维素治疗高脂血症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谷维素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9岁到80岁。其中单纯高胆固醇血症26例,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5例,两者均增高者19例。非诺贝特组:共17例,男性7例,女性10例。
- 范雪华潘郁新
- 关键词:高血脂症谷维素
- 冠心病及心肌梗塞体表心室晚电位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 1993年
- 心室晚电位,本文通过冠心病及心肌梗塞体表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定量分析,了解其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1991—1992年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心电图,心电向量图,酶学检查及病史,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及心肌梗塞321例,其中:冠心病(除外心肌梗塞)组,包括心绞痛278例,心肌梗塞43例,采用WEX公司的WLP—1800型心室晚电位检测仪,叠加150—300个心动周期,频率为40—250Hz,背景噪声0.20—0.50μV,冠心病体表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为21.8%。
- 金军田丽平范雪华李佛庭
-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心电向量图酶学检查心动周期背景噪声
-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观察
- 1999年
-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测定,血栓形成的指标D—二聚体,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将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分成不同亚组,探讨各亚组的发病机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三天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观察不同亚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显示:①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②UA组与SA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UA组中恶化劳力型、混合型、梗塞后心绞痛与S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无显著意义(P>0.05)。③溶栓组治疗有效率94.2%,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4.3%。二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UA中恶化劳力型及混合型心绞痛溶栓治疗有良好疗效,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D—二聚体可作为UA分型及选择溶栓时机的临床指标之一。
- 李颖田利平赵建华马惠芳金军范雪华
-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