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炳喜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3篇ING4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溶栓
  • 2篇缺血
  • 2篇转染
  • 2篇卒中
  • 2篇颅骨
  • 2篇静脉溶栓
  • 2篇急性
  • 2篇U251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样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孙逸...
  • 6篇中山大学
  • 2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雷炳喜
  • 10篇邓跃飞
  • 4篇刘正豪
  • 4篇周志威
  • 3篇赵义营
  • 3篇牛江涛
  • 3篇郑眉光
  • 1篇刘亚伟
  • 1篇王海
  • 1篇陆云涛
  • 1篇王圣文
  • 1篇漆松涛
  • 1篇陈子阳
  • 1篇李忠军
  • 1篇蔡望青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1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择取接受治疗的80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切除范围、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理想,操作更加简便,所带来的创伤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借鉴、采纳。
牛江涛张荣芳雷炳喜
关键词:神经内镜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垂体瘤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中血肿组织清除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钻孔引流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组织清除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行血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根据术后24h内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完全清除组(残留血肿体积≤5ml)62例和部分清除组(残留血肿体积≥10ml)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参数水平、出血量及周围水肿情况。结果治疗1、2周,完全清除组TNF-α、TXB2、SF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清除组(P<0.05);治疗1、2周,完全清除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水平均明显高于部分清除组(P<0.05);治疗1、2周,完全清除组外周阻力水平均低于部分清除组(P<0.05);治疗1、2周,完全清除组出血量、周围水肿量均低于部分清除组(P<0.05)。结论采用钻孔引流术完全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组织,患者的炎症水平将明显降低,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及水肿。
牛江涛张荣芳雷炳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炎症因子
pEGFP介导的ING4基因对U251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颅内肿瘤的40%—60%,年发病率为10/10万,绝大多数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恶性胶质瘤平均存活期仅为9-12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5%。恶性胶...
雷炳喜
关键词:胶质瘤转移基因
文献传递
siRNA干扰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表达增强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毒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MACF1)在胶质母细胞瘤应对TMZ刺激中的作用。方法替莫唑胺刺激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通过RNA干扰技术干扰MACF1的表达。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和免疫组化检测在活体中TMZ刺激后胶质母细胞瘤中MACF1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和体内成瘤中均发现替莫唑胺刺激后胶质母细胞瘤MACF1的表达上调(差异约2倍),胞内分布改变(P<0.01)。敲除MACF1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在TMZ刺激后其增殖能力下调约45%(P<0.01)。替莫唑胺诱导胶质母细胞瘤MACF1表达上调的同时,其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结论 MACF1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谢思迪陈子阳王海何敏毅陆云涛雷炳喜李和珍刘亚伟漆松涛
关键词:细胞骨架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
Willis环及脑白质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Willis环的形态特征与脑白质病变(WML)关系,分析两指标对静脉溶栓预后1年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病时Willis环形态特征与WML关联性,并观察其溶栓1年后的预后情况,同时纳入溶栓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232例,男172例,女60例,不同部位Willis环变异的WML评分高于Willis环完整组(F=5.594,P=0.003).影响患者1年预后不良(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WML评分(rs=0.155,P=0.018)、Willis变异(rs=0.162,P=0.014)、溶栓前血糖(rs=0.147,P=0.03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ML评分(95%CI 1.003~1.432)、Willis变异(95%CI 1.032~3.497)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Willis环变异和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1年预后的不良(复发/死亡)危险因素.
张润声吴小燕郭建军江瑞信刘志锋雷炳喜
关键词:WILLIS环脑白质病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
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在不同溶栓时间窗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急性期并发症和90 d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NIHSS基线评分≤5分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66例。按溶栓时间窗不同分为0~3 h和~4.5 h两组,观察并比较急性期出血转化、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变化及90 d的mRS评分。结果0~3 h组患者24 h NIHSS减分≥1分及24 h NIHSS恢复至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 h组患者(67.1%vs 49.0%,P=0.020;27.1%vs 13.5%,P=0.028)。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0~1分)的比率为85.5%,症状性颅内出血比率为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90 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大血管病变(95%CI 0.133~0.860)、溶栓后出血转化(95%CI 0.020~0.556)。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好,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大血管闭塞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
郭建军吴小燕庞汉萱史丽刘就娣倪晓俊雷炳喜
关键词:静脉溶栓安全性疗效
趋化因子配体18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其作为胶质瘤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CL18在正常人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生存曲线对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CL18在人胶质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且在高级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相对于正常脑组织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18表达量越高,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越短(P<0.05)。结论:CCL18是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志,且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黄帅彬雷炳喜周志威李忠军刘正豪邓跃飞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巨大颅骨血管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报道一例巨大颅骨血管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陈趟邓跃飞郑眉光雷炳喜李文鹏
关键词:血管瘤
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靶向NFKB2的分子对接研究
2018年
目的: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是否可与NFKB2形成良好的分子对接,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Auto Dock软件计算NFKB2与PGG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结果:PGG与受体NFKB2具有较好的对接,可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极性相互作用及氢键是主要的相互作用类型。结论:PGG很有可能通过NFKB2发挥作用,NFKB2很有可能是PGG的作用靶点。
郑眉光雷炳喜黄毓韬周志威赵义营李文鹏刘正豪王圣文蔡望青邓跃飞
关键词:分子对接
pEGFP-ING4抑制裸鼠皮下人U87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pEGFP-ING4对裸鼠体内人U87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18只人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pEGFP-ING4和pEGFP-C2转染组及PBS空白对照组3组,测量各组肿瘤的体积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瘤体内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荧光显微镜下pEGFP-ING4组和pEGFP-C2组均观察到GFP表达,接种后第21d、28d、35d各组皮下肿瘤体积(mm3)为:PBS组(201.8±19.3,418.9±26.4,622.1±51.3),pEGFP-C2组(197.6±18.9,398.4±20.4,593.7±48.7),pEGFP-ING4组(138.9±8.4,198.7±21.5,293.2±31.6),肿瘤接种后在同一时间点内,pEGFP-ING4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另外两组(P<0.05);MVD检测(个/mm2):PBS组(15.83±0.98),pEGFP-C2组(15.83±1.62),pEGFP-ING4组(4.17±1.17),与另外两组比较,pEGFP-ING4组MVD明显降低(P<0.01)。结论 ING4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胶质瘤血管的生成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理之一。
邓跃飞赵义营雷炳喜牛江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