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华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黄酮
  • 6篇新橙皮苷
  • 6篇橙皮
  • 6篇橙皮苷
  • 5篇滴丸
  • 5篇提取物
  • 5篇降脂
  • 3篇色谱
  • 3篇释药
  • 3篇柚皮
  • 3篇柚皮苷
  • 3篇相色谱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试验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法
  • 2篇苡仁
  • 2篇薏苡
  • 2篇薏苡仁

机构

  • 19篇福建中医药大...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19篇曾华平
  • 19篇陈丹
  • 8篇连赟芳
  • 8篇蔡韦炜
  • 5篇陈红
  • 4篇郑利
  • 4篇马国萍
  • 2篇陈强
  • 2篇曾令军
  • 2篇黄庆德
  • 1篇陈达鑫
  • 1篇余惠珍
  • 1篇吴晓青
  • 1篇黄群
  • 1篇陈洪洪
  • 1篇黄雨婷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福建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玳玳黄酮滴丸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建立玳玳黄酮滴丸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滴丸,并对玳玳黄酮滴丸进行重金属及砷盐的检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玳玳黄酮滴丸主要药效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结果 薄层色谱主要成分斑点清晰可见,阴性对照无干扰;玳玳黄酮滴丸重金属及砷盐的限量均小于百万分之十;新橙皮苷在4.088--16.352μg.mL 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柚皮苷在4.084--16.336μg.mL 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3批玳玳黄酮滴丸新橙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75.32,74.82,73.76 mg·g-1,柚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3.05,63.21,62.07mg·g-1。结论 所建立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简便,可有效控制玳玳黄酮滴丸质量。
连赟芳陈丹曾令军蔡韦炜陈强曾华平林伊莉
关键词: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百合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离分析百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百合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果百合中含有氨基酸类、糖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等成分。结论通过分离分析药用和食用百合的主要成分,为百合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林伊莉陈丹曾华平郭王晓星
关键词:百合化学成分预试验
鹅不食草油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气相色谱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鹅不食草油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鹅不食草油,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鹅不食草油中的乙酸菊烯酯及麝香草酚含量。程序升温:70℃,5℃/min升至160℃,再以3℃/min升至180℃,再以8℃/min升至240℃,保持10 min。结果鹅不食草油供试品色谱在与乙酸菊烯酯、麝香草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乙酸菊烯酯、麝香草酚在0.1305~1.044 mg/m L和0.0630~0.504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分别为Y=7.776X-3.1×10^(-2)r=0.9997,Y=9.595X-2.1×10^(-2) 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0.9%。结论建立的鹅不食草油薄层色谱鉴别法及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法,准确度、重复性好,可为鹅不食草油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郭陈丹林伊莉曾华平廖淑彬
关键词:薄层色谱气相色谱
百花含片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6
2016年
百花含片系由中药药对百合LilimubrownieFE.Brownvar.viridulumBaker及款冬花Tussilagofar。faraL.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润肺止咳功效.为评价百花含片的安全性,本实验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法,即通过最大给药浓度及最大小鼠灌胃体积给药,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百花含片的口服用药安全性。
林伊莉陈丹曾华平郭廖淑彬
关键词:最大给药量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基于特征图谱表征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同步释药特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整体性表征中药组分群的优势,研究玳玳黄酮滴丸药效组分群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组分群的同步释药情况。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法及特征活性成分测定法,并采用转篮法评价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在4种不同p H值溶出介质(p H 1.2的盐酸溶液、p H 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 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中的溶出度及释药特性,分别运用单指数方程模型、威布尔方程模型、对数分布方程模型拟合溶出曲线。结果玳玳黄酮滴丸特征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成分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且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溶出曲线的f2为94.86,表明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具有相似的溶出曲线及同步释药特性,特征图谱的9个共有峰活性成分组分群较符合威布尔方程模型的溶出机制。结论所建立的基于特征图谱评价中药有效部位制备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的溶出及同步释药特性的方法可行,为提高其内在质量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连赟芳陈丹蔡韦炜林伊莉曾华平廖淑彬陈强
关键词:HPLC特征图谱新橙皮苷
薏苡仁油纳米粒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方法,研究薏苡仁油纳米粒给药系统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将随机分组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薏苡仁油原料、普通口服制剂康莱特软胶囊(市售薏苡仁油普通软胶囊)以及薏苡仁油纳米粒,分别于0.083、0.167、0.25、0.5、0.75、1、2、4、6、8、12、24、36、48、72、96、120 h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比较薏苡仁油原料、普通口服制剂康莱特软胶囊、薏苡仁油纳米粒的药动学参数,大鼠血浆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分别为(5.43±0.45)、(7.54±0.44)和(7.30±1.13)mg·L^(-1),薏苡仁油纳米粒与薏苡仁油原料相比,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薏苡仁油纳米粒与普通薏苡仁油软胶囊相比,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血浆甘油三油酸酯的AUC0-∞分别为(68.71±5.12)、(46.61±3.86)、(178.91±6.26)mg·h·L^(-1),薏苡仁油纳米粒的AUC0-∞明显高于薏苡仁油原料药及薏苡仁油普通口服制剂;以薏苡仁油原料为参比,薏苡仁油纳米粒中甘油三油酸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60.38%;以薏苡仁油普通口服制剂为参比,薏苡仁油纳米粒中甘油三油酸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3.84%。结论薏苡仁油制成薏苡仁纳米粒给药系统能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药剂学性质。
黄庆德郑利陈丹林伊莉曾华平
关键词:薏苡仁油纳米粒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肠吸收过程和转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肠吸收部位、过程及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为指标,芦丁为内标,运用UPLC-MS/MS技术,建立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肠灌流液定量分析法;考察提取物在各肠段的吸收过程及特性;加入外排转运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P),评价P-gp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及肠道吸收参数(表观吸收系数Papp、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累计吸收百分比P%值)的变化;并以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探究效应组分的吸收转运过程。结果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不同肠段吸收量顺序为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与十二指肠比较,其他肠段的新橙皮苷及柚皮苷的肠道吸收参数Papp、Ka及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的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P%约是其余肠段的5~7倍;加入VP后,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的Papp、Ka、P%均有显著提高,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量明显增加,P%约是VP空白组的4倍;提取物高、中、低浓度组柚皮苷的Papp、Ka无显著变化;中、低浓度组的新橙皮苷Papp、Ka随浓度增加略有上升;中浓度组的新橙皮苷Papp、Ka比高浓度组增大,Pa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其效应组分在肠道的吸收受P-gp影响显著,各组分吸收参数变化趋势相同,不存在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低浓度下表观吸收均属一级动力学过程;柚皮苷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转运,新橙皮苷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载体介导的促进扩散。
曾华平陈丹陈丹陈红洪丽婷刘秀棉余文静
关键词: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肠吸收特性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大鼠肝肠微粒体代谢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该文比较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柚皮苷在大鼠肝脏及肠道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探讨效应组分在肝脏及肠道的Ⅰ相代谢特性。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效应组分在肝肠微粒体Ⅰ相代谢孵育体系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以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肠微粒体,构建Ⅰ相代谢孵育体系,通过将各时间点药物剩余百分率的自然对数ln(X)对时间t作图计算代谢消除半衰期,比较效应组分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专属性、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下限均符合规定,该方法能够满足大鼠肝肠微粒体Ⅰ相代谢孵育体系下效应组分的定量检测需要;大鼠肝微粒体Ⅰ相孵育体系中新橙皮苷代谢消除半衰期为(2. 20±0. 28) h,大于柚皮苷的底物消除半衰期(1. 97±0. 28)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肠微粒体Ⅰ相孵育体系中新橙皮苷的代谢消除半衰期为(3. 68±0. 54) h,大于柚皮苷的底物消除半衰期(2. 26±0. 13) 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取物效应组分在肝微粒体中的消除半衰期均小于肠微粒体。该研究发现,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肝、肠微粒体Ⅰ相代谢孵育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消除半衰期,提示二者在大鼠肝脏及肠道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肝脏可能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的主要代谢部位,且提取物效应组分柚皮苷的Ⅰ相代谢强度大于新橙皮苷的代谢强度,推测导致该代谢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黄酮苷B环羟基结合位点及甲氧基数量有关。为进一步指导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制剂的深度开发及临床开发应用等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曾华平曾华平陈红陈丹马国萍刘秀棉洪丽婷
关键词:新橙皮苷肝微粒体
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体内组织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U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在大鼠10种脏器组织中含量,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小肠、脂质、肌肉组织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鼠给药后分别于0.33,0.67,1,4,8 h的5个时间点,分别摘取以上10种脏器组织,测定脏器组织及血液中效应组分的质量浓度,采用DAS(V 2.0)药动学软件对各样本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拟合,并计算不同组织效应组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平均滞留时间(MRT)。结果:所建立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下限均符合有关规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血液中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除肾脏及脑组织外,其余脏器中提取物效应组分的房室特征多为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柚皮苷在肾脏中的拟合结果为非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新橙皮苷在脑组织拟合结果为静脉注射的三室模型,给药后8 h各组织中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AUC值大小顺序均为小肠>胃>肾>脂质≈脾脏>肺>肌肉>肝>心>脑,效应组分在各脏器中均无明显蓄积;效应组分在血液、肾脏、肝脏中的滞留时间较长,MRT均大于2 h,脂质最短,MRT不足1 h;各脏器中新橙皮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是柚皮苷的3倍,而心、肝、肾中则是3.5,2.1和3.4倍。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达峰时间早于血液;效应组分在肠道内消除缓慢,给药8 h后在各脏器中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且无特异的蓄积部位。研究结果揭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曾华平曾华平陈红陈丹黄庆德马国萍洪丽婷刘秀棉
关键词:新橙皮苷柚皮苷
薏苡仁油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考察比较薏苡仁油纳米粒与薏苡仁油原料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薏苡仁油主成分甘油三油酸酯为指标性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建立薏苡仁油纳米粒体外释放量的测定方法;分别考察比较薏苡仁油纳米粒及薏苡仁原料在不同释放介质的释药行为,并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释药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薏苡仁油纳米粒中的药效成分初期有一快速释放,2 h释放度超过30%,随后药效成分持续缓慢释放,至72 h药物释放度达90%;其释放过程以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最佳,相关系数r大于0.98;薏苡仁油原料48 h释放度达90%以上。结论:与薏苡仁油原料相比,薏苡仁油纳米粒口服给药系统能使药效成分达到缓释作用,且其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分布模型。
郑利陈丹黄群曾华平林伊莉郭
关键词:薏苡仁油纳米粒UPLC-MS体外释放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